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关于着力发展渝中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渝中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现就您提出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关于“建立‘满天星’软件企业服务专员机制”的建议
2023年,为进一步深化助企服务工作,快速高效响应并解决企业诉求和问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提振经济运行,助推渝中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渝中区建立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服务企业专员机制,从熟悉经济政策、热心企业发展、善于综合协调的干部中选派服务企业专员,做到企业“专员一对一”全覆盖、“服务点对点”零距离,通过定期开展调研、宣传解读政策、着力解决问题、构造良好环境、总结先进经验等形式,针对性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做到宣传惠企政策到位、响应企业诉求到位、协调解决问题到位、畅通服务渠道到位,为企业提供全周期、全要素、全覆盖和全方位服务,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政务服务满意度、社会发展获得感,进一步激发企业家、创业者、从业者的干事热情,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截至目前,渝中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服务企业专员机制运转良好,已实现规上企业、重点税源企业、招商企业全覆盖,开展企业走访调研200余次,提供子女入学、亲人就医等服务10余次,解决企业困难问题50余项,有效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助力全区新增市级“专精特新”企业30家,“满天星”“启明星”“北斗星”软件企业培育对象19家。
二、关于“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建议
渝中区坚持将应用场景作为育企业带产业的重要牵引,通过开放应用场景、组织供需对接等方式,支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提升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一)拓展需求侧,加大应用场景开放力度。开放政务信息化项目应用场景114个,包含农贸市场食品安全智慧化监管、智慧图书馆、智慧课堂应用系统等项目,涵盖行业监管、城市管理、教育民生等领域。实施服务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鼓励商贸企业加快发展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丰富商场、市场、街区等各类商业场景。坚持以“智慧+”为群众生活添彩,开放居民一键报警求助系统等多项解民忧、暖民心的应用场景。
(二)优化供给侧,支持企业打造拳头产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着力打造一批技术先进、性能优良、市场反响好的标志性软件产品和服务,动态征集发布区级优秀软件产品79个,培育全息三维影像模型实时动态匹配系统等市级优秀软件产品18个,诚智鹏三维公差匹配系统获国家级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趣链科技非羁押数字管控平台入选工信部区块链典型应用,云威科技“飞跃解放碑”VR城市印象入选工信部2023年虚拟现实先锋应用案例。
(三)链接供需两侧,促进供需精准匹配对接。搭建政企沟通、企企洽谈交流平台,发布软信企业供给目录清单3次,筹办供需对接活动17场次,支持企业面向全国推介产品和服务,3家企业成功“揭榜挂帅”市级重点软件开发项目,途作林杰激光制导超算系统、赛迪奇智iSmart智慧铁水运输系统、华工智研院川渝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等120余项产品广泛应用。
三、关于“促进企业提升软件从业人员数量”的建议
渝中区坚持将聚集从业人员放在产业发展的首要位置,全力打造引才“洼地”、育才“高地”、留才“福地”,新增软信从业人员1.5万人,中高端软件人才1756人。
(一)升级引才政策,构筑引才“洼地”。针对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出台渝中人才“黄金十二条”,对高端人才给予科研经费、岗位津贴、服务保障等专项支持,对项目团队给予贷款贴息、场地免租等组合支持,发挥政策虹吸效应。结合软件人才年轻化、高薪化特点,制定出台“青创十条”,给予青年软信人才安家补贴、工作补贴等扶持,营造城市与青年人才双向奔赴的良好生态。
(二)深化育才合作,建设育才“高地”。深入推进与市人社局战略合作,与重庆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三所市内重点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巴渝工匠”杯重庆市第二届数字技能竞赛暨“满天星”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职业技能竞赛、科技创新和人才大会等各类引才育才活动6场,覆盖软信人才超1000人。
(三)优化留才环境,打造留才“福地”。百余名服务专员主动靠前服务,认定发放人才服务证50余张、办结各类人才服务事项300余件。化龙桥国际商务区1440套青年人才公寓全部投用,软信人才入住占比超60%。重庆印象城正式开业,引进特色餐饮、休闲健身、购物娱乐等高品质生活配套超200个,更好满足软信人才在区生活、消费需求。
四、关于“加强‘启明星’‘北斗星’企业扶持力度”的建议
2024年,为统筹推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启明星”“北斗星”行动计划,助推渝中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实现“人气聚起来、楼宇用起来、产业兴起来”,渝中区软信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全新改版升级,出台《渝中区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以下简称“软信十条”),从优质企业落地、存量企业发展、产业生态营造等方面加大对“启明星”“北斗星”等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
(一)支持优质企业落地。企业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主体,“软信十条”提出拿出部分优质区属国企存量载体用于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分级分类给予优惠租金,对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相关的楼宇改造更新给予一定工程投资额扶持,并对国家级重点软件企业等优质企业首次来渝中经营,最高给予200万元奖励。
(二)支持存量企业发展。对当年新升规纳统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科研服务业企业,经认定后可给予一次性3万元奖励。对区内成功“揭榜”后实际参与场景建设的企业,最高给予50万元奖励。“软信十条”鼓励辖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出对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且申报研发费用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按照研发费用存量不高于3%、增量不高于10%的比例给予补助。
(三)支持产业生态营造。为强化人才培育和平台支撑,“软信十条”提出来渝中区从事软件相关产业工作的青年人才符合条件可享受包括购房、租房、工作等补贴,以及科研、就医、入学等支持政策。对市级及以上工业软件、信息技术服务等领域公共服务平台等平台机构,国家、市级行业协会,根据运行绩效最高给予100万元/年的奖励。企业在渝中区举办市级及以上软信领域重大活动,达到一定规模后可获得最高50万元的活动补贴。
此答复函已经刘建主任审签。您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区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或者通过重庆数字人大网站:https://fggs.cqrd.gov.cn/adminh5/digital,依程序登录“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功能模块,填写对建议办理工作的评价),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渝中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4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