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王兵代表:
您在重庆市渝中区委员会第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提交的《关于优化融创白象街商业业态的建议》的建议收悉,我委高度重视,积极研究落实相关工作,现答复如下:
一、着力规划打造西部中医药产业园,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载体空间。
(一)项目区位。产业园位于十八梯与白象街两大传统风貌区之间,东西向长约1100米,南北向仅170余米,以白象街十字路口为中心,沿解放东西路两端延展分布,占地面积约14公顷,计划建设投资约2.4亿元。
(二)发展定位。产业园以太极集团入驻、药材市场回归为契机,结合中药材专业市场、中医骨科医院、永康中药城等标杆企业,以提市场、育产业、促贸易、办展览、强文化为支点,重塑“重庆药材第一帮”、建设“西部第一药城”,最终形成全国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高地。
(三)总体格局。产业园规划“一心,两带,一巷,四市场”的发展格局。“一心”以解放东西路—储奇门行街路口为产业园中心,“两带”即解放东西路产业带、凯旋路中医药文化体验带,“一巷”即羊子坝中医药文化背街小巷,“四市场”即串联永康药城、中药材专业市场、金紫门市场和解西路市场。
(四)产业布局。丰富中医药产业相关内容实现“医、购、养、教、展”一体化园区。“医”,即本土非遗中医、民间老中医、中医各派系大师工作室。“购”,即西南片区特色中药材、川渝地区民间中医器具。“养”,即未病养、茶养、睡眠养、精神养以及川内特色中医药膳。“教”,即中医药人才培训、再就业指导、中小学生课程实践。“展”,即体验展示传统中药手工制法、中医文化展示、VR博物馆。
(五)发展策略。一是提市场,提升中药材市场物业品质,提高市场管理水平。二是育产业,培育中医药衍生产业,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三是促贸易,零售电商并行,促进贸易转型,提高贸易总额。四是办展览,定期举办论坛、活动、交流会,提高知名度。五是强文化,结合中医药文博场所,开展研学文化体验活动。
二、优化营商环境,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支持保障。
(一)国家积极出台促进中医养生保健发展政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发展指导意见》(国中医药医政发〔2016〕1号)、《中医师在养生保健机构提供保健咨询和调理等服务的暂行规定》(国中医药医政发〔2016〕2号),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养生保健机构。
(二)我市中医行业相关许可政策放开。目前我市中医许可政策放开,社会资本申请设置中医医疗机构,不受医疗机构设置规划限制,只要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的,卫生行政部门将按照程序予以备案或审批。
(三)策划提升中医药产业园及周边环境品质,突出特色产业环境氛围。市政绿化主题化改造,选取适应本地生长的中医药植物品种,丰富市政沿线绿化,以中医药植物营造产业园主题景观氛围。城市节点小品化营造,增设中医药相关雕塑、地雕、文化墙等小品节点,更新特色市政设施,强化中医药产业园的文化主题。重点物业产业化提升,更新改造2栋老旧建筑外立面,改造提升2处旧市场,活化利用2处文保建筑,引导完善业态框架体系,逐步促成中医药产业链的完善和服务升级。
三、利用区位优势打好中医牌,强化招商“走出去”“引进来”。
(一)下半城中医文化底蕴深厚,中医资源富集。储奇门一带水路交通便利,自古以来,就是四川主要土特产、山货、药材的集散地,不少全国知名的老药号都在此设有仓库和店铺。储奇门白象街周边现有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重庆大安中西医结合医院,南纪门、朝天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多家中医诊所,中医医疗氛围浓厚。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设有中医治未病科,南纪门、朝天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了重庆市基层医疗机构精品中医馆建设项目。
(二)联同区级部门,广泛拓展招商引资渠道,坚持走出去引进来。主动争取市区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区属国有平台的参与,形成招商合力走出去,年内计划到安徽亳州等四大中药材市场开展招商推介会,吸引优质中医药企业到西部中医药产业园投资兴业。会同区招商局促进园区企业与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在巫溪、武隆等中药材产地接洽特色中药材种植、生产、销售全产业链条合作,引入医院、国医馆、药材展销、中医药疗养、中医药科普、中医药美容,开设特色品牌店,提供特色中医疗养服务。
四、强化中医药文化展示,搭建行业学者交流平台,为中医药产业发展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一)谋划中医药博物馆。目前,我委联合太极集团计划在白象街传统风貌区选址筹建规模约1000平方米的中医药博物馆,加强中医药文化互动体验;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2022年获重庆市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建设项目,将建设集展示、互动、科研、教育于一体的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挖掘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骨诊疗术”内涵。
(二)筹建中医药学会、协会。我委将发起建立西部中医药协会、联盟等社会组织,开展中医药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办公地点将设在白象街药材工会旧址;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正积极筹建渝中区中医药学会。
(三)举办中医药文化体验活动。我委计划年内邀请中医药领域相关专业人士举办西部中医药论坛,联合太极集团在西部中医药产业园定期举办中医药产业集中年会、文化体验博览活动,提升中医药文化影响力,形成“买药材,到融创(白象街)”、“要养生,去融创(白象街)”的品牌效应。
最后,再次感谢王兵代表关注下半城的建设发展,并非常欢迎您继续为下半城建设出谋划策,共商发展。
此复函已经我委钟波主任审签。您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办理答复情况回执上寄给区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或者通过《重庆人大》网站:http://www.ccpc.cq.cn/,依程序登录议案建议模块,填写对建议办理工作的评价),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联系电话:63318125 传真:63318067
联系人:杨芸畅
渝中区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管理委员会
2023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