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七星岗街道党工委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结合实际、整合资源,指导辖区各基层党组织积极开展系列主题党日活动,“三驾马车”以学促干见实效,凝聚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一、学有所悟,点燃“微宣讲”的火花
组织各类“微宣讲”活动,提高党员的理论素养和党性意识。一是做实规定动作。街道党工委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全覆盖带头讲党课,针对机关、社区、非公企业党员的不同特点和需求,结合主题教育调研课题,讲授以学促干、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解决养老难题等方面的党课14场,教育引导党员在强化理论学习中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聆听的辖区党员有700余人。二是做精自选动作。结合“学习身边榜样”活动,邀请6名全区微宣讲决赛获奖者到机关、社区、企业开展系列“微宣讲”4场,讲述红岩故事、一家三代教师情、描绘现代化新重庆等,用接地气的百姓话传递“好声音”。开展劳模宣讲,邀请东京残奥会金牌获得者廖克力、律师李飞、骨科医院副院长刘渝松走进机关、社区,分享个人先进事迹、开设专业讲座,开阔党员视野。结合支部集中学习,邀请老山战区战斗英雄、区信访办主任、区委党校老师讲授《如何做好基层信访工作》以及统战工作方法,提升业务水平。三是做优创新动作。持续做优全国终身学习活动品牌“城墙故事会”,邀请全国曲艺牡丹绽放英才袁国虎以其团队作为主讲人,每周六在通远门城墙公园开设专场,以抗战精神、红岩文化、巴蜀古韵为主题,以评书、清音、扬琴等曲艺形式,将党的声音持续不断地传播出去,目前已坚持3年,吸引观众2万余人次,被中央、市区级媒体报道百余篇。今年11月还成功举办了第150场城墙故事会成果展,得到有关区领导的充分肯定。
二、游有所得,点燃“行走的思政课”的蜡烛
积极打造有七星岗辨识度的“行走的思政课”品牌,让党员在游学中增强爱党情怀、强化担当作为。一方面,深挖辖区人文资源。紧扣弘扬红岩精神、传承母城文化、感悟渝中发展,精心设计领事巷、抗建堂、金汤街三条思政路线,着力推广思政游学路线地图、《嗨 七星岗》漫画绘本、“城墙上”思政评书三套思政产品,努力让思政教育鲜活起来。精心培育的七星人文宣讲团,由机关党员、社区老党员、学生等28人组成,开展宣讲35场,吸引教育部、市委办公厅等单位来游学,听众有退休党员、企业党员、残疾人等1500余人,被各级媒体报道近30篇,获评2023年渝中区“示范性终身学习团队”。另一方面,链接区外学习资源。组织50余名机关党员参观重庆工业博物馆、重庆市廉政教育基地—荣昌喻茂坚纪念馆、赛力斯两江智慧工厂,通过聆听讲解、观看宣传片和展陈,强化了担当有为的责任感和廉洁意识。组织300余名社区党员、非公党员参观红岩革命纪念馆、观看红色电影《望道》《志愿军》《力量密码》等,重温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激发爱党爱国热情。组织60余团员青年开展寒暑假活动,以党建带群建的形式,参观红色三岩、中国民主革命同盟旧址,聆听抗战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三、干有所用,点燃“为民办实事”的明灯
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学习成果转换为实实在在为民办实事的效果。一是注重交流提升。举办街道“弘扬红岩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演讲比赛,8名机关、社区、非公支部党员参赛,选手结合自身工作和成长经历,讲述江姐、陈然等革命先辈事迹和基层一线工作感悟,展现了年轻党员爱岗敬业、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开展第二届街道“红岩先锋领变革 社工服务暖人心”优秀社会工作服务案例评选,通过督导培训、全程跟踪、成果展示,锻造社工队伍,提升服务质量,编印《七星岗街道优秀社工案例》,加强互学互促。汇总2023年以来街道各科室、各社区为民办实事的典型案例,总结了领事巷社区“123”工作法等经验做法,编印《七星岗街道2023年民生实事汇编》,得到有关区领导充分肯定。二是注重创先争优。力学笃行重争先,街道被评为全国节约型机关、渝中区平安街道、渝中区书香机关建设先进集体。金汤街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重庆市社区教育体系建设示范基地,抗建堂社区获评重庆市拥军优属模范单位、重庆市五星级残疾人之家“渝鑫家园”、重庆市“模范职工小家”,领事巷社区荣获渝中区“五社联动”优秀案例评选决赛二等奖。同时积极给党员搭建成长平台,4名党员分获区“学习新思想 奋进新征程 建设新重庆”微宣讲决赛一等奖和三等奖、区“学习强国”知识竞赛和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网格员技能大比武三等奖。三是注重服务实效。今年以来,深化“党建+物业”,成功调解居民纠纷70余起,筹措公益资金点亮18栋老旧房屋路灯,加装老旧房屋电梯26台。为通远大厦、印制一厂等企业集中的园区服好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续(新)建火药局等6个片区、12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涉及建面95万方,惠及居民1.3万余户。开展马路办公万余次,解决城管问题5000余个,提升绿地4100多方。全方位排查辖区场所万余次,整治安全隐患 2143 处,加装居民用户燃气安全装置8661户。为困难群众发放补助1700余万元,临救1899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