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礼堂片区城市功能品质提升,抢先看→

来源:重庆发布 发布时间:2025-08-18 10:00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重庆市渝中区大礼堂片区

城市功能品质提升项目首开区近日已全面完工

作为重庆中心城区15个城市功能品质

提升示范项目之一

该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标志着重庆

在城市片区更新攻坚行动中迈出坚实步伐


大礼堂片区城市功能品质提升项目地处渝中区大溪沟街道,东至人和街,南至巴蜀中学,西至三峡博物馆,北至人民路,总占地面积达52.8万平方米。此次完工的首开区由五大项目组成,分别是马鞍山传统风貌区项目(东区主体工程)、红球坝片区-枣子岚垭片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张家花园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蒲草田片区十号线上盖及周边建设项目以及人和街小学教辅用房建设工程。


历史韵味注入现代元素 马鞍山传统风貌区项目(东区主体工程)

在现场,“马鞍山•堂里”的全新标识格外醒目,作为重庆市29个传统风貌区之一的人民大礼堂传统风貌区组成部分,该片区完整保留了抗战时期和西南大区建设时期的历史风貌。继2017-2019年完成西区沈钧儒旧居等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后,东区改造工程于2020年启动,总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包含12栋地上建筑及4层地下公共停车库。改造后的片区既延续了“青砖黛瓦、绿树红墙”的历史韵味,又注入现代时尚元素,实现了历史风貌与现代生活的有机融合。

马鞍山传统风貌区项目东区


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 红球坝片区-枣子岚垭片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

该项目聚焦民生改善与文化传承,该片区建筑多建于20世纪80年代,总建筑面积约44万平方米,分枣子岚垭东片区、红球坝南北片区及人和街社区全域片区逐步推进。项目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提升了环境品质、释放了公共空间,更通过新建出行通道、文化墙和儿童游乐园等设施,挖掘辖区历史文化底蕴。同时,部分楼栋加装电梯的举措,切实解决了居民出行难题,让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

红球坝片区-枣子岚垭片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新建出行通道及文化墙


助老城区职住平衡 张家花园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

项目以“留、改、建”理念唤醒沉睡空间,这片始建于民国时期、具有典型山地特征的历史建筑群,因年久失修曾闲置多年。2021年启动的改造工程,在1.4万平方米空间内采用“以旧做旧”工艺,保留青砖灰瓦、木构花窗等历史元素,同步植入现代化居住功能,规划建设168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于2024年底完工后,出租率迅速达到100%,主要服务周边教育从业者及青年人才,有效缓解了老城区职住平衡难题。

张家花园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


功能与景观的双重提升 蒲草田片区十号线上盖及周边建设项目

该项目展现了空间利用的巧思,新建的游客服务中心总建筑面积超6000平方米,可容纳5000余人,“Z”字型坡道设计巧妙适应山地地形。设计师通过高差交错布局,在有限空间内规划建设了20多个停车位的地面停车场和精致街心花园,实现了功能与景观的双重提升。

蒲草田片区十号线上盖及周边建设项目新建游客服务中心


建设创新让学校“静”下来 人和街小学教辅用房建设工程

人和街小学教辅用房建设工程成为轨道上盖开发的创新典范,项目依托轨道交通10号线大礼堂站上盖空间,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包含地上4层主体建筑及设备夹层。其最大亮点是突破传统限制,在地铁顶板上方构建“弹性架空”结构,通过设备夹层、减震层及弹簧减震支座等专利技术,确保报告厅等空间的静音环境,为同类项目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方案。

人和街小学教辅用房建设工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