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南方局旧址

来源:渝中文旅 发布时间:2024-02-26 14:56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中共中央南方局旧址,一般称为周公馆,坐落在重庆市渝中区中山四路曾家岩50号。这是一座两楼一底中西合璧式的砖木结构建筑,坐北向南,占地面积780平方米,建筑面积882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882平方米。底层是传达室和会客室,底楼是工作人员的办公室,周恩来、邓颖超、董必武都曾在此办公和居住。2楼为南方局文化组、军事组和外事组的办公室。3楼有叶剑英的办公室。林彪、王若飞等人当年在重庆期间,也常在此处居住。

20世纪20年代,重庆市在现上清寺、曾家岩一带开发新市区,不少达官贵人在此修建住宅别墅。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西迁,这些住宅别墅大多被征用或租用。1937年,进步人士赵佩珊购得此楼房,加以全面整修,作为自家住宅。1938年,因日本飞机轰炸重庆,赵佩珊将此楼租给陈长衡先生。1938年冬,中共代表团由武汉迁移重庆后,为方便工作,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名义,从陈长衡手中租赁这幢房屋,作为中共南方局在市内的一个主要办公地点,对外称作周公馆。

周公馆地处市区,靠近国民政府,与蒋介石在市区的住所德安里相近,会客访友,与各界人士接触都很方便,有利于开展工作。但是,此楼地处街巷尽头,距大门右边百米之遥是国民党军统局局长、特务头子戴笠的公馆,左侧毗邻国民政府警察局,处于左右夹击之势,经常受到监视。楼房内,中共代表团仅租赁了1层和3层两层楼,其余分别租给了时任国民党中央抚恤委员会主任秘书刘瑶章、国民党上层人士端木恺和重庆市市长贺耀祖夫人倪斐君领导的战时妇女服务团。这样,就形成了国共两党人士同进一个院、共住一栋楼的现象。虽然同在一个屋檐下,相互几乎没有往来,却也相安无事,不失为抗战期间国共合作的一段佳话。

从1938年开始,直到1946年5月,周公馆一直是中共中央南方局部分机构所在地。尽管内外环境复杂险恶,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却八年如一日,坚持战斗和生活在这里,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壮大和巩固而不懈努力。周恩来经常在此召开记者招待会,会见社会各界人士,接待追求真理的青年、著名民主人士和国际友人,宣传中共抗日主张,宣传八路军、新四军抗击日军取得的战果,使周公馆与红岩村一样,成为那个风雨如磐时代的一盏闪亮的明灯。1945年8月,毛泽东来重庆与蒋介石谈判期间,曾在周公馆底层会议室接见中外各界人士,给周公馆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1946年5月,周恩来、董必武先后率中共代表团离开重庆前往南京,周公馆成为公开的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和中共代表团驻渝联络处驻地。吴玉章以中共代表和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的身份,率上述两机关人员驻节于此,与国民党重庆当局保持联系,并领导云、贵、川等西南地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和重庆《新华日报》工作。1947年2月28日深夜,国民党当局突然出动数百名军警宪特,武装包围周公馆,无理查封公私财物,强迫集中中共在渝公开人员,软禁中共代表吴玉章和联络处、省委机关及化龙桥等处《新华日报》工作人员达十天之久。经过坚决斗争和据理强求,中共驻重庆和成都两地人员分别于3月8日、9日乘机胜利返回延安。

周公馆见证了当年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周恩来在重庆的斗争历程,对教育人民群众和广大青少年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精神、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重庆解放后,重庆市人民政府在此筹建纪念馆,1958年正式对外开放。1959年董必武题写了“红岩革命纪念馆曾家岩分馆”的馆名。1961年,作为中共中央南方局及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的组成部分,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