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500103009283772K/2024-00006 发布机构 渝中区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4-02-09 发布日期 2024-02-22 主题分类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
体裁分类 计划、发展目标 发文字号 渝中府发〔2024〕8号 有效性
索引号 11500103009283772K/2024-00006
发布机构 渝中区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
成文日期 2024-02-09
发布日期 2024-02-22
体裁分类 计划、发展目标
发文字号 渝中府发〔2024〕8号
有效性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渝中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的通知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区政府各部门、各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有关单位:

《重庆市渝中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已经区十九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

     2024年2月9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渝中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及202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一、2023年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的起步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全区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下,突出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工作导向,落实党建统领“885”[[1]]三项重点任务,经济全面恢复提振、城市品质提升、民生保障有力、安全基础巩固,现代化新重庆渝中发展实现良好开局。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31.3亿元、增长5.2%,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210.4亿元、增长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13.7亿元、增长8%,总体延续恢复发展势头。

图1  2023年全国、全市、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对比

计划执行情况和亮点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

(一)战略部署推进有力,区域合作走深走实。一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统筹推进。“十项行动”[[2]]分步实施,年度197项“四张清单”[[3]]事项有序推进,持续深化与成都锦江、青羊、金牛等区域合作,推动打造“金渝良缘”等重点合作项目40个,举办大型活动31场,成渝金融司法协同中心、成渝商事调解中心、中国太保成渝地区联合投资中心等相继落地。二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快推进。“一基地两中心”[[4]]加快打造,推出陆海新通道国际消费中心、陆海新通道法律服务中心等标志性项目,在全市率先开展“保税展示+跨境电商”快速配送、铬矿进口优化检验监管模式试点,支持公运集团等企业在东盟市场布局海外仓,创新“通道E融”等特色金融服务产品,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货运量、货运值增速保持全市前列。三是开放合作深化拓展。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成效评估位列中心城区第一,服务外包执行额保持全市领先。入选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6个[[5]],化龙桥国际商务区获批中国(重庆)自贸联动创新区。墨西哥驻渝总领事馆获批入驻,与法国亚眠缔结友好交流城市。四是对口巫溪协同推进。助力三峡巴蜀中学、人和街小学建设,互派教师、医务人员30余人次,协同招商产业园初步建成、落地项目2个[[6]],举办特色农产品展销会等活动7场,资金帮扶4013万元、消费帮扶2405万元。同时,协同推进与璧山、武隆等地探索“总部+园区”“龙头+基地”等“飞地经济”发展模式。

(二)项目投资提速放量,功能配套逐步完善。一是重点项目加速推进。时尚文化城、“两江四岸”嘉陵江段治理提升等20个市级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目标,挑花厂数字文创产业园等100个区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8亿元。二是重大项目完工投用。陆海国际中心重庆印象城、较场口娱乐广场等产业发展项目开业亮相,轨道5号线、18号线、解放碑地下环道、南纪门立交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建成通车,重庆中医骨科医院化龙桥院区、重庆医科大学科技楼、八县办幼儿园等医疗、教育公共服务设施建成投用。三是更新项目统筹推进。3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品质功能蝶变,纳入市级示范更新项目7个、首批现代社区试点2个[[7]]。十八梯D区、鲁祖庙核心区等一批风貌街区开业迎客,罗汉寺妙街荣获2023年中国城市更新十大现象级案例。改造老旧燃气管网74公里、加装燃气安全装置13.3万户。

(三)稳进增效提振信心,经济发展回升向好。获评2023中国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标杆城区30强、排第14位。一是西部金融中心主承载区建设加快。西部金融中央法务区正式揭牌,“五协会一中心”[[8]]成功落户,市级以上金融机构达到184家,本外币存贷款余额站稳1.3万亿元台阶,保费收入继续保持全市第一,绿色金融规模实现1340亿元。二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持续深耕。解放碑中央商务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千亿大关,龙湖时代天街成功创建市级示范步行街。承接举办2023福布斯中国城市消费发展论坛等大型节会活动30场次,引进首牌首店147家。三是“满天星”行动计划推进有力。年度考核全市第二,引育人才超1.15万人、归集载体19.6万平方米、招引重点企业37家,规上企业营业收入保持30%以上高增长,软件业务收入突破350亿元,入选重庆软信企业综合竞争力50强5家[[9]]四是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魅力彰显。获批全国文旅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区,入选文旅部发布的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2项[[10]],接待国内外旅游者人数8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710亿元,获评2023美丽中国首选旅游目的地、国民休闲度假目的地、最负盛名国际旅游目的地、中国西部文旅新榜样。同时,重庆中央法务区启动建设,“三中心一平台”[[11]]落地运营。健康服务加快发展,解放路中药材专业市场开业,普瑞眼科全国供应链中心成功落户。交通运输稳步提升,邮政业务总量增长44.8%。建筑和房地产业逐步企稳,建筑业注册地总产值达466.2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35.3万平方米。

(四)除险清患化解风险,社会大局安全稳定。一是坚决筑牢安全发展防线。在全市率先启动“零售药店风险预警平台”建设,整治1781栋高层建筑消防隐患,高层消防无水建筑动态清零,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因灾伤亡和重大负面舆情。二是坚决盯牢经济安全红线。筹融资9.7亿元推动恒大云邸、重庆中心458套“保交楼”房屋如期交付,成功化解非法集资案件15件,43个在建工程项目接入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出台政法机关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十五条”,搭建“数字金融纠纷银企易诉平台”,受理案件8231件,案件审理效率提升70%。三是坚决守牢社会安稳底线。群众关心的九类“涉恶”案件、未成年人犯罪、火灾事故分别下降18.6%、57.2%、24.6%,全区110刑事警情、治安警情在连续6年下降的基础上再下降13.6%和3.1%,成功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城市,获批全市矛盾纠纷调解攻坚示范区。

