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重庆市渝中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分方案》的通知
渝中府发〔2024〕43号
区政府有关部门,各街道办事处,有关单位:
《重庆市渝中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分方案》已经十四届区政府第10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
2024年12月12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渝中区噪声敏感建筑物
集中区域划分方案
一、总则
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分是噪声监管、噪声污染防治的重要依据,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重庆市噪声污染防治办法》等划定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有关要求,进一步做好渝中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按照《重庆市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分技术规范实施细则(试行)》(渝环发〔2023〕106号)等文件规定,结合《重庆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23年)》和渝中区土地利用现状、国土空间规划等,编制本技术报告。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巩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以改善渝中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不断改善城市声环境质量,努力建设宁静舒适的城市环境。
(二)基本原则
坚持依法划分。根据国家和重庆市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科学划分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以城市实际建成情况现状为基础,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划定,切实维护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分的严肃性。
坚持以人为本。顺应人民群众对宁静宜居生活的向往,加强对噪声敏感人群和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的噪声敏感建筑物及其集中区域的保护,提高城市宜居生活水平。
坚持统筹兼顾。以渝中区国土空间规划为指导,衔接《重庆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23年)》,结合渝中城区用地现状,综合考虑噪声敏感建筑物占地面积、噪声污染影响范围和程度、周边噪声敏感建筑物对声环境质量的改善需求,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合理划定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
坚持务实管用。明确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地理边界、坐标,将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落地、上图、入库,力求“划得实,管得住”,使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分成为噪声监管、噪声污染防治的重要参考,切实增强保护实效。
(三)划分依据
1. 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5年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2021年修订);
(4)《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2022年9月28日修订);
(5)《重庆市噪声污染防治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363号)。
2. 技术规范和标准
(1)《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
(3)《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
(4)《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5)《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6)《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J 640-2012);
(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21);
(8)《重庆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实施细则(试行)》(渝环发﹝2015﹞429号);
(9)《重庆市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分技术规范实施细则(试行)》(渝环发〔2023〕106号)。
3. 其他政策文件及资料
(1)《重庆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2)《重庆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23年)》;
(3)《渝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图(2023年9月)》;
(4)《重庆市渝中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
(5)《重庆市渝中区城市基础设施“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6)2021年~2023年渝中区建筑工地噪声监测数据;
(7)2021年~2023年渝中区建筑工地噪声投诉信息;
(8)2021年~2023年渝中区城市功能区噪声监测点位及监测数据;
(9)渝中区宁静小区名单。
(10)2024年渝中区在建或已批复建筑工地清单。
(四)划分范围
