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鼓楼衙署遗址

来源:渝中文旅 发布时间:2023-02-22 14:09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重庆历史悠久,3000多年前巴人就以此为都。秦灭巴国后,仪城江州,张仪在此筑江州城,为巴郡郡治所在地。历史上,重庆一直是郡、州、府、县治所,曾经有过相当多的衙署建筑。南宋衙署遗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望龙门解放东路中段北侧、巴县衙门旧址南侧50米处。旧时,此处为老鼓楼街,因而又称其为老鼓楼南宋衙署遗址。

20103月,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渝中区文物管理所配合主城区危旧房改造工程,对文物进行调查,发现该遗址。20104月至7月,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对该遗址进行了2000平方米的清理揭露,发现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房址、道路、水井、灰坑、灰沟及礌石堆等各类遗迹25处,出土了一批保存较好的瓷器、瓦当、坩埚等遗物,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收获。发掘区中心为一处保存较好的夯土包砖式高台建筑,现状略成方形。高台内部夹杂小型鹅卵石的黄灰沙土层层夯筑,四周砌筑护坡墙体。四面护坡墙均由下至上层层收分,墙体坡度为79度左右,护坡墙及条石基础残高近10米。部分筑墙砖上发现有淳祐乙巳(1245)东窑城砖”“淳祐乙巳西窑城砖等阴、阳模印纪年铭文。在高台建筑周围发现有多处宋代房址、灰沟、礌石堆及大面积的夯土区。同时还发现了明代遗迹100个和清代遗迹103个,其中包括大量的房屋基址、水沟、道路等,组成一组规模较大的建筑群。专家们还找到了一座平面呈长方形,坐北朝南的建筑基址。这座建筑周围的排水设施设计较为精巧,四壁墙基内侧设有地下排水暗沟,室内中部还设有沉井,由暗沟连通室外。

老鼓楼衙署遗址建筑规模宏大,纪年明确,推测可能是南宋四川制置使余玠组织抗蒙时期的衙署遗址。南宋端平二年(1235),元军大举侵宋,攻破成都,宋军只得退守川东川南。嘉熙二年(1238),彭大雅出任四川制置副使兼重庆知府决定抢筑重庆城使得元军多次在重庆城遭遇败仗。接任四川防务的余玠吸取了彭大雅的经验,接受了播州(现遵义)人冉氏兄弟的建议,采取依山制骑、以点控面的方略,在四川各地建起了几十座规模或大或小的山城,包括青居城(在现南充)、大获城(在现苍溪)、钓鱼城(在现合川)、云顶城(寨)(在现金堂)、多功城(在现渝北)、龙崖城(在现南川)、天生城(在现万州)、磐石城(寨)(在现云阳)等,依山为垒,据险设防,形成了完整的山城防御体系。这个体系以重庆城为中心,以堡寨控扼江河、要隘,有纵深,有梯次,在抵抗元军入侵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让摇摇欲坠的南宋能够在风雨飘摇中多延续了40多年。特别是钓鱼城一战,蒙哥汗中飞矢死,迫使元军从四川后退,引起了蒙哥汗的兄弟分裂,致使横扫欧亚的蒙古铁骑停止了征战步伐,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和世界格局。

老鼓楼衙署遗址的发现,不仅对研究重庆城市沿革变迁、宋代营造技术具有十分重要学术价值,同时也为山城防御体系找到了发源地。它的发现不仅填补了重庆城市考古的重要空白,而且对研究重庆城市沿革变迁、川渝地区古代建筑及宋蒙战争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2013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老鼓楼衙署遗址公园已经开建,发掘出的文物将原封不动地呈现在未来的考古遗址公园之中,能够让人们从中畅想重庆母城当年的庞大规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