(五)改革求变攻坚突破,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一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推行“营商环境观察员监督员”和“0-3-10”问题解决机制[[12]]等创新举措,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在全市率先开展“证照联办”改革,对595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施清单化管理,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二是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化。开展区属国有企业“规范管理、提效增能”专项行动,完成更新公司、城投公司股权架构调整,新设停车服务公司,加快“三资”清理与盘活,区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突破540亿元。三是发展信心有效提振。“1+6+N”产业政策体系[[13]]加快完善,兑现政策资金2.1亿元,退减缓税费17亿元,助力4586户中小微企业融资贷款46.4亿元。落地亿元招商项目56个,市外到位资金额155亿元。四是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2万户。入选2023重庆企业100强12家[[14]]、服务业企业100强23家[[15]]。上榜2023重庆民营企业百强6家[[16]]、优秀民营企业2家[[17]]、优秀民营企业家4位[[18]]

(六)惠民有感提升品质,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一是就业优先不断强化。“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5%以内,新增就业5.16万人。二是社会保障扎实推进。发放各类救助帮扶资金1.6亿元。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97%以上。三是社会事业稳步发展。获评全国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试验区,新增优质学位2500个。上榜全国TOP100医院2家[[19]],家庭医生签约惠及群众21万人。新增居民健身、体育场馆面积28万平方米,获评全国最美公共文化空间6处[[20]]。同时,切实抓好了粮食安全和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

总的来看,区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总体良好,年度23项计划指标中,剔除调整的3项指标外【根据“八张报表”“八张问题清单”要求,将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调整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将文化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调整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质效”,将“进出口总额”调整为“进出口总额增速”】,地区生产总值等17项指标实现年度目标,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实际使用外资(FDI)3项未能完成(详见附件1)。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指标,主要是受宏观环境、减税降费等因素影响造成增速未达预期。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指标,主要是受连晴高温导致臭氧超标42天,以及60%为外源输入性污染等因素影响。实际使用外资(FDI)指标,主要是受商业体改造等项目增资意愿较弱,加之存量企业新业务拓展受阻以及缺乏投资量大的新项目支撑等因素影响。

综合而言,当前经济运行呈现回升态势,运行趋势与全国全市基本一致,主要是恢复性的: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二季度延续恢复态势,三季度加速稳定回升,四季度如期实现年度目标。但同时,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一是外部发展环境充满不确定性。世界经济下行叠加保护主义影响,全球贸易增长放缓,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稳定外资外贸基本盘难度加大。二是市场需求恢复依然不足。主要表现为需求恢复不平衡,大宗消费恢复滞后于聚集性消费,消费持续复苏动力不足,居民消费意愿谨慎,市场主体面临垫资增加、回款难度较大等困难,宏观经济数据与微观实际体感还有差异。三是企业经营压力依然较大。当前经济回升向企业绩效和市场信心的传导还存在时滞,经济微观基础有待进一步修复,市场主体面临业务订单减少、融资困难、成本上升、利润压降等一系列经营难题,部分企业甚至出现成本费用高于收入的倒挂现象。四是经济持续回升的基础仍不稳固。支柱产业结构性问题有待突破,新兴产业规模效应尚不明显、支撑作用还需进一步加大。民间投资恢复不及整体投资恢复,市级重大项目接续面临压力,稳投资的基础还需进一步巩固。五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还需下更大力气。重点群体稳就业任务依然较重,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还需进一步提升。

立足当前,虽然发展面临一系列老难题和新挑战,但我区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许多有利条件和更多积极因素正在加速累积,具备保持长期回升向好的条件、基础和优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并提出了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等9个方面的工作安排部署,推动2024年经济整体好转。市委市政府对渝中发展寄予厚望,强调渝中是领头雁,要展现母城担当,成为重庆的“掌上明珠”,要当好全市现代产业体系的龙头,争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两中心两地”的领头羊,成为改革开放的高地、经济中心的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在平安重庆建设中树标杆、作表率。这将为我们在更大空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参与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奠定坚实基础、创造更多机遇。随着“六大作用”的充分发挥,“六个新高地”[[21]]建设的全力推进,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推动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增长动能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二、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安排

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指标在总体继续沿用2023年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民营经济增加值、西部陆海新通道货运量与货值量增速等4项指标,删除科技进步贡献率1项无具体数据指标,共计26项,其中,约束性指标7项,预期性指标19项(详见附件2)。同时,根据“八张报表”“八张问题清单”迭代要求,将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调整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将文化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调整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质效”,将“进出口总额”调整为“进出口总额增速”,将“实际使用外资(FDI)”调整为“实际使用外资(FDI)增速”。

统筹考虑“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工作导向,按照“跳一跳、够得着”“拼一拼、能实现”的目标导向,兼顾需要和可能,提出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预期目标为6%左右,主要考虑三个方面因素:一是落实区委部署。当前,渝中正处在爬坡上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年度6%左右的增长目标,一方面能够跟上全市平均水平,在全市发展大局中守住优势、稳住位次;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衔接区委十三届二次、三次、四次全会和“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提出的到2027年地区生产总值迈上2100亿元台阶的发展目标。二是展现母城担当。作为最核心的大区,渝中要当好领头雁、成为重庆的“掌上明珠”,就必须以实干实绩展现母城担当、体现大区作为,为全市总体发展作出正向贡献、发挥更大作用。三是符合发展实际。随着西部金融中心主承载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等一系列国家、市级重大战略部署的落地实施,金融和商贸将继续回升向好,软信、文旅、健康、专业服务可实现量质齐升,交通运输、建筑和房地产有望加速回暖。一方面可以激发全区上下干事创业热情,坚定信心加油干、跳起摸高够得着,另一方面可以向全社会释放积极信号,有效提升社会预期,更好汇聚各方发展合力。同时,统筹考虑外部环境和运行趋势,综合考量发展需要和现实支撑,同步提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5%、保持年度200亿元以上的投资强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继续保持总量全市第一的领先地位。

三、2024年工作思路和具体举措

为确保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2024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牢牢把握稳进增效、除险固安、改革突破、惠民强企工作导向,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决扛起母城责任、坚定展现大区作为,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渝中新篇章。

(一)更好落实重大战略部署,抢抓机遇促发展。深入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一区两群”协同发展等战略部署,力争形成更多具有渝中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全力投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前谋划、迭代实施“四张清单”[[22]],深化落实三批、共311项川渝通办事项。深化与成都锦江、青羊、金牛等中心城区及周边地市区的合作互动和经验互鉴,用好“蓉进渝出”“渝进蓉出”机制、更多汇聚全球客流,更好发挥“宽洪大量”“金渝良缘”等品牌效应,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社会治理、风貌街区等方面策划一批务实合作项目,举办各类交流论坛及互动活动20场以上。依托成渝金融法院、成渝双城(重庆)国际商务中心等平台载体,充分发挥成渝核心商圈党建联盟等纽带作用,加快川渝信创交易服务平台等产业项目合作共建,共育软信、文旅等产业集群。积极发挥驻外招商作用,主动对接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等区域的优势产业和领军企业,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开展交流合作,推动更多要素资源向渝中汇聚,力争签约正式合同额600亿元、市外到位资金额180亿元、落地招大引强项目100个。

