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重庆市渝中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委员会重庆市渝中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来源:区卫生健康委 发布时间:2024-02-29 17:40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区委、区政府:

渝中区卫生健康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立足卫生健康法治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卫生健康服务发展,不断夯实法治环境和基础,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面履行职能,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一)简政惠民促进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加强审批事项动态管理。持续完善行政审批项目库,目前共计卫生健康部门行政审批事项68项、农业农村部门行政审批事项4项(动物卫生)纳入项目库管理,并全部在渝快办运行,实现一网办”“一窗办,所有事项实现全渝通办。

二是精简办事流程。继续实施《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承诺制办理,积极推动诊所备案制落地,自取得卫生许可证3个月和诊所备案凭证45天内,开展现场监督检查,把公共场所的卫生许可和诊所类医疗机构的卫生监管,从事前审批转移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年办理医疗机构登记、变更、注销241家。

三是持续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全年办理出生一件事261件,通过渝快办APP-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智能导办,群众只需提交一次材料,就可以同步办理生育服务登记、户口登记、社会保障卡申领等多个事项。将多部门关联的单项事整合为群众视角的一件事,实现了一张表申请、一张网办理、一站式服务,证件免费邮寄到家。

(二)创新驱动卫生健康法治实践

一是积极参与卫生健康地方立法工作。2家委属单位主动申报,成为重庆市卫生健康基层立法联系点,并积极参与《重庆市卫生健康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修订和《重庆市精神卫生条例》立法起草。

二是认真落实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将屠宰、经营运输动物或动物产品未附有检疫证明、检疫标志,和销售无卫生许可批准文件的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2项处罚赋权街道,围绕赋权执法事项的执法依据、执法方式、自由裁量基准及相应典型案例对街道开展培训,实行分片指导。

三是创新口腔医疗信用精准监管+信用惠民服务。加强医疗机构信用体系建设,推行靶向精准监管。综合运用重庆市企业公共信用综合评价(重庆市征信平台个体工商户信用评价)结果和专业信用数据为口腔医疗机构信用画像和信用分级,实行差异化监管。优先推荐高信用级别的机构参与公共服务,为信用突出个人和企业提供优惠口腔医疗服务,双向促进信用主动提升。积极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与四川省泸州市联建联动,实现质控、服务一体化。

(三)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监管

一是文明执法规范办案。全年查办案件258件、罚没金额55.3万元,全过程记录、信息公示、法制审核三项制度执行率100%。首例涉嫌非法行医罪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12项违法行为实施首、微不罚,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区卫健委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案卷交叉评查123件次,促进执法案卷质量提升,在市卫健委案卷评查中平均得分98.2,其中3件获得满分。

二是遏制医疗纠纷增长势头。2023年以来,主动研判辖区医疗服务需求激增与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矛盾可能导致医疗纠纷增长风险,从年初开始尽早发力,全面加强医疗纠纷投诉管理。制定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投诉管理和纠纷处理工作的通知》,通过召开座谈会,季度通报、多轮次约谈等方式,点面结合持续加强医疗机构投诉纠纷处置工作,全年受理纠纷投诉近千件,未发生较大医疗争议事件。

三是加大监督力度护卫健康。加强综合监管,不断提高卫生健康监督执法质效。全年对医疗机构、公共场所、学校、用人单位等开展监督4256次,监督覆盖率100%。对市中医骨科医院化龙桥院区开展运行前现场行政指导,自6月起对24家有住院病房医疗机构开展共计4轮夜间飞行检查,截至目前已完成4轮检查,累计检查89户次,发现问题90余项,均按照要求督促整改,确保整改到位。

四是智慧卫监平台试运行。基本建成以1个综合管理平台+7个(医疗废物、放射、职业、消毒、医美、公共场所、学校)在线监测监控应用+1个可视化指挥系统为架构,覆盖重点医院、放射诊疗设备、有害作业场所等115家、点位553个的智慧卫监信息平台,开启数智监督、非现场监督新模式。

五是以案促改做深做实。开展行政复议行政应诉以案促改专项行动。认真梳理2020年至2022年行政复议被纠错案件情况,分析研判履职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风险,及时完善法制审查,规范投诉答复,提升执法能力,从制度、机制上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

(四)全面推进八五普法

一是提升依法履职能力。针对卫生健康法治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举办卫健系统领导干部信息公开条例解读等专题讲座,干部职工全覆盖完成法治理论学习。加大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力度,举办新入职人员培训班,覆盖全体监督员开展案卷评查、执法规范常见问题讲解等专题培训4次。

二是强化医务人员普法教育组织法律顾问,走访调研辖区各相关单位,编印《医疗机构合规指引》,精选70个常见问题,以问答+案例的形式,指导医疗机构和工作人员合法合规开展医疗活动,维护医疗环境。

三是开展群众性普法宣传利用各单位宣传栏、电子屏、公众号等阵地,通过张贴法治海报、挂图或播放视频、投放专题文章,营造抬头见法、处处有法的浓厚氛围。利用以案说法、以案释法等生动直观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识。通过文明执法促进深度普法,通过广泛普法促进规范执法。结合《中医药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等特殊时段和节点,开展各类主题鲜明、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的集中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二、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始终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坚持对法治工作的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协调。