本次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分范围为渝中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定区域,面积共计16.0km2。
(五)划分基准年及年限
区划基准年为2024年,原则上不超过五年调整一次。
二、区域概况
(一)自然地理概况
渝中区是重庆的中心城区,位于北纬29°31′50″~29°34′20″,东经106°28′50″~106°35′10″之间,地处重庆市西南部,长江、嘉陵江汇流处,见图2-1。渝中区东、南濒临长江与南岸区水域相邻,北面濒临嘉陵江与江北区水域连界,西面与沙坪坝区、九龙坡区接壤。全区水陆域总面积为23.24平方公里,见图2-2。
图2-1 渝中区区位图
图2-2 渝中区地图
(二)行政区划与人口
渝中区水陆域面积为23.24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20.08平方公里,辖11个街道办事处(解放碑街道、朝天门街道、七星岗街道、南纪门街道、菜园坝街道、大溪沟街道、两路口街道、上清寺街道、大坪街道、石油路街道、化龙桥街道,见图2-3)、79个社区居委会、1个社区工作站。根据《2023年渝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渝中区2023年年末常住人口57.6万人,城镇化率100%。
图2-3 渝中区行政区划图
(三)经济总量与结构
2023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63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06.7亿元,下降5.3%;第三产业增加值1524.6亿元,增长6.1%,二三产业比重为6.5:93.5。地均GDP产出70.1亿元/平方公里,位列全市第一;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28.3万元,是全国的3.2倍,位列全市第一,见图2-4。
图2-4 渝中区2019-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可比价增长速度
三、城市建设现状
(一)土地利用规划及现状
渝中区规划自然资源部门提供了《渝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图(2024年)》,详见图3-1:
图3-1 渝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图
根据《重庆市渝中区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渝中区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746.58公顷,全部为城市用地。
交通运输用地48.96公顷。其中,铁路用地23.97公顷,占48.96%;轨道交通用地12.26公顷,占25.04%;港口码头用地12.73公顷,占26.00%。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503.23公顷。其中,水库水面502.57公顷,占99.87%;水工建筑用地0.66公顷,占0.13%。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主要分布在菜园坝街道,占全区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的41.80%。
湿地25.13公顷。全部为内陆滩涂,主要分布在菜园坝街道,占全区湿地的68.92%。
渝中2022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图见图3-2。
图3-2 渝中2022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图
(二)交通建设现状及规划
根据《重庆市渝中区城市基础设施“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渝中区坚持城区道路交通与轨道交通并重、慢行与特色交通互补,初步形成“十一桥九轨多枢纽、四环六纵十四联络”的综合交通网络格局。重庆站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改造、老成渝线改造、渝湘高铁重庆站至黔江段项目有序推进;轨道建设干网络基本形成,通车总里程22.77公里,车站20座(其中换乘站5座,换乘站重复计),通车线网密度1.26公里/平方公里,车站密度1.1座/平方公里,开工5号线歇台子站,9号线嘉华轨道桥、化龙桥站、富华路站、红岩村站,10号线南纪门轨道桥、七星岗站、大礼堂站、曾家岩站,18号线富华路站、歇台子站;道路交通畅联全面发力,形成“五横四纵+自由式”的整体路网格局,曾家岩大桥建成投用,路网结构持续完善,通车道路里程达164.9公里(其中快速路5.0公里,主干路55.1公里,次干路28.7公里,支路76.1公里),道路网络密度达到8.68公里/平方公里,道路建成率超过94%;水上旅游交通潜力充分发挥,渝中航道里程共计18公里,两江航道年通航船舶约1.5万艘次;现有经营性客运码头13个,集中分布在朝天门及圆通寺水域,经营主体4家,年旅客吞吐量超800万人次。
“十四五”期间,渝中区侧重高铁网和城际网的布局及融合,将市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作为融合节点的衔接方式;侧重城际铁路和市域铁路的布局及融合,统筹考虑高铁网和城市轨道的衔接。重点围绕重庆站建设,推进区域互联互通能级提升,提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旅客运输质量和能力,推进菜园坝滨江城更新建设。规划轨道线路13条,总长约64.95公里,线网密度3.61米/平方公里,设站43座。目前区内已建成通车5条线,通车总长26.71公里,车站23座;在建5、10、18(含延伸线)、27号线,建设总长25.40公里,车站15座;规划12、21、26、28号线,渝中区内12.84公里,车站5座。规划城市道路174.97公里,通车道路里程达164.9公里,道路密度及建成率远高于主城其它区。规划的13座过江桥梁和隧道中,目前已建成10座,建成率达77%,预研预控2座(兜子背通道),远景规划1座(两江隧道)。
四、声环境功能区划及声环境质量
(一)声环境功能区划
渝中区现行声环境功能区划由《重庆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23年)》划定,区划面积为16.0km2,一共划分8个声环境功能单元,其中1类声环境功能1个、2类声环境功能7个,未划分0类、3类声环境功能区。1类声环境功能区划面积为1.1km2,2类声环境功能区划面积为11.0km2,4类[1]声环境功能区划面积为3.9km2(其中4a类声功能区划面积为3.5km2,4b类声功能区划面积为0.4km2),见表4-1、图4-1。