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深化建设物流贸易总部基地,吸引5A级物流、总部贸易、管理咨询企业设立功能性总部、区域总部、结算中心等,支持企业扩大对外贸易合作,力争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货运量与货值量增长15%以上。深化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布局进口商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离境退税商店、跨境电商直营店,加大RCEP国家优质消费品集采进口,与东盟国家进出口额占比保持在25%以上。深化建设金融服务专业服务中心,鼓励区内各类金融机构参与通道金融产品开发、创新和应用,引进培育国际国内咨询评估、信用评级等专业服务领军企业3家。

协同推进“一区两群”协同发展。深化对口巫溪协同合作,在产业协同、城乡互动、科技协作、市场互通、人才交流等领域同谋划、共发力、强合作;利用巫溪优惠政策、生态优势,探索共建产业园区,支持区内有条件企业入园办厂;围绕巫溪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等资源,支持区内商贸、数字经济企业开展渠道对接、产销合作;助力三峡巴蜀中学、人和街小学等重大项目建设,资金帮扶4000万元、消费帮扶2000万元以上。探索发展“飞地经济”,重点围绕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领域,以市场化、项目化方式,联动合川、璧山、潼南、武隆等区县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探索“总部+园区”“龙头+基地”“共同出资+公司控股”等合作发展模式。

(二)更加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板块联动提能级。聚焦“一核三带六园区”,注重差异定位、功能互补、特色发展,围绕品质形态、功能业态、人文空间、服务配套和城市体验,着力推进东中西片区联动提升。

强化东部极核引领一是推动解放碑中央商务区强核提级。以十字金街为核心向外延伸拓展,优化“双千亿”级中央商务区的“一轴、一环、百巷”[[23]]空间结构,重塑解放碑商业IP国际影响力,提速解放碑—朝天门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推进世界知名商圈建设。重点强化商业商务、现代金融、国际交往等功能配套,优化绿色金融大道、国际消费大道等产业布局,完工时尚文化城主体工程等项目6个;开工日月光R5R6塔楼、磨房巷片区整体更新等项目7个;加快推进地王广场等闲置低效楼宇产权归集、朝天门市场整体更新和能仁寺周边地块等项目前期工作。二是推动下半城历史风貌带焕新赋能。加速上下半城融通互促,开工建设山城巷二期、老鼓楼衙署遗址公园谯楼、望龙门缆车复建等项目6个,完工十八梯E区、枇杷山ABC区等项目,提档升级解放东西路文化大道、枇杷山后街、西三街生鲜荟等项目品质并联动优化周边功能业态,全方位集成“立体山城、光影江城、美丽母城”资源要素,打造具有鲜明渝中风尚的城市消费新地标、生产生活新空间。三是推动两江滨江休闲产业带增颜提质。加快推动朝天门片区治理提升、嘉陵江岸线贯通与生态修复、重庆长滨片区治理提升等项目。依托富华大厦、圆通寺等8个地块和洪崖洞、湖广会馆、东水驿等风貌街区,优化19.8公里岸线产业布局、功能配套,集聚总部企业、行业龙头企业,整体提升滨江产业带的业态和品质。四是推动黄花园现代服务产业园雏形渐显。全力推动中冶赛迪创意大厦等项目建设,协同赛迪集团、市设计院等链主龙头企业开展园区整体建设和招商运营,加快集聚工程咨询、研发设计、低碳节能等上下游企业,联动挑花厂文创产业园、胜利巷老街区,加快打造集设计咨询、科研服务、文化创意于一体的现代服务业产城融合示范园。

推进中部整体提升一是启动建设菜园坝滨江新城。全力助推重庆站综合交通枢纽开工建设,坚持产城景融合发展理念,高标准开展菜园坝片区产业布局、人居环境、站城配套等规划研究,推动片区整体更新、形象重塑、功能再造。二是联动提升大鹅岭山脊自然生态带。开工嘉陵新村6号、7号、9号和国际村、贰厂南区地块更新改造项目,加快推进李子坝大公报片区、鹅岭公园改造提升等项目建设,串联鹅岭、佛图关、虎头岩等公园沿线文化旅游资源,提升“轻轨穿楼”“小黄楼”“开往春天的列车”等人气景点消费业态。三是整体打造上清寺—大溪沟—两路口创意文体产业园。依托大田湾文体产业园,提档升级体育环路周边设施及业态,完善体育文化及公共服务配套,举办赛事演艺、体育竞技、会展博览等一批大中型活动,全力打造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提质扩能大溪沟区域滨江创意走廊、上清寺区域“互联网+文创”产业园,重点发展研发设计、创意设计、工业设计等产业,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发展。同时,有序启动中山三路片区整体更新。

实现西部加速崛起一是提能化龙桥国际商务区。全力推进陆海国际中心、万科翡翠湖山、红岩公园改造提升等项目建设和181项目完工投用,助力重庆天地、软件天地、数字经济特色小镇、重庆印象城提质增效。抢抓西部陆海新通道、自贸联动创新区等政策机遇,引进培育创新型、体验式商业品牌和消费场景45个,新增国际贸易、软件信息、新兴金融、专业服务机构100家以上。二是提级“双百亿”级大坪商圈。强化片区规划和空间统筹,规划布局茶亭北路、单巷子等特色街巷经济业态,联动提升120万平方米的龙湖时代天街、万锦汇、英利大融城等潮流消费载体,统筹推进市级示范步行街建设。有序推进八县办、九坑子等地块开发和金银湾、大坪正街等片区整体更新,补充完善高端酒店、品质餐饮、优质教育等服务配套。三是提效总部城数字经济产业园。依托国家级区块链创新综合试点等一系列国家市级平台优势,重点发展工业软件、区块链、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卫星遥感等数字经济产业,支持视联动力、中电智安、航天宏图、电信集成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加快上下游企业集聚成链,快速壮大产业集群规模。四是提质环重医大健康产业园。依托重庆医科大学和区内外医疗资源,围绕精准医疗、医学研究、医药研发、医疗器械等领域,加快重医生命健康前沿技术交叉研究院等平台建设,深度链接校、院、企、地、资多方主体,有效聚合大健康产业链上下游、左右岸各方资源要素。加快推进重医附一院第二医疗综合大楼、第一分院二期、特色医疗专科楼和重庆医科大学袁家岗校区南北楼改造等项目建设,提档升级联通大厦、国药长航医院等空间载体,保障产业发展需要。

