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拥军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突出城市建设特色及提升城市品质的建议》(DH131号)收悉。经(与区文旅委、区城管局、区规资局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针对“优化空间布局,管控城市结构”及“提升建筑立面,美化建筑屋顶”的建议。历年来,渝中区始终把城市风貌塑造作为工作重点,注重风貌整体性和文明延续性,在具体的规划实践中。一是加强对建设项目立面风貌审查。充分利用三维仿真、实景融入等技术手段以及专家咨询辅助审查,提升项目整体风貌品质。二是积极开展风貌类项目规划研究。目前已完成城市地理和传统空间、山城崖壁保护、城市更新中文化元素建筑环境的表达、城市色彩等风貌特色专项研究,为建设单位和各部门深入了解渝中城市文化、特色资源风貌优势提供了丰富素材,有助于后续城市更新过程中充分挖掘和保留展示渝中特色。三是积极推进坡坎崖治理。聚焦自然边坡崖壁、滑坡治理留下的硬质秃斑及城市建设留下的高切坡、灰质挡墙等坡坎崖实施绿化美化,不断提升城市品质颜值。截至目前,已完成半山崖线、戴家巷、李子坝文化墙堡坎等40余处坡坎崖绿化美化,治理面积达35万平方米,并获得市级认可肯定,虎头岩、戴家巷坡坎崖获评“重庆最美坡坎崖”。四是开展屋顶美化专项整治行动。近年来,渝中区开展一系列违法建设治理专项工作,对屋顶违法建设进行治理,美化城市空间。2024年将持续开展三个“重点小区”、“三条主干道”周边、“长江”沿线、“别墅区及低层高档住宅区”违法建设专项治理。目前已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台账,下一步将按照分类处置方式逐步整治,进一步美化城市屋顶空间,消除违法建筑。
针对“提升建筑品质、提高设计水平”的建议。一是关于“加强规划管控”。近期,渝中区启动了美丽重庆城乡风貌优化工作,遴选报送首批优化项目,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化龙桥国际商务区、戴家巷及洪崖洞周边区域3个风貌优化项目入选市级重点指导项目名单。同时,对其他重点建设项目和片区也加强了规划管控,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规划服务。后续将进一步强化规划赋能,深化贯彻落实美丽重庆工作要求,高标准推进全区风貌优化相关工作,全力塑造优化渝中特色城市风貌,依托区级、市级全媒体宣传矩阵,打造“最美母城”风貌特色品牌,讲好渝中风貌故事,彰显母城独特魅力。二是关于“民主党派楼及市政协招待所异地安置”,对党派楼和市政协招待所异地安置需协调市级部门,且异地安置需找合适的办公楼安置,周期较长,难度较大,后续我区将适时开展相关工作。三是关于“拓宽党派楼两侧道路”经实地走访,紧邻党派楼两侧为两江游售票处、火锅店、小卖部等多家个体经营户,且存在5-6棵大树,若要拓宽道路,需拆除门面、移栽大树,拓宽难度大、成本高,后续我区将适时开展研究。四是关于“拆除观景平台上饮品小店、自动贩卖机、将不锈钢栏杆替换拉带式回形导流装置等”,洪崖洞业态布局、商户布置由小天鹅集团统一管控,我区将对其业态布局进行指导。经现场查看并咨询,不锈钢回形导流装置在人群拥挤时,能更好的起到隔离作用,若替换拉带式回流装置,游客更易随意拉开拉带插队,不利于管理。五是关于拓宽“平台空间”,目前渝中区正在开展渝中区洪崖洞嘉滨路区域空间品质提升可行性研究分析,拟在嘉滨路现状观景平台处修建人行天桥,并在天桥增设观景平台,解决现状观景平台较小,容纳能力有限等问题,但是目前方案仅为前期概研究阶段,后续若有实质性进展,将及时与您沟通。六是关于“在坡崖空地设置观景平台,贯通棉花街与洪崖洞”的建议。我区正在实施的“朝天门片区安全隐患整治与维修加固工程”,由重庆城投朝天门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实施,项目2021年开工,计划2025年竣工。该项目将通过对长滨路、嘉滨路人行道步道拓宽,以及朝天门广场两侧的上下连通,实现190标高-201标高、7m-15m宽度的人行步道全线贯通。经现场踏勘,御景江山旁的棉花街入口,已存在一条步道可直接通往嘉滨路,因朝天门项目施工,该步道暂时封闭。待项目竣工后,市民可直接从棉花街通过步道步行至滨江路,到达洪崖洞。御景江山与东和湾中间的坡崖空地,经核实,该空地属于重庆东和物业有限公司,若要打造平台广场,需取得该土地的权属才能进行后续改造,成本较高,难度较大,后续我区将适时开展研究。
针对“加强工地管理、塑造城区形象”的建议。渝中区持续开展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暨品质提升行动,加强对区内建设施工领域文明施工落实情况的检查力度与频次,重点对围挡标准化建设、车辆冲洗、裸土覆盖、施工现场出入口管理、扬尘降噪控制措施、材料堆码、外立面等管理要求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要求各项目施工单位,严格落实文明施工主体责任。一是规范施工围挡设置,根据施工进度,动态调整、合理设置,涉及占道的尽量减少占道影响范围,做到未施工的不围,已完成施工的围挡及时拆除,压缩施工占路时间,快围快退快施工,让路于民。二是做好施工现场扬尘、噪音控制,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易产生噪音作业环节避开居民休息时间,严格执行湿法作业、裸土覆盖、车辆冲洗等措施,同时鼓励各工地选用低噪声或配备消声降噪声设备的先进施工机械,有条件的工地可设置隔音棚,以减少强噪声的扩散。三是要求施工现场合理设置材料堆码区域,按品种、规格堆放整齐,作业区做到工完场清,全面规范施工现场。
此复函已经张明功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区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或者通过重庆数字人大网站:https://fggs.cqrd.gov.cn/adminh5/digital,依程序登录“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功能模块,填写对建议办理工作的评价),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渝中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委员会
2024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