表4-1 渝中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成果
声环境功能区划单元编号[2] |
声环境 功能区类型 |
区划单元范围描述 |
5001031L001 |
1类 |
虎头岩社区、红岩村社区片区 |
5001032L001 |
2类 |
铁路坡社区、国际村社区、渝铁村社区、鹅岭公园等片区 |
5001032L002 |
李子坝社区、天地湖、重庆天地、万科翡翠天麓等、翠湖天地等片区 | |
5001032L003 |
张家花园社区、双钢路社区、胜利路社区、捍卫路社区、华一坡社区、民生路社区、领事巷社区、凉亭子社区、临江门社区等片区 | |
5001032L004 |
朝天门街道、凯旋路社区、十八梯社区、邮政局巷社区、解放西路社区、金汤街社区、莲花池社区、沧白路社区等片区 | |
5001032L005 |
桂花园新村社区、重庆村社区、上大田湾社区、学田湾社区、曾家岩社区、人民村社区、建设路社区、中山二路社区、枇杷山正街社区、珊瑚湾社区等片区 | |
5001032L006 |
新影村社区、金银湾社区、石油路社区、煤建新村社区、七牌坊社区、马家堡社区、袁家岗社区、大坪正街社区、浮图关社区、肖家湾社区、大黄路社区、彭家花园社区等片区 | |
5001032L007 |
重庆医科大学(袁家岗校区)、渝州宾馆片区 |
图4-1 渝中区声环境功能区分布图
(二)城市功能区噪声现状
2021年~2023年,渝中区设置有3个城市功能区噪声监测点,每季度监测一次。其中渝州宾馆噪声监测点位于1类功能区,代表居住、文教机关区;少年宫噪声监测点位于2类功能区,代表居住商业混合区;七星岗噪声监测点位于4a类功能区,代表交通干线两侧。噪声监测结果见表4-2,噪声监测点位分布见图4-2。
表4-2 2021年~2023年渝中区功能区声环境监测点结果 单位:dB
点位名称 |
时段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执行标准 |
七星岗 |
昼间 |
60 |
63.2 |
59.2 |
70 |
夜间 |
58.2 |
56.5 |
57.2 |
55 | |
少年宫 |
昼间 |
57.2 |
55.2 |
55.5 |
60 |
夜间 |
50.4 |
49.8 |
51.5 |
50 | |
渝州宾馆 |
昼间 |
49.3 |
51.3 |
52.7 |
55 |
夜间 |
43.7 |
44 |
45 |
45 |
图4-2 渝中区功能区声环境监测点位图
2021-2023年,渝州宾馆昼间、夜间噪声平均值全部达标;少年宫昼间噪声平均值全部达标,夜间噪声平均值仅2022年达标;七星岗昼间噪声平均值全部达标,夜间噪声平均值均未达标。
(三)建筑施工噪声监测
2021-2023年,渝中区辖区内11个建筑施工项目开展了建筑施工噪声监督性监测,出具的11份监测报告显示,仅有2个建筑施工噪声监测达到了标准限值,见表4-3。
表4-3 2021年~2023年渝中区建筑施工噪声监测情况
项目名称 |
监测日期 |
昼间(dB)(≤70) |
夜间(dB)(≤55) |
万科B24-6地块土石方项目 |
2023/4/3 |
/ |
58 |
110KV大牛一、二线以及110KV苗李牛龙线迁改工程(土建部分) |
2022/5/30 |
/ |
66 |
重庆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大委线、大峡线、大村线等线路迁改土建工程 |
2022/5/22 |
/ |
76 |
大田湾体育场EPC项目 |
2022/6/1 |
/ |
67 |
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北延工程土建2标项目 |
2023/6/12 |
/ |
55 |
重庆轨道18号线工程迁改一标 |
2022/7/8 |
82 |
/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分院改扩建工程项目 |
2021/12/28 |
/ |
47 |
重庆轨道十八号线土建一标富华路工区 |
2021/5/23 |
/ |
67 |
重庆万科超高层二三期项目 |
2021/6/4 |
/ |
60 |
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保护提升改建项目 |
2021/12/18 |
/ |
63 |
重庆轨道交通九号线一期工程土建04标 红岩村站附属结构工程 |
2021/6/4 |
/ |
59 |
(四)噪声投诉情况
渝中区属于商业居住工业混合区,商业居住环境混杂,区域噪声以社会生活噪声为主,其次为建筑施工噪声和交通噪声。渝中区内九号线、十号线、十八号线等轨道建设重点项目加快施工,以及商品房建设、市政工程建设、城市微更新微整治、园林绿化、文物修缮、地灾治理、装修改造等施工项目均在加快推进,夜间施工噪声扰民现象凸显,群众投诉增加。2021年~2023年,渝中区生态环境年均投诉3444件,其中噪声年均投诉3158件,占投诉总量的91%以上,以建筑施工噪声扰民突出,见表4-4。
表4-4 2021年~2023年渝中区生态环境投诉情况
类别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投诉总量(件) |
3782 |
3943 |
2608 |
噪声投诉量(件) |
3410 |
3735 |
2331 |
建筑工地噪声投诉量(件) |
3273 |
3573 |
2188 |
噪声投诉量占总投诉量比例(%) |
90.16% |
94.72% |
89.38% |
建筑工地噪声投诉量占噪声投诉总量比例(%) |
95.98% |
95.66% |
93.87% |
(五)宁静小区建设情况
渝中区已建成宁静小区17个,其中A等级15个,B等级1个,C等级1个,见表4-5。
表4-5 渝中区宁静小区清单
序号 |
名称 |
地址 |
经度 |
纬度 |
级别 |
1 |
重庆医科大学社区 |
重庆市渝中区医学院路 |
106.5112411 |
29.5409746 |
A |
2 |
竞地城市花园 |
重庆市渝中区大黄路6号 |
106.5299798 |
29.5431584 |
A |
3 |
后勤工程学院袁家岗家属院小区 |
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二路 |
106.5243384 |
29.5427342 |
A |
4 |
星月湾小区 |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大黄路168号 |
106.5328634 |
29.5386178 |
A |
5 |
双钢路社区 |
重庆市渝中区大溪沟街道 |
106.5690471 |
29.56607 |
A |
6 |
桂花园新村社区 |
重庆市渝中区桂花园新村18号 |
106.5460864 |
29.5601168 |
A |
7 |
江屿朗廷小区 |
重庆市渝中区菜袁路168号 |
106.5350507 |
29.5441285 |
C |
8 |
云栖谷小区 |