(三)更快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三链驱动强动能。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全面融入全市“416”[[24]]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和“1458”[[25]]科技创新工作体系,加快建设科创中心特色功能区。

联动“产学研”打造创新链。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加快创新研发平台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着力降低科技企业发展成本,力争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0家、市级科技型企业260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20家。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支持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医药集团等新建和重组国家、市级重点实验室,支持中冶赛迪、中煤科工等打造技术研发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

围绕“全链条”锻造生态链。围绕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创新中心,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生命周期孵化体系,一体化推进创新平台培育、孵化载体建设、产业生态配套,新增创新孵化平台2家以上。着力提升市场主体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各行各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技术攻关,积极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和项目落地,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12亿元。

种好“梧桐树”培育人才链。用好用活“黄金十二条”“青创十条”等人才激励政策,持续打造“才聚渝中”引才品牌。重点加强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数字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全面落实医疗保障、子女入学、科技咨询等68项人才服务。结合渝中发展需要,为各类高端人才和优秀团队提供全方位优质保障,“引、培、留、用”高层次人才100名、急需紧缺优秀人才300名。

(四)更优构建产业发展体系,迭代升级增质效。强化现代服务业主体地位,高效协同产业规划和城市规划,实施现代产业、未来产业迭代计划,打造“11241”[[26]]现代化产业体系,重塑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五篇文章”提级发展现代金融业围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深化建设西部金融中心主承载区。全面落实“智融惠畅”工程,新增市级以上金融机构5家,力争本外币存贷款余额、保费收入均增长12%左右。一是大力发展科技金融,鼓励银行在区设立科技金融业务中心,开发科技金融产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科技企业信贷投放,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加快“渝中融”特色平台建设。二是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吸引区域性绿色金融中心、绿色金融示范支行、绿色生态科技银行等落户集聚,绿色金融规模突破1400亿元。三是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积极创建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开展“金桥行动”30次以上,大幅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切实增强金融发展粘性。四是大力发展养老金融,支持金融机构开拓多元养老金融场景,创新授信融资服务,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激活养老金融市场。五是大力发展数字金融,加快引育一批数字金融企业,推动金融产品服务数字化、智能化。

“提振消费”加速发展现代商贸业。持续优化消费供给,强力释放消费潜力,大幅提升消费能级,提质扩容“三大地标商圈”,强化消费经济驱动能力,深化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力争商品销售总额突破4500亿元。一是持续巩固传统消费,稳固百货、医药、汽车、石油等支柱商贸行业,大力发展以铝材大宗贸易、连锁零售等为主的商贸总部经济,创新发展跨境电商、医药电商、直播电商为主的电商平台经济,力争批发业、零售业销售额分别增长15%和10%,力争网络零售额突破120亿元。二是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深耕后街经济,持续打造“江崖街洞天”特色消费场景,推出一批市、区级示范新场景、新消费、新品牌。瞄准头部品牌旗舰店、原创优秀品牌创始店等,重点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引进落地一批有标志性辨识度的新经济新消费项目,新增首店首牌50个以上,举办首发首秀精品活动50场以上。丰富“五夜”[[27]]消费产品供给,加快建设50万平方米夜经济集聚区。三是优化国际消费环境,对接调整放宽外国人赴华签证入境政策,试点开展入境游客移动支付服务,持续办好重庆国际消费节等大型节会活动,强化高端品牌集聚和本土品牌成长,引进国际知名品牌20个以上。深化进口商品展示交易创新,不断优化“进口商品超市(商场)+跨境电商体验店+保税直营店+离境退税店+市内免税店”国际消费生态圈,打响“渝中消费”名片。

“文商旅城”融合发展文旅文创业。发挥山城、江城、母城文化优势,整体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建设,力争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增长35%,接待国内外旅游者人数稳定在8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750亿元。一是壮大文创产业规模,优化文化艺术作品原创生态,提升创意设计、广告传媒、戏剧演艺、文博展陈等产业发展能级,壮大数字内容、电子竞技、动漫游戏等行业规模。二是提升文体娱乐能级,瞄准Z世代群体需求,大力培育潮玩式体验、沉浸式演艺、竞技性体育、赛事级表演等多元化娱乐业态,依托大型演唱会等活动举办,打造一批具有渝中特色的IP品牌。三是打造文旅精品路线。围绕“后街、天台、江岸、步道、桥洞”等特色资源要素,依托长江索道、两江夜游、520云端之眼等特色场景平台,有效串联“九开八闭十七门”、历史风貌街区、山脊观光轴、红色三岩等历史人文自然资源和现代都市景观,推出一批母城文化游、山水都市游、红色体验游、浪漫恋爱游等精品路线。

“满天繁星”壮大发展软件信息。全面启动中国软件名园创建工作,深入实施“满天星”“启明星”“北斗星”计划,新归集产业载体10万平方米,新增软件信息从业人员1万人,引进中高端人才4000名,打造示范楼宇2栋、示范企业20家,力争软件产业营业收入规模超500亿元、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增长40%以上,逐步构建“1146”[[28]]软信产业发展体系。一是聚力发展工业软件,高质量办好中国工业软件大会等产业活动,围绕设计建模、仿真分析、数字工艺、工业控制、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重点引育CAX、BIM等研发设计类和MES、PLC等生产控制类工业软件企业30家以上。二是升级发展信息技术服务,支持网润集团等重点企业持续壮大传统互联网营销规模,支持赛迪奇智等重点企业开展系统集成开发,支持金山软件等重点企业发展行业应用软件。三是提级发展数字内容、工业设计、区块链、信息技术应用创新4个特色优势产业,发挥国家级创新应用综合性试点、国家级专用信息设备应用示范重庆基地、市工业设计促进中心等平台作用,加速构建产业集群。同时,积极培育、招引和集聚人工智能、智慧能源、元宇宙、数据服务、卫星互联网、金融科技6个高成长性未来产业。

