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王彭果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以财税视角助力我区打造现代服务业引领区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财税收入是一个地区产业实力的重要体现,产业兴则财税兴、产业弱则财税弱。“十三五”期间,渝中聚焦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区域财税收入总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一是财税收入总量稳中有升,202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1358.5亿元,带动全口径税收收入达到173.72亿元,地均生产总值和税收收入位居全国中心城区前列。二是财税收入结构整体较好,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保持在八成以上,显示了较好的收入质量。三是重点产业支撑作用较为明显,金融、商贸和专业服务等主导产业贡献了的近七成的增加值和税收收入,对稳固全区经济发展起到了“定盘星”作用。
但从产业的角度分析,我区财税领域也存在一些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一是金融、商贸、专业服务等优势产业财税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二是数字经济、大健康等新兴产业财税贡献还不高,还需加大产业培育力度。
根据今年区人代会审议通过的《重庆市渝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时期,渝中将进一步坚定现代服务业主攻方向,着力发展现代金融、现代商贸、专业服务、文化旅游、数字经济、大健康等六大重点产业,加快打造现代服务业引领区。在推进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将认真充分吸纳您提出的宝贵意见,更加注重从财税视角思考产业发展工作,更加重视发展税收增长快、占比大、贡献高的行业和领域,把产业发展与增加税收统筹考虑、一体推进,实现相互促进、同步提升。
一、以优化结构为重点,稳固发展金融、商贸、专业服务等财税收入贡献高的支柱产业。
一是推动金融业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强创新。我们将在巩固发展传统银、证、保业务基础上,利用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政策,大力发展融资租赁、绿色金融、消费金融、私募基金等新兴金融,全力争取率先开展QDLP试点,鼓励境外金融机构来渝中区投资设立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积极招引汽车金融、消费金融公司在渝中设立分支机构,支持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建设特殊资产交易平台,支持重庆股份转让中心探索开展成渝区域股权市场“双城通”。加快建设解放碑—朝天门绿色金融大道,积极引入总行级、分行级绿色金融中心等机构,打造重庆金融博物馆、绿色金融展陈馆等金融展示中心,不断巩固提升金融业的发展基础和优势。
二是推动商贸业向高端化品质化方向优化升级。针对国家即将启动的消费税改革,主动做好前期对接工作,积极推动商业业态调整,按照消费的税目征收范围,进一步优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品牌引进扶持政策,加大消费税征税税目内相关企业和业态的引进培育力度,重点在解放碑步行街以及解放碑—朝天门、解放碑—十八梯步行大道沿线,布局引进名表珠宝、高档化妆品、豪华汽车等高端奢侈品业态,特别是结合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积极发展涵盖保税、免税、完税等一体化进口商品集合店,丰富高端特色商品供给,吸引高净值人群、时尚人群来渝中购物消费。
三是推动专业服务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进一步做好对专业服务业发展的空间载体统筹安排,优化专业服务业空间布局,结合相关国有平台公司正在推进的大田湾—文化宫—大礼堂、燕子岩—飞机码头、马鞍山、大鹅岭片区等风貌区、老街区提升,统筹考虑优秀建筑保护和功能利用,支持专业服务业企业入驻有一些历史底蕴、经改造适合行业需求的各类办公场所,打造解放碑—朝天门“高端品牌核心区”、化龙桥“高端品牌拓展区”、两路口—上清寺—大溪沟“高成长性企业培育发展带”等若干个专业服务集聚区,推进专业服务业与重点产业集聚区融合发展,提升专业服务业集聚发展水平,推动专业服务业不断做大做强,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二、以提升总量为重点,积极培育数字经济、大健康等财税收入增长快的新兴产业。
一是加快培育以区块链、工业软件、信息技术为重点的数字经济。发挥区块链数字经济产业园等企业集聚优势,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在教育、养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创新应用及产品研发。借助中国工业软件大会平台,积极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应用,瞄准行业应用细分需求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研发,为数字制造业、数字服务业发展夯实基础。依托国家级信创产业基地,推进信创产业新突破,加大不同领域网络安全产品研发,积极创建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抢占网络安全市场新“蓝海”。
二是加快培育以生物医药、健康养老为重点的大健康产业。依托服务业扩大开放政策试点,加大生物医药、健康养老等领域项目引进培育力度,积极引进莱佛士医院等外资专科医院,支持重庆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等设立国际研究型医院或研发病床,支持儿童医院、急救中心等发展互联网医疗,推动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支持重医附二院开展干细胞临床前沿医疗技术研究项目,鼓励中医骨科医院在中医药服务出口、国际商业医疗保险结算、中医治未病纳入收费项目等方面先行先试。鼓励外商来渝中投资设立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加大国际养老服务供给。同时,促进有条件和基础的医疗卫生机构改制发展,提高行业税收贡献。
三、以保稳促增为重点,全力确保房地产、建筑、交通等行业税收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确保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土地开发利用效率,稳步做好部分闲置低效地块征收工作,重点发展高端房地产业,加快万科重庆天地、翡翠都会、合景天鸾、国浩18T等高端住宅项目建设,持续稳定增加可售房源供给,
二是推动建筑、交通运输业总部集聚稳健发展。以现有规上企业、总部企业为重点,积极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全力支持企业拓展业务、转型升级,提升企业归集数据、业务、税收能力,坚定企业在渝中稳定发展的信心。
四、以稳存引增为重点,全力做好重点税源企业招育稳工作。
一是把招商引资与招财引税有机结合。坚持“引企”与“引税”并重,把财税贡献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参考标准,对拟引进项目的财税贡献、单位投入产出及经济效益进行深入研究论证,提高招商项目政策投入与财税产出比。一方面,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大力招引总部企业上下游产业链税收,吸引总部企业内部分支机构及行业上下游企业落户渝中,不断增加产业链上下游税源。另一方面,加强招商项目落地后续追踪,主动问需,及时了解企业业务发展情况,助力企业发展壮大、早日升规,推动招商成果转化为经济和税收发展增量。
二是把育商稳商与培植税源有机结合。完善重点税源企业定点联系服务制度,发挥“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全力为重点税源企业做好政务服务,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好各类问题和困难,提升纾困解难的效率。同时,加大定向扶持培育力度,进一步优化现有政策体系,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支持企业转型发展、帮助企业获得信贷等方面,探索制定扶持激励政策,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有税收集聚作用的龙头或总部企业,给予特殊贡献奖励,支持企业在渝中安心发展、做大做强,为渝中财税工作做出更大贡献。
此复函已经卫强主任审签。您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办理答复情况回执上寄给区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或者通过《重庆人大》网站:http://www.ccpc.cq.cn/,依程序登陆议案建立模块,填写对建立办理工作的评价。),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