重庆市渝中区石油路101号 |
106.5013508 |
29.5546856 |
A |
9 |
嘉陵桥西村 |
重庆市渝中区上清寺四新路9号 |
106.5500659 |
29.5665138 |
A |
10 |
重庆天地雍江艺庭小区 |
重庆市渝中区瑞天路182号 |
106.5124763 |
29.5594846 |
A |
11 |
重庆天地·雍江苑 |
重庆市渝中区瑞天路196号 |
106.5085507 |
29.5607648 |
A |
12 |
康田国际 |
重庆市渝中区胜利路134号 |
106.5712704 |
29.5662114 |
A |
13 |
重庆天地·雍江翠璟小区 |
重庆市渝中区富华路29号 |
106.5075716 |
29.5577723 |
A |
14 |
恒大名都小区 |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石油路1号 |
106.5127772 |
29.5474552 |
A |
15 |
万科锦程 |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正街160号 |
106.5111783 |
29.5442032 |
A |
16 |
协信阿卡迪亚 |
重庆市渝中区石油路102号 |
106.4963607 |
29.5537901 |
A |
17 |
互助里 |
重庆市渝中区互助里43号 |
106.5516559 |
29.5637022 |
B |
五、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分
(一)概念与定义
1. 噪声敏感建筑物。
指用于居住、科学研究、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机关团体办公、社会福利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
2. 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
以用于居住、科学研究、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机关团体办公、社会福利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为主的区域。根据管理需要,可以将受建筑施工噪声影响较大的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边界线外一定距离内的区域划定为噪声敏感建筑物临时扩展区,按照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管理。
(二)划分原则
1. 与声环境功能区有效衔接。
0类和1类声环境功能区范围整体划定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
2. 以城市建设现状为基础。
以城市实际建成情况现状为基础,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划定。
3. 以适应改善声环境质量的需求为主要依据。
综合考虑噪声敏感建筑物占地面积、噪声污染影响范围和程度、周边噪声敏感建筑物对声环境质量的改善需求等因素,因地制宜划定。
(三)划分技术要求
1. 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定
原则上,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定时应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1)对于2类、3类、4类声环境功能区和机场周围区域范围内用地,剔除商业金融、集市贸易、工业生产、仓储物流、公用设施、交通设施等用地,以及一定规模的湖库、公园、绿地、空地等以外的其余区域划定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
(2)把多个类型相同且相邻的区域划定为一个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充分利用行政边界、交通干线(次干线及以上级别)、公园绿地、河流湖泊、自然地形等作为边界。
(3)单块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面积原则上不小于0.1平方公里,实际划分中可根据实际地形特征或人口密度确定适宜的区域面积。
2. 噪声敏感建筑物临时扩展区的划定
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周边直线200米范围内或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确定的范围内,如存在一定规模的建筑施工工地,则该范围自动划为噪声敏感建筑物临时扩展区,并按照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有关要求进行管理。若建筑施工工地采用有效降低噪声的施工工艺、设备等措施,或建筑施工工地完成施工,噪声敏感建筑物不再受建筑施工噪声影响,噪声敏感建筑物临时扩展区自动取消。
(四)分析过程
依据《重庆市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分技术规范实施细则(试行)》(渝环发〔2023〕106号),将渝中区居住、科学研究、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机关团体办公、社会福利等现状用地类型确定为敏感建筑物区域。渝中区敏感建筑物区域分布见图5-1。
图5-1 渝中区噪声敏感建筑物区域分布图
依据《重庆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23年)》声环境功能区单元分布,将渝中区划分为8个分析单元(见图5-2)逐一对渝中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分开展分析。
图5-2 渝中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分分析单元示意图
1.1L001单元
根据《重庆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23年)》,该单元范围内声环境功能区主要执行1类声环境质量标准,范围为虎头岩社区、红岩村社区片区。1L001单元范围及遥感影像见图5-3,1L001单元范围内土地利用规划及现状见图5-4,1L001单元范围内噪声敏感建筑物区域分布见图5-5。
图5-3 1L001单元范围及遥感影像
图5-4 1L001单元范围内土地利用规划及现状图
图5-5 1L001单元范围内噪声敏感建筑物区域分布图
