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中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区十八届人大六次会议第DH303号建议的复函

来源:重庆市渝中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1-07-09 18:53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杨丽琼代表

在重庆市渝中区人大次会议中提出的《关于加大渝中区燃气安全管理投入的建议》已由我委办理。感谢您对我委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于您的建议,我委领导高度重视,责成专人办理,现将办理情况复函如下:

渝中区使用天然气时间长达40年,管道埋地时间较长,地面建筑圈围占压多。居民安全用气意识薄弱,违规违章使用燃气现象较为突出。我委会同燃气渝中分公司根据《城镇燃气管理条例》、《重庆市天然气管理条例》要求,积极开展了行业安全监管执法和安全宣传工作。下一步,我委将深入推进燃气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鼓励企业加大安全投入,不断提升燃气安全管理效率。

一、加大燃气安全投入

支持燃气企业加大安全投入,开设专户,每年存入不少于全年营业收入0.2%费用用于安全生产投入,同时督促燃气企业加块燃气管道定检进度,对检验出的差劣燃气管道实施修补和更换,暂不能修补和更换的管道在整改完成前要落实管控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应急值守、加大巡查排查力度,通过人防+技防降低安全风险。

二、开展智慧燃气建设

结合重庆市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和深入贯彻放管服改革的要求,鼓励企业开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与企业管理、燃气管网监测融合发展,提升燃气管道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支持燃气公司构建燃气+互联网一体化服务体系,推进用户通过客户信息智能采集系统实现自助终端或移动设备自助办理各类业务,提高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利用现有的官网、微信、移动支付等平台,实现客户线上工单业务,拓展表后管道安装、维修维护、隐患整改、燃气综合保险代理等服务业务。积极推进ERP、燃气大数据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多来源数据的汇聚、特定场景的初步分析等功能,推动现生产过程由自动化向智能化转变。依托基于物联网和北斗系统的城市燃气管网智能监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积极开展智能管网可行性研究,力争渝中区重点场所、重点区域及供气薄弱环节的压力(流量)监控,实现多参数的检测和物联网融合,以及多数据源集成。  

、建设和优化信息系统

支持燃气企业积极开展视频采集监控系统开发、地理信息系统运用等工作。力争实现第三方施工工地内燃气管道区域24小时不间断监控,系统报警等功能。由事后补救转向事前预防,将第三方施工破坏燃气管道和设施事故控制在萌芽状态。督促燃气企业进一步建立完善《埋地管线巡检管理制度》、《埋地管道周期性检测》管理制度,利用GPS等定位导航系统开展埋地管道巡检工作,实现应急救援“2-5公里20分钟内到达、5公里以上30分钟内到达

、抓好新技术应用工作

大力支持燃气企业开展高层和超高层消除附加压力、埋地燃气管线安全运行等工作,积极运用PCM技术检测、强制电流阴极保护系统等方法,开展燃气安全管理工作。督促燃气企业采用地下调压柜、地下电磁阀等新设备开展燃气管网及附属安全设备建设。

、持续做好安全管理和培训宣传工作

结合数字网络城管、群工系统等,配合区城管局、区应急局等部门开展好城市管理工作,尤其要加强安全监督执法工作落实。督促燃气企业加强员工安全生产技能培训和应急处突能力培训,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积极做好辖区医院、学校、商圈等重点单位和区域的安全用气宣传培训,督促燃气用户落实管理责任,严防燃气安全事故发生。

此复函已经刘建主任审签。您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回执单寄回,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联系人:姜昱宏

电话:63765806

                              重庆市渝中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17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