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贯彻落实全市“莎姐守未”专项行动部署要求,6月以来,两路口街道强化资源整合、专班调度,以“揪住线索查问题,针对问题建团队,依靠团队见成效”的守护理念,积极营造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一揪”:前端感知专班全方位查找线索
两路口街道成立工作专班研究帮扶方案
“小王同学,11岁,单亲家庭,母亲务工,缺少对孩子的陪伴,孩子性格孤僻,经常迟到、早退、旷课,学习成绩和行为规范均是全班倒数第一,成为同学不愿意接触的人。”日前,两路口街道在对全区未成年人进行摸排中,鹅岭小学上报的一条线索引起了高度重视。
据了解,为落实“莎姐守未”专项行动相关工作部署,早在今年6月,两路口街道开展了“敲门行动”,邀请辖区学校、派出所、区法院联系社区法官、社区律师、各社区书记等人召开了“莎姐守未”专项行动工作布置会,成立了街道“1+4+N”前端感知专班,整合平安办、司法所、派出所、社区4方信息源、矛盾源、服务源的端口资源,有针对性地梳理保护未成年人的线索。截至10月底,街道各社区和辖区各学校共计开展全面摸排约2513人(户)。
“二查”:中端探查专班立体式问题解决
爱心妈妈帮教团为王同学讲解暑期训练营课程安排
根据查找到的“问题线索”,街道专班在上门实地调查后,打出了一套“组合拳”:渝中区法院负责对这个同学的家长开展心理咨询;当地派出所负责对家长开展法治教育;学校负责对孩子开展“暖心”行动;社区则成立了“爱心妈妈”团队;律师负责提供法律支撑;当地司法所申请了法律援助……各单位各司其职,对小王同学和母亲开展了立体帮扶。
鹅岭小学为王同学赠送新书包和学习用品
首先,法院工作人员与小王同学母女进行了座谈,对家长进行了法治教育,心理咨询师则分别为母女做了心理疏导。接着,两路口街道为小王母亲找到了一个公益岗位,解决了她的就业问题。鹅岭小学则为小王同学准备了开学礼包,开展了“手拉手同成长关爱”班级活动;当地司法所对接了渝中区司法援助中心,为家长提供司法援助;社区组成了“爱心妈妈”志愿者团队,除了为家长做心理开导,还为小王同学争取到了免费的“智星康学习能力提升夏令营”名额,改善了小王同学的心智模式和行为规范;社区民警和社区法律顾问千方百计联系到了小王同学的父亲,劝说他来渝看望女儿,并对他本人开展了法治教育。
“三守”:“爱心妈妈”终端守护专班多元化帮扶
爱心妈妈给王同学进行心理疏导
目前,经过街道终端守护和多元帮扶,小王同学学习积极性和行为规范得到很大提升,重新融入了班集体,与老师和同学们相处融洽。同时,家长也从内心意识到自己的监管缺失,逐渐树立起培育孩子的信心和勇气。
据了解,通过街道专班协调,学校还为小王同学减免“午餐”费用。学校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辅导员,以及“爱心妈妈”团队将持续关注、帮扶小王同学。同时,街道也将继续帮助小王母女解决生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