各文化和旅游行业单位:
为切实加强2020年“三夜”期间的我区文化和旅游行业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稳定工作,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理念,防止我区文化和旅游经营单位发生疫情和安全生产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文化旅游行业安全稳定,营造和谐良好的社会氛围,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助力文明城区提升整治
(一)氛围营造。各行业单位要通过张贴海报、LED和电子屏播放等方式加大文明城区宣传力度。
(二)文明服务。文明用语,礼貌待人,规范行业标准,组织志愿者开展服务工作。
(三)志愿引导。组织工作人员、志愿者开展文明行为劝导,做好文明引导工作。
(四)规范经营。加大检查力度,提高行业自律,规范行业市场。
(五)完善设施。完善无障碍通道等基础设施,提供安全、便利的环境。
(六)环境卫生。落实门前“三包”制度,开展“厕所革命”,保持无异味,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
二、落实疫情防控各项举措
(一)强化培训。要按照各行业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相关要求,强化员工的疫情防控教育培训,严格上岗工作规范。
(二)加强监测。常态化开展人员健康监测和管理,在入口处测量体温、验证“绿码”、佩戴口罩,洪崖洞、长江索道等游客量较多的景区,还应在入口处使用大流量红外体温检测仪。针对中高风险等级地区入渝返渝人员,需落实中(高)风险监测管理措施,做好健康码“绿码”认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14天医学隔离观察措施的查验核实工作。
(三)做好消杀。做好文化和旅游场所的通风换气、清洁消毒、清洁卫生等工作。
(四)控制人流。各文化旅游场所应加强现场人流量管控,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入场人数,按照“限量、预约、错峰”要求,继续完善门票预约管理制度,推进旅游景区预约常态化,接待游客量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
(五)完善预案。各等级景区、星级饭店、文化娱乐场所,应至少准备1个包含分区的隔离场所,加强与属地卫健部门的联系,及时有效应对突发情况。
三、抓好安全稳定工作
各行业单位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把安全稳定工作抓紧、抓细、抓实、抓好。要针对各行业、各领域、各重要时间节点安全工作的特点,提前组织隐患排查整治,加大资金投入,部署实施节日值班值守,实现安全稳定“0”事故的工作目标
(一)提前部署。对安全检查的时间、人员、部位和内容等,都要做出明确的计划和安排,认真开展“日周月”安全隐患排查。
(二)认真排查。各行业单位负责人要亲自组织、亲自部署、深入一线,开展隐患排查,特别是对人员密集经营场所的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要仔细检查,防止走过场。
(三)风险研判。邀请专业机构和人士进行风险研判,确保通过检查能真正找准问题,发现事故隐患和安全工作的盲区、盲点。
(四)查治并举。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要采取有效措施立即进行治理,边排查边整治,整改工作要明确责任人、限定完成时限、落实整改措施,形成排查-整改-复查闭环管理。
(五)开展演练。根据工作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切实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普及单位职工的自防、自救、互救及逃生知识,提高从业人员自防自救互救能力。
(六)值班值守。应考虑到人流变化,提前做好值班值守方案,增加现场安保力量,保持一天24小时值班值守状态。
(七)信息报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人流、安保、防疫等信息的报送工作,如遇突发紧急情况应第一时间联系有关部门,说明情况,快速联动。
各文化和旅游行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应高度重视,加强安保人员配置,并带头现场值班,发现突发情况应及时处置,并上报渝中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电话:023-6370006)。
重庆市渝中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0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