由图5-3~5-5可知,1L001单元范围内主要用地类型为居住用地及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教育科研),主要噪声敏感建筑物包括重庆工信职业学院、红岩小学、天地人和街小学、红岩革民纪念馆及协信阿卡迪亚等教育、科研、居住建筑群体,绝大部分用地属于噪声敏感地块。依据《重庆市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分技术规范实施细则(试行)》(渝环发〔2023〕106号),0类和1类声环境功能区范围整体划定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故渝中区1L001单元范围除公园外全部划定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
2.2L001单元
根据《重庆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23年)》,该单元范围内声环境功能区主要执行2类声环境质量标准,范围为铁路坡社区、国际村社区、渝铁村社区、鹅岭公园等片区。2L001单元范围及遥感影像见图5-6,2L001单元范围内土地利用规划及现状见图5-7,2L001单元范围内噪声敏感建筑物区域分布见图5-8。
由图5-6~5-8可知,2L001单元范围内主要用地类型为特殊用地、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商业用地、居住用地等,主要噪声敏感建筑物包括鹅岭小学、两路口小学、春语江山等教育、居住建筑群体,噪声敏感地块主要分布在该单元西南侧王家坡社区及该单元东北侧国际村社区,上述区域可划定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
图5-6 2L001单元范围及遥感影像
图5-7 2L001单元范围内土地利用规划及现状图
图5-8 2L001单元范围内噪声敏感建筑物区域分布图
3.2L002单元
根据《重庆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23年)》,该单元范围内声环境功能区主要执行2类声环境质量标准,范围为李子坝社区、天地湖、重庆天地、万科翡翠天麓等、翠湖天地等片区。2L002单元范围及遥感影像见图5-9,2L002单元范围内土地利用规划及现状见图5-10,2L002单元范围内噪声敏感建筑物区域分布见图5-11。
由图5-9~5-11可知,2L002单元范围内主要用地类型为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商业用地、居住用地等,主要噪声敏感建筑物包括翠湖天地、临江佳园等居住建筑群体,噪声敏感地块主要分布在该单元西侧永嘉路社区、嘉博路社区及该单元东侧李子坝社区等,上述区域可划定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
图5-9 2L002单元范围及遥感影像
图5-10 2L002单元范围内土地利用规划及现状图
图5-11 2L002单元范围内噪声敏感建筑物区域分布图
4.2L003单元
根据《重庆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23年)》,该单元范围内声环境功能区主要执行2类声环境质量标准,范围为张家花园社区、双钢路社区、胜利路社区、捍卫路社区、华一坡社区、民生路社区、领事巷社区、凉亭子社区、临江门社区等片区。2L003单元范围及遥感影像见图5-12,2L003单元范围内土地利用规划及现状见图5-13,2L003单元范围内噪声敏感建筑物区域分布见图5-14。
由图5-12~5-14可知,2L003单元范围内主要用地类型为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教育科研用地、行政办公用地)、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商业用地等,主要噪声敏感建筑物包括巴蜀中学、区委党校、区人民检察院、市妇幼保健院、公馆壹号等教育、行政、医疗、居住建筑群体,噪声敏感地块主要分布在该单元西北侧张家花园社区和双钢路社区、南侧领事巷社区和凉亭子社区、中心区域胜利路社区、华一坡社区及民生路社区等,上述区域可划定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
图5-12 2L003单元范围及遥感影像
图5-13 2L003单元范围内土地利用规划及现状图
图5-14 2L003单元范围内噪声敏感建筑物区域分布图
5.2L004单元
根据《重庆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23年)》,该单元范围内声环境功能区主要执行2类声环境质量标准,范围为朝天门街道、凯旋路社区、十八梯社区、邮政局巷社区、解放西路社区、金汤街社区、莲花池社区、沧白路社区等片区。2L004单元范围及遥感影像见图5-15,2L004单元范围内土地利用规划及现状见图5-16,2L004单元范围内噪声敏感建筑物区域分布见图5-17。
由图5-15~5-17可知,2L004单元范围内主要用地类型为居住用地、商业用地等,主要噪声敏感建筑物包括人和街小学、白象居、融创白象街等教育、居住建筑群体,噪声敏感地块主要分布在该单元西侧金汤街社区、南侧巴县衙门社区和二府衙社区等,上述区域可划定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
图5-15 2L004单元范围及遥感影像
图5-16 2L004单元范围内土地利用规划及现状图
图5-17 2L004单元范围内噪声敏感建筑物区域分布图
6.2L005单元
根据《重庆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23年)》,该单元范围内声环境功能区主要执行2类声环境质量标准,范围为桂花园新村社区、重庆村社区、上大田湾社区、学田湾社区、曾家岩社区、人民村社区、建设路社区、中山二路社区、枇杷山正街社区、珊瑚湾社区等片区。2L005单元范围及遥感影像见图5-18,2L005单元范围内土地利用规划及现状见图5-19,2L005单元范围内噪声敏感建筑物区域分布见图5-20。
由图5-18~5-20可知,2L005单元范围内主要用地类型为行政办公用地、居住用地、文化设施用地、教育用地、商业用地等,主要噪声敏感建筑物包括市委市政府、劳动人民文化宫、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桂花园新村等行政、教育、医疗、居住建筑群体,噪声敏感地块主要分布在该单元西侧桂花园社区和桂花园新村社区、北侧曾家岩社区及人民村社区金汤街社区、东侧中山二路社区等,上述区域可划定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
图5-18 2L005单元范围及遥感影像
图5-19 2L005单元范围内土地利用规划及现状图
图5-20 2L005单元范围内噪声敏感建筑物区域分布图
7.2L006单元
