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经济信息委:加速软信产业蓄势聚能 蹚出创新发展“新路子” 让渝中闪耀“满天星”赋能经济发展“新引擎”

来源:渝中发布 发布时间:2023-10-09 23:03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全区新增软信企业600余家,新增从业人员1.02万人,新增软信业务收入55.6亿元,新增市级专精特新软件企业30家……自去年7月“满天星”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渝中区以载体建设、主体培育、产品供给、集群发展、人才引培、生态优化为主要抓手,加快实现“人气聚起来、楼宇用起来、产业兴起来”,蹚出了软信产业发展“渝中路径”。

眼下,传统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进入数字化“新赛道”,渝中如何激发企业创新潜能,让数字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今年以来,区经济信息委细化抓手、优化举措,创“名楼”、育“名企”、铸“名品”、培“名园”、聚“名人”、强保障,跑出了软信产业发展“加速度”。

9月4日至6日,2023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本次智博会上,渝中三家企业携“黑科技”硬核亮相,吸引不少目光。在位于N2展馆的重庆征信有限责任公司展位,不少参观者围在低碳城市建设沙盘模型前,不时与工作人员沟通交流。该沙盘模型集中展示了可再生能源发电、建筑热泵节能、光电一体化公共交通、城市快速公交系统等多个低碳应用场景。重庆征信有限责任公司带来了“碳惠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企业碳账户平台等数字化平台。其中,“碳惠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将全市生态、能源、工业等产业中的固碳、应用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等绿色成果转化为碳资产的创新机制。

重庆征信有限责任公司在2023智博会上的精彩亮相,仅是渝中区经济信息委引优培强育“名企”,助推市场主体实现新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区经济信息委按照“补链成群”的思路,不断完善全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招商企业目录库,加强部门、管委会、国资公司多方联动,精准招引一批知名企业和重大项目,加快形成龙头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市场主体体系。

截至目前,渝中区经济信息委编制工业软件、信创、区块链等细分领域招商图谱,精准开展上门招商、生态招商,落地重点项目20个、投资额达86.95亿元;用好用活软信产业扶持办法,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新培育软信领域科技型企业9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4家,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产业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今年以来,渝中区经济信息委起草了《渝中区深化“满天星”行动计划 加快培育“启明星”“北斗星”软件企业实施方案(2023-2027年)》《重庆市渝中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实施方案》《渝中区青年人才工作补贴实施细则(试行)》等方案,进一步量化目标、细化抓手、优化举措,全力推动渝中软信产业发展交出高分报表。

在营造浓厚发展氛围上,渝中区经济信息委积极对接市媒、央媒,深度宣传报道知名企业、产品和人才,提升企业获得感。同时,策划开展“星耀山城,数链全球”主题宣传,通过区级全媒体矩阵,深度报道全区软信“五名”,即“名企、名品、名楼、名园、名人”50余篇,对外展示软信产业“渝中路径”。


渝中区经济信息委党委书记、主任刘建

近年来,渝中软信产业保持较快增长。接下来,区经济信息委将继续在载体建设、人才引育、企业集聚、场景开放、生态完善五个方面下真功夫、花大力气,力争在“楼宇用起来、人气聚起来、产业兴起来”上走出具有渝中特色之路,推动软信产业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确保渝中在全市“满天星”行动计划中走在前、树标杆、作示范,为渝中经济社会发展交出高分报表贡献软信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