一是切实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坚持领导干部集中学法,全面完成领导干部法治理论学习等线上法治教育培训。充分利用党委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载体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市、区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营造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二是将法治工作成效纳入衡量医疗卫生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重要内容,印发《渝中区卫生健康系统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对法治重要工作以召开党委会、专题会等形式,动员部署、过程指导,确保落实落细落到位。

三是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工作规定,行政诉讼案件均在法定时限提供答辩意见和证据材料,法院开庭审理的案件出庭应诉率100%,未出现不答辩、不举证、不出庭、不履行等问题。

四是切实规范行政行为。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制审核制度。组织顾问律师事务所对政策措施类文件、重大行政处罚、行政合同、举报投诉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答复等开展法制审核共31件次。完成2次规范性文件清理和1次妨碍公平竞争文件清理。

三、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

一是监督执法能力水平亟需提升,现有执法手段与互联网医院等新业态、新模式难以适应。

二是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数量较多,部分案件重复次数多、跨度时间长,涉及人员、机构较多,调查处理占据过多资源。

三是基层执法人员少、任务重,执法权限和能力与承担的工作任务和要完成的责任指标不相协调。

四是医疗纠纷处理难度大,较多纠纷寻求非法定解决途径,处理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

四、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思路

(一)以思想领航,着力完善卫生健康法治工作机制

一是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贯彻。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年度目标考核,通过委党委中心组学习、干部网络培训、支部学习等方式,推动深入人心。

二是健全法规政策体系。坚持重要行政行为法治审查,落实规范性文件管理,发挥基层立法点作用,及时以基层声音促法治完善。

三是增强法治工作力量。有效发挥公职律师、法律顾问作用,推动公立医院开展法治科室建设,形成卫生健康系统遵纪守法、依法执业的良好氛围。

(二)以服务为本,着力构建卫生健康领域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是推进川渝一体化政务服务。以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号工程为牵引,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拓展川渝通办应用场景,扩大跨区县通办事项覆盖面,落实川渝两地免证办,把确定的放管服改革举措在第一时间落地实施。

二是推行五在先、721工作法转变执法理念,克服单纯管控思维,在执法全过程实行尊称在先、亮证在先、指出违法事实在先、说服教育在先、讲清处罚依据在先,对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

三是拓展阳光执法采用你点名、我监督等方式,增强执法透明度和群众参与性。坚持指导、服务、监督并举,更多开展飞行检查、夜间查房、驻点督查、综合查一次等穿透式、点穴式检查,提高执法精准性、实效性。推广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信用评价,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三)以问题导向,着力防范化解卫生健康行业安全风险

一是关口前移,加强风险监测。每季度分析研判卫生健康领域安全风险,继续开展消毒灭菌风险监测,覆盖内镜、血透、治疗室等领域和环节,实现3年内对有关机构覆盖一遍。

二是常态监管,做优双随机执法检查。紧扣三级随机抽查任务,做好双随机匹配,确保监督完成率、任务完成率、任务完结率均达99%以上。以双随机抽检为基本方式,做到对企业无事不扰、有事相帮。

三是突出重点,做实蓝盾护航专项执法。针对发展需解决、社会关注多、潜在风险大的问题,实施专项执法监督。推进群众反映突出的社会办医乱象专项整治,实现三个一批”“三个提升。开展医疗纠纷防范处理专项督查,压紧压实医疗机构主体责任,实现减存量、降增量。推广试点做法,实施放射卫生档案规范化建设专项行动,以档案规范化促进管理规范化。紧盯生物实验室安全、医疗废物处置,学校、游泳池、生活饮用水等重点及时清险除患,确保不发生行业系统性安全风险。

四是增强合力,推进协同联动综合监管。联合医保、生态、市场监管等部门对医疗机构实行综合性一次检查,线索相互移交、信息互相共享,减少多头检查。全面推行质控+执法模式,与各医疗质控中心协同,为执法提供专家支撑,推动行业自管自律。顺应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强赋权街道事项分片指导。用好协管员队伍,延伸监督执法触角。

(四)以改革赋能,着力推进监督管理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一是用好智慧卫监平台,发挥数智、非现场监督优势。正式使用智慧卫监信息化监管平台,建立在线非现场监督与线下现场监督衔接机制,加强监测监控数据分析应用,及时处置预警信息,实现线上线下监督一体化,为监督执法增智赋能。

二是做好以案促治行动,推动违法违规行为源头治理。在医疗机构推行重大行政处罚、医疗纠纷案(事)件有事说事、以案促治,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管理水平。推动各级医疗机构扎实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在医疗质量安全上下功夫,从源头上实质性减少医疗纠纷、违法违规的发生。

三是打好柔性执法组合拳,促进行政执法更有温度。加强柔性执法,更多采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方法,普遍书写说理式文书,加大执法全程普法析理力度,推动行政争议多元化解,对新业态新模式包容审慎监管,努力达到法、理、情相融合,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


中共重庆市渝中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委员会

重庆市渝中区卫生健康委员

2023122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