根据《重庆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23年)》,该单元范围内声环境功能区主要执行2类声环境质量标准,范围为新影村社区、金银湾社区、石油路社区、煤建新村社区、七牌坊社区、马家堡社区、袁家岗社区、大坪正街社区、浮图关社区、肖家湾社区、大黄路社区、彭家花园社区等片区。2L006单元范围及遥感影像见图5-21,2L006单元范围内土地利用规划及现状见图5-22,2L006单元范围内噪声敏感建筑物区域分布见图5-23。
由图5-21~5-23可知,2L006单元范围内主要用地类型为居住用地、特殊用地、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商业用地等,主要噪声敏感建筑物包括恒大名都、大坪医院、复旦中学等居住、医疗、教育建筑群体,噪声敏感地块主要分布在该单元西侧石油路社区和新影村社区、南侧马家堡社区、北侧肖家湾社区等,上述区域可划定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
图5-21 2L006单元范围及遥感影像
图5-22 2L006单元范围内土地利用规划及现状图
图5-23 2L006单元范围内噪声敏感建筑物区域分布图
8.2L007单元
根据《重庆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23年)》,该单元范围内声环境功能区主要执行2类声环境质量标准,范围为重庆医科大学(袁家岗校区)、渝州宾馆片区。2L007单元范围及遥感影像见图5-24,2L007单元范围内土地利用规划及现状见图5-25,2L007单元范围内噪声敏感建筑物区域分布见图5-26。
图5-24 2L007单元范围及遥感影像
图5-25 2L007单元范围内土地利用规划及现状图
图5-26 2L007单元范围内噪声敏感建筑物区域分布图
由图5-24~5-26可知,2L007单元范围内主要用地类型为商业用地、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教育科研用地、医疗卫生用地)、居住用地等,主要噪声敏感建筑物包括重庆医科大学、重医大附一院、立源地等教育、医疗、居住建筑群体,噪声敏感地块主要分布在该单元东侧重庆医科大学、重医大附一院片区,上述区域可划定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
(五)划分结果
1.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
根据上述分析,本次渝中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分以《重庆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23年)》渝中区声功能区划分边界为划定范围,以渝中区行政区边界、国土空间规划和遥感影像为参照,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及实际情况综合划定。全区共划定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17个,面积共计8.576km2,占渝中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定面积的63.6%,见表5-1和图5-27。
表5-1 渝中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分情况表
序号 |
编号 |
面积(km2) |
涉及声功能区编号 |
敏感建筑物 面积占比(%) |
划分范围描述 |
重点噪声敏感建筑物 |
1 |
JQ-001 |
0.52 |
5001031L001、5001032L006 |
91.73 |
虎踞路以北、兰江雅苑(含)以东、下土湾路以南、虎头岩森林公园(不含)以西合片区 |
兰江雅苑、协信阿卡迪亚、协信云栖谷、重庆红岩干部学院等 |
2 |
JQ-002 |
0.61 |
5001031L001、5001032L002 |
96.71 |
虎头岩森林公园(不含)-富华路以北、天地湖-瑞天路-长湖路以西、嘉陵江滨江路以南片区 |
重庆工信职业学院、雍江御庭、万科翡翠天麓、雍江艺庭、雍江苑、雍江翠璟 |
3 |
JQ-003 |
0.71 |
5001032L006 |
95.41 |
协信新光天地(不含)-经纬大道以南、恒大都市广场(不含)-石油路以西、大坪正街以北、虎歇路以东片区 |
恒大名都、万科锦程、华宇渝州新都等 |
4 |
JQ-004 |
0.49 |
5001032L006、5001032L007 |
97.42 |
大坪正街以南龙湖时代天街(不含)-重医大附一院(含)以西、重庆渝州宾馆(不含)以东片区 |
重庆医科大学、重医大附一院、云科时代、重医大附一院家属区等 |
5 |
JQ-005 |
0.16 |
5001032L006 |
99.05 |
大坪正街以南、英利大融城(不含)-长江二路以西、龙湖时代天街(不含)以东片区 |
时代新都、电信小区、马家堡小学、煤建新村等 |
6 |
JQ-006 |
1.86 |
5001032L001、5001032L006 |
92.73 |
长江二路以东、鹅岭公园(不含)以南、国际村公园(不含)以西、重庆火车站铁路沿线以北片区 |
竞地城市花园、后勤工程学院袁家岗家属院、星月湾、江屿朗廷、复旦中学等 |
7 |
JQ-007 |
0.80 |
5001032L002、5001032L006 |
89.60 |
彭家花园隧道-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含)-佛图关公园(不含)以南、长江二路-大坪正街以北、石油路以东大坪街道、石油路街道片区 |
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彭家花园、大坪中学、大坪小学、区职教中心等 |
8 |
JQ-008 |
0.04 |
5001032L002 |
100.00 |
重庆天地翡翠方舟、万科翡翠云阶片区 |
重庆天地翡翠方舟、万科翡翠云阶等 |
9 |
JQ-009 |
0.07 |
5001032L002 |
100.00 |
翠湖天地、锦绣滨江片区 |
翠湖天地、锦绣滨江等 |
10 |
JQ-010 |
0.06 |
5001032L002 |
100.00 |
临江佳园、嘉韵山水城、长帆江岸公馆片区 |
临江佳园、嘉韵山水城、长帆江岸公馆等 |
11 |
JQ-011 |
0.50 |
5001032L001、5001032L005 |
98.05 |
鹅岭公园(不含)-国际村公园(不含)以东、重庆火车站(不含)以北、大田湾体育场(不含)-重庆市体育馆(不含)-中三三路-环球广场(不含)以西、嘉陵桥路-牛角沱立交、上清寺路以南片区 |
桂花园新村、嘉陵桥西村、互助里、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重庆市第三十中学校、大田湾小学等 |
12 |
JQ-012 |
0.49 |
5001032L005 |
88.50 |
嘉陵江滨江路以南、溪江悦小区(含)-静园小区(含)以西、-人民路-嘉陵桥路以北片区 |
市委市政府、市级机关综合办公大楼、三峡博物馆、人民小学、山城老年大学、溪江悦、静园小区等 |