“百花齐放”蓬勃发展专业服务业。以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集群化为导向,加快建设西部区域性高端专业服务中心。一是做强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充分发挥中冶赛迪等龙头企业集聚效应,吸引科研服务、工程咨询、勘察设计、技术服务上下游企业集聚,力争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5%。二是做大人力资源服务,推进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产品创新,助力与重点产业企业深化跨界合作,沿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力争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2%。三是做精法律服务,依托重庆中央法务区,集聚律师及相关法律服务、公证、仲裁、司法鉴定等全产业链条,力争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5%。四是做细保险中介服务,围绕保险经纪、保险代理、保险公估、保险营销等业态,集聚高能级保险总部机构,力争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2%。五是做优会计、审计及税务服务,加快引进数字化平台类财税服务头部企业,支持企业拓展涉税服务、管理会计、破产清算等全流程综合业务,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5%。同时,聚焦检验检测、节能环保、知识产权服务、信用服务、商务管理、战略咨询等新兴细分行业,加快打造全行业门类的专业服务产业集群。

“三向发力”统筹发展健康服务业。充分发挥渝中医疗资源优势,重点集聚健康产业创新链顶端、产业链前端、价值链高端企业。一是加快发展前沿医学技术和精准医疗服务,全力支持重医附一院、儿童医院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二是大力发展多元化特色健康产业。做大医药商业,推动以互联网赋能医药商业的二次腾飞。攻关生物技术,吸引和培育一批生物医药研发、生物技术应用企业。壮大现代中医药,提速建设西部中医药产业园。打造医学美容品牌,做精眼科、皮肤、口腔等医美细分领域。三是探索发展新兴潜力产业,加快发展远程医疗、共享医疗等智慧医疗,培育健康咨询检测、健康干预、慢病管理、家庭医生等健康管理产业。

“夯基垒台”巩固发展建筑业。抢抓重庆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战略机遇,打造现代建筑产业与技术高地。一是夯实现代建筑业,抢抓央地系列战略合作机遇,力争央企控股或关联公司增量板块优先进驻,大力支持建筑工程重点企业申请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勘察设计企业申请综合甲级资质,力争建筑业注册地产值增长20%。二是促进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积极探索现房销售试点。三是拓展房地产中介服务,支持物业龙头企业壮大规模、开拓市场,重点提升房地产顾问咨询、资产评估等优势行业。

“模式创新”升级发展交通运输业。立足融入“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快推动行业巩固拓展、转型升级。一是升级公路、水路运输业,大力发展低碳交通、智慧出行等新业态新模式,打造“互联网+”交通运输升级版。加快港航物流、道路运输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运输企业联盟化、集群式发展,力争公路、水路运输周转量均增长5%,规上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0%。二是壮大邮政快递业,对接实施“快递出海”工程,推动发展跨境物流,依托“电商+快递”“传统电商+新媒体带货”等联动打造邮政业务新模式,支持企业对外拓展业务、扩展增量,力争邮政快递业务总量增长25%。

“从无到有”探索发展楼宇工业围绕全市“33618”[[29]]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聚焦与我区服务业结合紧、黏性强、适配性高的可穿戴式装备、精密仪器制造、生物医药、服装纺织、高端工艺品等制造业细分领域,探索工业上楼实施路径。重点依托重医附属口腔医院,试点布局以口腔医疗器械为主的高端医疗器械制造业,改造用好红旗都市工业楼宇等发展载体。

“分类施策”壮大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坚定以“楼产论英雄”发展理念,提高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功能品质和产出效益,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破除闲置低效,提升楼宇载体品质水平。统筹整合用好资金、资源和政策,盘活闲置楼宇30万平方米,鼓励整体统一运营,培育壮大一批总部楼宇,打造金融、商贸、软信、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特色楼宇5栋,集中推动10栋老旧楼宇硬件改造、软件升级。二是发展总部经济,提升楼宇发展规模效益。聚焦“11241”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联合金融机构与楼宇产权主体、运营主体开展招商、稳商、育商。创新实施“特色街区+楼宇”“专业市场+楼宇”“产业园区+楼宇”等模式,新增税收亿元楼宇2栋。三是完善配套服务,优化楼宇经济发展环境。实施政务服务进楼宇工程,提升楼宇综合服务水平,探索建立由懂产业、知市场、熟政策的政务服务专员和楼宇业主代表组建的企业服务平台,引导楼宇运营主体向楼宇招商、集中采购、咨询培训、投融资等现代商事服务转变,推动楼宇企业资源合作、交流学习。

(五)更强担当推进城市更新,狠抓项目扩投资。以城市更新为突破口,“投融建管运”一体推动项目建设,全面提升渝中城市能级和品质,打造宜业宜居新高地。

统筹推进城市整体更新项目实施。坚持“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统筹推进“五大片区、十大项目”[[30]]建设。一是解放碑—朝天门片区重点优化布局产业楼宇载体,完善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实现较场口、圆通寺等重要节点项目开工建设。二是上清寺—两路口片区重点推动高品质住宅建设、生产生活配套,完成整体更新方案编制、规划调整等前期工作。三是大鹅岭片区重点推动嘉陵新村地块等项目建设,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四是菜园坝片区重点助推重庆站铁路枢纽改造项目实质性启动,高水平开展片区规划建设设计。五是大坪片区重点加大与央企、市属国企对接合作力度,积极创新使用新型投融资模式,推动交通大学地块等项目建设。同步加快黄花园片区、朝天门市场等整体更新项目的方案策划、产业招引、融资对接等前期工作。

加快推进“一保两久”项目和已征收地块开发利用一是继续按照“一项目、一方案、一专班、一账户”要求,全力推动恒大云邸、重庆中心一期2个“保交楼”项目保质保量交付。二是加大重庆塔、恒大解放碑中心等3个“久建未完”项目融资、招商力度,力争完成泛华大厦装修改造,同步推动协和城等“久供未建”项目开工。三是提速新都巷、东升楼等30公顷已征收地块利用。结合八县办、九坑子、彭家花园、医支路和上肖家湾等地块前期策划成果,明确地块功能用途,加大市场推介力度,力争早日开工建设。

