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实录】释放文化活力产业潜力“母城”魅力 让活起来的老街巷弄与乡愁对话 ——专访历史文化街区管委会主任钟波

来源:重庆渝中 发布时间:2022-07-06 14:58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对重庆人来说,下半城,是一个地理名词,更是一个心理名词。3000年悠久的母城时光像千层岩一样沉淀积累,在岁月的酝酿中化为城市最厚重的底蕴和最鲜明的性格。近年来,下半城的蝶变频频给人们以惊喜。未来,下半城还将如何传承历史文脉,讲好母城故事?记者专访了历史文化街区管委会主任钟波。

记者:区委、区政府明确了建设“四化”现代都市、打造“四区”首善之地的奋斗目标,历史文化街区管委会如何贯彻落实这一目标?

钟波:我们将持续在强信力聚合力添动力上下功夫,继续运用重点项目座谈会、下半城企业联席会、经济工作座谈会等方式,凝聚齐心协力、敢闯敢拼、善作善成的各方共识。主动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创造高品质生活作出示范”总要求,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谋划实施好产业转型提质、消费升级提档、城市品质提升、文商旅城融合提效的具体举措,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记者:未来五年,渝中区将倾力建设历史文化传承区,作为打造历史文化传承区的重要承载地,历史文化街区管委会的发展思路是什么?

钟波:未来五年,渝中区将坚定不移推进人文渝中建设,传承历史文脉,释放文化活力,书写“找得到、看得见、记得住”的“母城”记忆新篇章。这是对历史文化传承区建设的系统部署、全面安排,为下半城改造更新、人文铸新、功能焕新指明了方向、增添了信心、注入了动力。

作为历史文化传承区的主战场、主阵地,我们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围绕区委、区政府“一核三带六园区”发展布局,坚持以下半城历史人文风貌带、滨江产业休闲带等功能性项目为牵引,全力融入解放碑、朝天门片区城市更新,倾力推进下半城一体化发展提升工程,着力打造“重庆下半城、母城新名片”,加速实现历史人文风貌带提质,全链条促进空间形态、功能业态、产业生态的协同协调,全方位推动文创园区、文旅景区、文艺街区的互促互进,全要素带动风貌街区、产业园区、景区景点、老旧小区同创同建,用足绣花功夫做好提品质强气质、提品位强韵味的大文章,进一步把下半城的地理品牌、城市品质、消费品位提振起来、推广出去,以一域之光为历史文化传承区的建设增色添香、增光添彩。

记者:要实现上述目标,开局工作至关重要。历史文化街区管委会如何做好本年度工作?

钟波:我们持续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认真落实“严、细、实、新、恒、齐”工作理念,今年重点实施“12345”工作举措,全力推动总蓝图变成施工图和实景图。

一是争创1个国家级街区。注重文商旅城深度融合、产城一体打造,对照国家文化产业园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基地等创建标准,主动争取市、区各级部门的支持,全力争创国家级“双创新基地、消费新领地”。

二是主攻2条产业赛道。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优化升级文旅消费,集聚发展文艺、旅游、住餐、数字文化、服务贸易等五大行业;探索发展新兴金融,集聚发展基金、投行、保险、典当、消费金融等五大行业;多措并举稳住存量企业,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分类实施龙头企业、成长企业培育计划,努力争取在创新链、产业链构建上有所突破。

三是用好3类产业载体。依托重庆长滨项目,联动主管部门、街道、平台公司,改造提升一批低效楼宇。争取启动燕子岩、飞机码头等地块建设,助推国浩18T等项目加快建设,新投用品质楼宇10万平方米。整合资源,争取招商去化低效存量物业10万平方米。

四是抓实4大重点区域。白象街、十八梯片区以白象街焕新计划为突破口,协同各方做好新兴金融、文旅消费等产业导入,向东助推老鼓楼衙署遗址公园完工,促成东水驿老街转型开街,加强与湖广会馆互动;向西力促十八梯ABC区提升、D区投用、E区提速,启动花街子菜市场调改等项目,推动重庆日报家属区改造,做大中医药产业园,加强与白象街业态耦合;向上加强与解放碑的空间联系,完善凯旋路等人行系统;向下畅通与滨江区域有机互动。山城巷、印制一厂片区以兴隆街为切入点,谋划破解交通瓶颈制约、消极空间掣肘,向东推动山城巷、领事巷、金汤街、通远门整体建设,引入非遗展示交易中心等重大功能性项目,完善停车、步行、导视等配套设施;向西推动后街影视园转型升级,加强与枇杷山的互动发展;纵向加强与石板坡的联系,植入业态功能。同时,配合做好重庆长滨、菜园坝滨江新城等重大项目建设,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五是落细5个工作抓手。常抓联系服务,全力服务好180余家优势企业。善抓聚商引资,针对性举办招商活动4次以上、新增企业600家。紧抓项目建设,高起点推进下半城一体化发展提升工程,补齐发展载体、城市品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新基建等短板,争取完成投资40亿元左右。善抓政策落地,梳理国家、市、区涉及文商旅等方面政策,以项目化、园区式思维策划包装一批产业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推动政策、资金、试点等在下半城落地。长抓宣传推广,整体推介下半城历史人文、发展规划、产业载体和配套服务,打好后疫情时代文旅消费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