13 |
JQ-013 |
1.03 |
5001032L003、5001032L005 |
92.98 |
学田湾正街-人民大礼堂(含)-区第四人民医院(含)-人民路-通泰大厦(不含)-人民路小学(含)-万科翡翠都会(含)以南、科协大厦(不含)-康田国际(含)-捍卫路-中山一支路以西、枇杷山正街-琵琶山公园(不含)-枇杷山正街以北、中山支路-中山三路以东片区 |
双钢路小区、康田国际、人民大礼堂、文化宫、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巴蜀小学等 |
14 |
JQ-014 |
0.24 |
5001032L003、5001032L004 |
92.81 |
华一路-华一巷-北区路-嘉陵江滨江路以南、高盛创富中心(不含)-二十九中学(含)-大同实验学校(含)以西、民生路-中山一路以北、新德村路以东片区 |
市实验学校、七星城市家园、临江路小学等 |
15 |
JQ-015 |
0.46 |
5001032L003、5001032L004、5001032L005 |
95.17 |
枇杷山正街-中山一路-民生路-民生大厦(不含)-日月中心广场(不含)以南、十八梯传统风貌区(不含)以西、滨江路-石板坡立交-南区路以北片区 |
市妇幼保健院、法国领事馆旧址、区委党校、区法检大楼、区行政服务中心、市五十中学校等 |
16 |
JQ-016 |
0.43 |
5001032L003、5001032L004、5001032L005 |
92.04 |
新华路-新华小学(含)以南,打洞街-东水门小学(含)-庆隆海客瀛洲(含)以西、长江滨江路-白象街历史文化风貌区(不含)-解放西路小学(含)以北、十八梯传统风貌区(不含)以东片区 |
复旦中学、人和街小学、白象居、庆隆海客瀛洲、东水门小学、解放西路小学等 |
17 |
JQ-017 |
0.11 |
5001032L003、5001032L004 |
100.00 |
嘉陵江滨江路-洪崖洞(不含)-千厮门码头以南、新华路以西、国际小商品批发中心(不含)-民族临江路以北、重医大附二院(含)以东片区 |
重医大附二院、临江路小区、和美家园、两江嘉苑等 |
图5-27 渝中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分范围
2.噪声敏感建筑物临时扩展区
依据《重庆市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分技术规范实施细则(试行)》(渝环发〔2023〕106号),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周边直线200米范围内或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确定的范围内,如存在一定规模的建筑施工工地,则该范围自动划为噪声敏感建筑物临时扩展区,并按照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有关要求进行管理。
根据渝中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提供数据,确定噪声敏感建筑物临时扩展区范围见表5-2。
表5-2 渝中区噪声敏感建筑物临时扩展区情况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地址 |
1 |
渝中区中华路小学改扩建工程 |
房建 |
渝中区和平路240号 |
2 |
重庆十八梯传统风貌区项目E区二期 |
房建 |
渝中区十八梯(解放碑) |
3 |
鼎好·世纪星城四期项目 |
房建 |
渝中区日月光广场 |
4 |
恒大云邸项目 |
房建 |
解放碑新华路 |
5 |
马家堡小学改扩建工程 |
房建 |
渝中区大坪支路42号 |
6 |
中航湖广项目 |
房建 |
解放东路 |
7 |
挑花厂数字文创产业园EPC工程总承包 |
房建 |
渝中区捍卫路 |
8 |
化龙桥片区B24-6地块项目(二期) |
房建 |
重庆化龙桥片区B24-6地块 |
9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二 医疗综合大楼 |
房建 |
重庆市渝中区友谊路1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 |
10 |
求精中学河运校区项目 |
房建 |
渝中区大坪河运路教育控规用地 |
11 |
红楼宾馆综合改造项目 |
房建 |
红楼宾馆 |
12 |
重庆市渝中职业教育中心大石化校区建设工程(一期) |
房建 |
渝中区黄荆社区 |
13 |
人和街小学幼儿园排危工程1#楼 |
房建 |
渝中区张家花园 |
14 |
化龙桥特勤站、应急通信与车辆勤务站和支队指挥中心建设项目及化龙桥片区停车场项目 |
房建 |
化龙桥富华路 |
15 |
区委党校新建工程、虎头岩片区公共停车场项目及虎头岩片区文体中心项目 |
房建 |
虎踞路 |
若建筑施工工地采用有效降低噪声的施工工艺、设备等措施,或建筑施工工地完成施工,噪声敏感建筑物不再受建筑施工噪声影响,噪声敏感建筑物临时扩展区自动取消。
六、监督管理
(一)明确职责分工
根据《重庆市噪声污染防治办法》《重庆市噪声污染防治实施方案(2024-2025年)》,生态环境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发展改革、经济信息、公安、规划自然资源、住房城市建设、城市管理、交通、文化旅游等部门及11个街道办事处,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及对接协调工作。
(二)强化监管执行
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十四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六条、第三十五条、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五条、第四十六条、第五十二条、第五十四条、第六十四条、第七十条、第七十三条、第七十四条、第七十七条、第七十八条、第八十二条、第八十八条等规定和《重庆市噪声污染防治办法》第四条、第五条、第七条、第八条、第十一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等规定执行。
本方案由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原则上5年调整一次;确因城市建设和重大规划实施调整,可申请方案修编并按原程序报批。
1.工业噪声
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禁止新建排放噪声的工业企业,改建、扩建工业企业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工业噪声污染。(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局、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
