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人民大礼堂

来源:区文旅委 发布时间:2023-02-22 14:01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解放初期的重庆,是我国西南行政区党政领导机关的所在地。当时,重庆虽然是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却没有一座稍微像样的宾馆,也无法接待中外宾客下榻。直到1951 年,在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等当时西南军政委员会主要领导人的主持下,大礼堂正式动工,一座可容纳数千人集会和接待中外宾客的场所开始修建。1954年,大礼堂完工,随即被正式命名为西南行政委员会大礼堂1955年更名为重庆人民大礼堂

重庆人民大礼堂为明清两代的特色建筑,采用传统的中轴线对称法,左右以柱廊和双翼相配,并以塔楼收尾,立面比例匀称。整座建筑由大礼堂和东、南、北楼四大部分组成,占地总面积为 6.6 万平方米。其主体建筑大礼堂占地 1.85万平方米,内有 5 层,高55 米,最多可同时容纳观众4206人。

大礼堂的琉璃瓦屋顶为美丽的孔雀蓝,檐角向四周高高飞起,线条优美、柔和,加上熠熠生辉的金箔镶嵌,更加金碧辉煌。屋顶随着线条的曲折,显出向上的托举之感,庄严而华丽,给人精神上的凝聚力和威慑力。宽厚的正身和巨大的台基,又使得整座建筑显得踏实而庄重。

另外,斗拱的设计使得整个建筑摇曳多姿,斗拱使屋檐飞翘起来,不仅美观灵动,也将防雨与采光完美结合于一体,实用的同时透出曲线美,充满了东方韵味。顺着屋顶往下看,一面凝色的墙体上,遍绘耀眼的金色龙凤纹和玺彩花纹的图案,在金色与青绿底色的强烈反衬下,给观者以强烈的震撼效果。

不少人会感觉到,重庆人民大礼堂与北京的一些传统建筑物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确,大礼堂正中的圆柱望楼,正是北京天安门的缩影;南北两翼的塔楼则类似北京紫禁城;外观像是放大的北京天坛,寄寓着国泰民安的美好希冀,在充分利用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同时,呈现出宏伟、庄重之美。

大礼堂的正对面,是宽阔的人民广场。在广场最显著的位置,矗立着一座明清风格的牌坊,上书重庆人民大礼堂六个大字。这座人民广场与重庆直辖市同时诞生于 1997 年,面积约 3万平方米,是山城人民最喜爱的娱乐聚会场所。

曾经,重庆人民大礼堂的建成轰动国内外。1987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伦敦大学著名专家教授共同编订的《比较建筑史》一书,首次向世界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或一九四九年后中国的43项著名建筑,其中重庆人民大礼堂排列第二位。我国建筑界泰斗梁思成先生评价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为“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古典建筑划时代的最典型的作品。此外,大礼堂还荣获詹天佑工程奖鲁班工程奖的桂冠,这在重庆的建筑中也是绝无仅有。

重庆人民大礼堂是继北京和沈阳两地故宫之后,又一精美奇巧的东方建筑杰作,它以其非凡的建筑艺术蜚声中外。如今,这里已成为渝中,乃至重庆的标志之一,以其雄伟巍峨之姿迎接着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