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深入实施抓项目促投资“1+5”行动[[31]],重点提速年度投资约184.8亿元的65个重点项目建设,力争一季度开工重庆长滨、红楼宾馆综合改造等项目5个,完工重庆中心T3塔楼。二季度开工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化龙桥院区二期、邹容支路地块改造等项目8个,完工重庆信创产业交易服务平台项目。三季度开工重庆站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燕子岩传统风貌区等项目11个,完工武警巡逻中队营房建设等项目3个。四季度开工区教师进修学校、磨房巷片区整体更新等项目11个,完工老鼓楼衙署遗址公园、大田湾体育场周边旧城区改建等项目14个。

(六)更大力度建设数字重庆,数字赋能添动力。围绕数字重庆“1361”整体构架[[32]],以数字化变革为牵引,以全市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为支撑,以数据赋能为依托,助推新时代数字重庆建设。

“全方位”壮大数字经济。加速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步伐,聚焦工业软件、区块链、卫星互联网等领域,加快数字产业构建和应用场景开发,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速发展数字金融、数字商贸,加快培育数字文化、数字旅游、数字健康等业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

“大视角”建设数字政府。深化“八张问题清单”“八张报表”“五项机制”等重点应用场景应用,完善渝中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贯通区街两级指挥中心,推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数据按需共享,构建综合集成、协同高效、闭环管理的数字工作体系。

“小切口”建设数字社会。完善智慧社区统一管理平台建设,创新社会空间领域内民生服务“一件事”集成协同场景,推进教育、社保、医保、救助治理创新,推广即时感知、智能监管、科学决策的大数据新型治理模式,持续推动“一件事”应用场景开发上线。

(七)更深层次推动改革突破,试点示范促开放。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奋力推动“三攻坚一盘活”[[33]]改革突破,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争取更多试点项目在渝中先试先行,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大动力。

聚焦“体制”和“机制”,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坚决打赢国企改革攻坚战,围绕“止损、瘦身、提质、增效”,落实“三清三减三增”[[34]]专项行动,扎实推动国企瘦身健体,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现代新国企,力争国企资产规模突破600亿元,利润总额增长5%以上,国有投资收益、资产收益增长10%。坚决打赢园区开发区改革攻坚战,围绕“精简机构、压减平台、优化布局、招大引强”,着力强化园区集中履行经济管理、投资招商、服务企业职能,实现园区[[35]]产业规模能级整体跃升,园区规上服务业企业营收达到350亿元以上。坚决打赢政企分离改革攻坚战,围绕“科学分类、一企一策、统筹推进”,实施“四个一批”[[36]],加快实现服务回归政府,企业市场化运行,形成责权利明确的政企关系,实现经营性国有资产100%集中统一监管;推进老国有集体企业改制,落实清算解散优惠扶持政策,力争完成企业改制2家全力推动国有资产盘活,围绕“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增效益”,开展“三个一批”[[37]]攻坚,全面提升国有资产配置效率和使用效能,形成规范运营、保值增值的管理体系,力争盘活15%的可盘活存量国有资产。

聚焦“外资”和“外贸”,持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大外商投资招引力度和存量外资企业服务深度,引导外资参与产业发展、城市更新等领域,探索建立1-3个海外招商代理机构,新增外资企业及其分支机构50家以上。依托区域重点服务贸易企业,支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带动发展形成软件信息、文化贸易、数字服务等出口基地。着力培育二手车出口、跨境电商综合服务等外贸新业态,探索“数字口岸”建设。

聚焦“中新”和“自贸”,持续提升开放平台能级。深化自贸试验区首创性、系统性、集成性制度创新,大力支持区域企业试点创新,形成模式、制度创新案例2个以上。高标准打造来福士中新合作示范项目,发挥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运营中心功能,推进中新金融&科技产业园、中新(重庆)国际数据港建设,成立中新金融科创基金,落地金融服务、信息通信等领域合作项目2个以上。

(八)更宽领域优化营商环境,提振信心激活力。围绕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以“渝中效率”增强“渝中标准”引领性,持续铸造“渝中服务”品牌,不断强化民营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助力民营经济行稳致远。

“五方联动”铸造“渝中标准”。实施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建设行动,健全政务服务标准体系,深化开展场地设施标准化、服务流程标准化、服务事项标准化、服务行为标准化、管理制度标准化“五方联动”,整体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水平。提升金融、商贸、软信、健康等领域服务标准化能力,强化科技成果标准转化,新增一批市级及以上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

“数智赋能”增进“渝中效率”。紧扣数字重庆建设,以数字政务为牵引,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利企便民服务,推进“渝快办”数字赋能,开展制度供给效率、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审批效率、公共服务效率整体提升行动,跑出“渝中效率”加速度。完善一站式政企服务,努力实现各类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深化“一件事一次办”“一窗综办”多跨协同集成应用,谋划“跨域办”便利化改革,实现企业群众办事时间更短、跑动更少、成本更低。

“社会共建”塑造“渝中诚信”。全力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示范区。创新信息公示、信息共享、约束惩戒、双随机监管等信用监测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动信用主体自我约束、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监管格局。探索拓展“信用+消费”“信用+楼宇”“信用+园区”“信用+文旅”等场景应用,打造一批信用示范企业、楼宇、街区和商圈。开展行政处罚信用修复告知提醒,实行行政处罚决定书与信用修复主动告知书“双书同达”工作机制。大力开展信用宣传,提升企业诚信经营意识,以信用环境的改善助推市场环境、营商环境、发展环境持续向好向优

“乙方思维”助力民营经济。深化落实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7条措施,实施民营企业“育种”“扶苗”“强树”计划,打破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类障碍和隐性壁垒,探索建立政府投资项目机会清单发布机制,提升民营市场主体参与积极性,力争社会投资增长6%。深化运用“助企帮帮团”、民企“回娘家”等活动平台,协助解决“融资难”“降本增效难”“引才用工难”等突出问题,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力争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650亿元

(九)更细举措建设美丽渝中,绿色低碳促转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充分展现自然之美、城区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生活之美,美丽渝中建设水平整体跃升。