2.建筑施工噪声
(1)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施工作业,应当优先使用低噪声施工工艺和设备。(责任单位:区住房城市建委、区城市管理局、区交通运输委)
(2)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施工作业,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设置噪声自动监测系统,与监督管理部门联网,保存原始监测记录,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责任单位:区住房城市建委、区城市管理局)
(3)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禁止夜间(晚22:00时至次日凌晨6:00时)进行产生噪声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施工作业,因生产工艺要求或者其他特殊需要必须连续施工作业的除外。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施工作业的,施工单位应当取得区城市管理局或者区住房城市建委部门的证明,建设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显著位置公示或者以其他方式公告附近居民。(责任单位:区住房城市建委、区交通运输委、区城市管理局、区生态环境局)
(4)除抢修、抢险作业外,高、中考结束前十五日内,禁止夜间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进行产生噪声扰民的作业。(责任单位:区住房城市建委、区交通运输委、区城市管理局、区生态环境局)
3.交通噪声
(1)新建公路、铁路、轨道线路选线设计,应当尽量避开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责任单位:区住房城市建委、区交通运输委、区城市管理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2)新建、改建、扩建经过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高速公路、城市高架、铁路、轨道交通线路等的,建设单位应当在可能造成噪声污染的重点路段设置声屏障或者采取其他减少振动、降低噪声的措施,符合有关交通基础设施工程技术规范以及标准要求。采用低噪声技术和材料、改进或取消不必要的减速带、提升路面平整度、种植绿化带等综合措施。(责任单位:区住房城市建委、区交通运输委、区城市管理局、区生态环境局)
(3)细化铁路噪声污染防治,铁路运输企业要对穿越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铁路开展全面检修和定期巡查,最大程度降低铁路噪声影响。(责任单位:区交通运输委)
(4)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科学划定车辆禁行路段和限制作业时段。加强大型车辆限行、限速管控措施,充分考虑噪声污染和投诉情况,优化完善大型货车绕行限行线路方案和时间,并向社会公布。(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局、区公安分局、区城市管理局、区住房城市建委、区交通运输委)
4. 社会生活噪声
(1)禁止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使用高音广播喇叭,但抢险、抢修、救灾等紧急情况;依法批准的文化、体育、庆典等社会活动;各类学校、幼儿园播放广播体操、眼保健操以及举办运动会、升旗仪式等情况除外(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各街道办)
(2)对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社会生活噪声扰民行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人应当及时劝阻、调解;劝阻、调解无效的,可以向负有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或者上城区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报告或者投诉,接到报告或者投诉的部门应当依法处理。(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区城市管理局、各街道办事处)
(3)建立广场舞队伍联络机制,合理限定广场舞时间,采用定向发声等高技术设备化解广场舞噪声扰民问题。规划一定的区域允许居民跳广场舞进行健身娱乐,并在允许或禁止跳广场舞的区域显眼位置设立醒目标识(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区城市管理局、各街道办事处)
(三)加强宣传教育
鼓励公众参与,加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噪声污染防治宣教工作。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为载体,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声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教育,增强单位和公众保护声环境的意识,鼓励公众积极参与举报涉及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声环境污染的违法事件,提高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声环境保护法的自觉性。
[1] 依据《重庆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23年)》,4类声环境功能区面积不包括交通干线面积。
[2] 《重庆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23年)》未明确渝中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单元编号,本报告依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重庆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实施细则(试行)》(渝环发﹝2015﹞429 号)等规定对相关声环境功能区划单元进行编号,以进一步衔接《重庆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