加强系统保护,筑牢生态屏障。加强生态功能重要区域保护,有序实施生态修复和保护重大工程。提升枇杷山—鹅岭—平顶山山脊线、长江水源涵养带、嘉陵江水源涵养带“一脊两带”生态功能。加强长江岸线保护,严格分区管理与用途管制,推进消落区生态修复治理和生态缓冲带建设。大力开展国土绿化,推进建筑立面和崖壁立体绿化,推广屋顶绿化、悬挂绿化和垂直绿化。实施十年禁渔,深化“1+7+N”[[38]]渔政协助巡护机制,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

深化污染防治,改善环境质量。统筹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两江”渝中段水质总体达到地表水II类。启动两江渝中段市级幸福河湖建设,完成雨污分流改造54公里。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扬尘污染防控、重污染天气消除等攻坚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00天。开展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确保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深化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全面推行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分类管理和资源化利用。

落实“双碳”行动,推动绿色转型。积极争取申报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和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国家级试点,深化推进市级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落实碳达峰实施方案,按计划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开展碳强度核算。开展全区重点用能单位核查和集中用能单位普查。制定出台绿色低碳医院建设运营团标。推动更多绿色低碳新技术、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应用,积极开展近零碳公共机构示范创建。

(十)更实作为办好民生实事,补齐短板增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围绕“优质均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适应人口变化形势,有效对接入学需求,实施学前教育普惠保障、义务教育强校提质和普通高中内涵建设等提质扩优行动,持续推进求精中学河运路校区、金银湾小学等项目建设,争创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加快建成全国一流基础教育强区。

围绕“健康渝中”,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深化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争创全市医养结合示范区。启动中医骨科医院二期工程、完成区精卫中心改造,推进牙科医院提升改造、区妇幼保健院原址改造等项目。推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综合能力提升,完工上清寺街道社区医院项目,优化基层卫生机构网络,提升社卫中心全科医生数量,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5家。

围绕“就业优先”,保障最基本的民生。完善和落实稳就业政策措施,防范规模性失业风险,积极实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攻坚行动和就业困难人员帮扶暖心行动,支持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加强就业与低保联动,畅通失业人员、城镇就业困难人员求助渠道,用好公益性岗位安置,确保就业稳定,力争城镇新增就业4.6万人。

围绕“一老一小”,织密民生兜底保障。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提档升级社区养老服务站2个,打造社区老年食堂5个,新增家庭养老床位560张。拓展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功能,持续开展“莎姐守未”专项行动,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落地首个渝好空间,打造儿童友好示范社区3个、学校5个、医院5所、公园2个、景区1个。

围绕“粮食安全”,强化应急供应保障。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统筹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强化应急成品粮和食用油储备。合理布局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加强储备库点日常巡检力度和成品粮油出库、运输、市场供应等应急演练频次,持续开展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强化市场粮油供应保障,确保应急状态下的粮食平稳供应。

(十一)更严行动维护安全稳定,除险固安护大局。把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积极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打造市域社会治理新高地。

“创新方法”深入推进基层治理。巩固拓展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成果,深入推进“党建扎桩·治理结网”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现代化,全面提升“一中心四板块一网格”[[39]]智治体系实战能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探索心理服务与化解矛盾纠纷深度融合,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多元化解。深化平安重庆建设,统筹推进安全稳定“四最”[[40]]风险和四个突出问题[[41]]专项整治,不断深化“两攻坚两整治”[[42]],保持对违法犯罪严打高压态势,群众安全感指数保持在97%以上。

“红线意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围绕“严防爆雷、严控增量、稳减存量、优化结构、降低成本、促进发展”,坚决打好地方债务风险防范化解攻坚战、持久战。抓好金融领域风险化解,常态化开展风险排查,持续加大非法集资打击力度。督促逾期交付项目企业积极履行主体责任、推动实质性复工建设,有效化解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扎实开展“渝中无欠薪”行动,持续开展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整治,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底线思维”守稳筑牢安全防线。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积极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深化重大火灾风险防治行动,持续推进高层建筑、商场市场、大型商业综合体等重点领域整治。构建食品药品智慧监管体系,落实食品安全包保责任、主体责任,积极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附件:1.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完成情况表

      2.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预期建议表


[[1]] 为党建、经济、平安、改革、创新、生态、民生、文化“八张报表”,巡视、审计、督查、生态环保督察、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网络舆情、群众信访、平安稳定“八张问题清单”,常态化“三服务”、最佳实践激励推广案例和典型问题复盘、领导班子运行评估和群众口碑评价、一把手例会、争先创优赛马比拼“五项机制”。

[[2]] 为提升主城都市区极核引领行动、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行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行动、加快科技创新中心特色功能区建设行动、打造国际消费目的地行动、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行动、勇当内陆中心城区改革探路先锋行动、打造内陆开放高地行动、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行动、高品质生活惠民富民行动。

[[3]] 为42项重大项目、50项重大政策、46项重大改革、59项重大平台。

[[4]] 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贸易总部基地、国际消费中心、金融服务专业服务中心。

[[5]] 为“保税展示+跨境电商”快速配送新零售模式、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法律服务新模式、创新“文旅贷”特色产品推进文旅金融深度融合、经营主体“证照联办”打通“一次办”高效准入最后一公里、零售药店风险预警平台探索药品智慧化监管新模式、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与“司法确认”无缝衔接机制。

[[6]] 为渝东北农产品数字化赋能和绿色食品供应链建设项目、中亿国富集团项目。

[[7]] 为化龙桥、民乐村。

[[8]] 为重庆市银行业协会、重庆银保扶贫慈善基金会、重庆市保险行业协会、重庆市保险中介行业协会、重庆市保险学会和成渝银行业保险业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重庆)。

[[9]] 为重庆渝欧跨境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电信系统集成有限公司、途作林杰科技有限公司、重庆网润集团有限公司、重庆赛迪奇智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10]] 为三峡博物馆被纳入长江文明溯源之旅线路,洪崖洞民俗风貌区纳入长江都市休闲之旅线路。

[[11]] 为成渝金融司法协同中心、成渝商事调解中心、西部法律服务品牌创新中心、重庆中央法务区综合服务平台。

[[12]] 对企业反映事项,能现场答复办理的,现场办结;对符合政策规定、在各单位职责权限内可解决的,3个工作日内办结;对需要多个单位配合解决的,由责任单位牵头,报分管区领导协调相关单位,10个工作日内办结。

[[13]]“1”为全区产业政策指导性文件,“6”和“N”为全区六大产业和其他产业结合行业特色制定的扶持措施。

[[14]] 为重庆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重庆中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万有汽车投资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重庆桐君阁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百事达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公路运输(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15]] 为重庆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重庆中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万有汽车投资有限公司、重庆桐君阁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百事达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公路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民生轮船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华轻商业有限公司、重庆菲斯克人力资源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斌鑫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汽车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新强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开林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卓越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重庆网润集团有限公司、重庆赛迪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千叶眼镜连锁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宏美达欣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16]] 为重庆中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百事达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华轻商业有限公司、重庆闳元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新大正物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菲斯克人力资源集团有限公司。

[[17]] 为重庆菲斯克人力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千叶眼镜连锁股份公司。

[[18]] 为渝中民营企业家陈成宽、毛森华、马卫、谭建旗。

[[19]] 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排名第5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排名第56。

[[20]] 为重庆美术馆和抗建堂·重庆抗战戏剧博物馆获评文博艺术空间;山城·时光里图书馆获评商圈文化空间;枇杷山书院获评“百佳公共文化空间奖”;SEEUNI司曙·旅行空间、山城故事馆获评“优秀公共文化空间案例”。

[[21]] 为发挥双城经济圈领头羊作用,打造都市圈极核新高地;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节点作用,打造开放合作新高地;发挥高质量发展龙头作用,打造现代服务业新高地;发挥高品质生活样板作用,打造宜业宜居新高地;发挥平安建设标杆作用,打造市域社会治理新高地;发挥党建引领先锋作用,打造城市党建新高地。

[[22]] 为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平台。

[[23]] 指打造3.3公里“朝天门-解放碑-较场口-通远门”城市中心主轴,连通8720米“九开八闭十七门”古城墙风貌环,构筑108条“食味烟火、人间清欢”后街小巷。

[[24]] 为聚力打造数智科技、生命健康、新材料、绿色低碳4大科创高地,积极发展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16个重要战略领域。

[[25]] 为锚定“1”个总体目标【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明确“4”个发展定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创新策源地、重要先进制造业创新中心、“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先行区、高层次科技人才汇聚地】、聚焦“5”个主要目标【四大科创高地建设实现突破、高能级创新平台集聚成势、科技赋能产业发展成效显著、高素质科技人才支撑有力、创新生态环境活力迸发】、实施“8”大行动【战略科技力量提质强能行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突破行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行动、国防科技创新高效协同行动、区域创新布局优化提升行动、科技创新人才强基增效行动、科技开放合作深化拓展行动、一流创新生态培育优化行动】。

[[26]] 第一个“1”即两万亿级本外币存贷款余额的现代金融业,第二个“1”即六千亿级商品销售总额的现代商贸业,“2”即文旅文创业和软件信息业2个千亿级产业,“4”即专业服务(五百亿级)、健康服务(五百亿级)、建筑(六百亿级)、交通运输(三百亿级)4个百亿级产业,“1”即探索培育“楼宇工业”

[[27]] 为夜赏、夜玩、夜购、夜味、夜养。

[[28]] 两个“1”分别代表工业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两个主导产业,“4”代表数字内容、工业设计、区块链、信息技术应用创新4个特色优势产业,“6”代表人工智能、智慧能源、元宇宙、数据服务、卫星互联网、金融科技6个高成长性未来产业。

[[29]] 为3大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3大五千亿级支柱产业集群【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软件信息服务】,6大千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新型显示、高端摩托车、轻合金材料、轻纺、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新型储能】,18个“新星”产业集群【6个未来产业集群:卫星互联网、生物制造、生命科学、元宇宙、前沿新材料、未来能源;12个五百亿级、百亿级的高成长性产业集群:功率半导体及集成电路、AI及机器人、服务器、智能家居、传感器及仪器仪表、智能制造装备、动力装备、农机装备、纤维及复合材料、合成材料、现代中药、医疗器械】。

[[30]] 为解放碑-朝天门、上清寺-两路口、菜园坝、大鹅岭、大坪五大片区;重庆长滨、交通大学、金银湾、大坪正街、煤建新村、中山三路、菜园坝滨江新城、大鹅岭、黄花园片区、朝天门市场十大项目。

[[31]]  “1”为投资领域数字化改革,“5”为项目策划储备、行政审批联动、项目建设提速、投资结构优化和项目要素保障行动。

[[32]] 数字重庆1361整体架构为1个一体化数据平台、3级部署的治理中心载体、6大应用系统、1套基层智治体系,其中第一个“1”: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3”:数字化市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区县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镇街基层治理中心一体部署;“6”:数字党建、数字政务、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文化、数字法治“六大应用系统”;第二个“1”:构建基层智治体系。

[[33]] 为深入推进国有企业、园区开发区、政企分离改革攻坚,全力推动国有资产盘活。

[[34]] “三清”为深入推进清理盘活存量资产、清除风险隐患、清收债权清偿债务。“三减”为深入推进国企减层级、减数量、减亏损。“三增”为深入推进国企增效益、增动力、形成新增长点。

[[35]] 为对重庆市渝中区电子商务和创意产业园、重庆市区块链数字经济产业园和重庆市工业软件产业园进行统一管理,后续更名为重庆市数字经济产业园。

[[36]]为集中划转、重组整合一批,产权划转、委托监管一批,保留运营、加强监管一批,关闭注销、止损退出一批。

[[37]]为调剂使用盘活一批,完善经营盘活一批,转让变现盘活一批。

[[38]] 为1个牵头部门、7个涉河街道、N个护渔员。

[[39]] 为街道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平安法治4个板块以及基层网格。

[[40]] 为最难应对的挑战是网络安全风险、最大压力的任务是利益诉求群体稳控、最不托底的阵地是校园安全管理、最需警惕的苗头是社会焦虑心态加剧。

[[41]] 为思想认识上有偏差、部门联动融合上有缺失、内部合成作战上有梗阻、基层基础建设上有弱项。

[[42]] 为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处置攻坚战和信访突出问题化解三年攻坚战、社会治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信访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附件下载:

附件1: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完成情况表.docx
附件2: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预期建议表.docx

文件下载: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渝中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的通知.doc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