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关于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806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来源:区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5-06 09:50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邓明鉴代表:

提出的《关于拓宽渝中区洪崖洞李子坝轻轨穿楼景点观景台依托嘉滨路提档升级建设观景长廊平台的建议》(0806收悉经与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拓宽洪崖洞原观景平台,从千厮门至大溪沟码头段沿嘉滨路临江一侧人行道拓宽30-50米建设观景长廊平台,为游客提供宽敞舒适的观景平台的建议

该区域位于嘉陵江的河道管理范围线以内,在临江一侧拓宽人行道属于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实施建设,须满足《长江流域和澜沧江以西(含澜沧江)区域河湖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工程建设方案洪水影响审查技术标准》(T/CTESGS 022022)等规范要求,根据近年来长江水利委员会审批情况,涉河建设项目均要求顺应现状地形地貌布置,不得占用库容、不得影响行洪、不得大挖大填和大面积硬化,不得采用架空、悬挑等结构型式造景。196步道拓宽工程为例原方案中计划将嘉滨路来福士至洪崖洞段人行道拓宽57优化提升该段人行空间品质。因项目涉及河道管理范围河道通航要求未取得长江水利委员会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的同意。区里最终决定通过压缩车行道拓宽人行道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拓宽了嘉滨路洪崖洞段临江一侧的人行道,优化了人行空间,改善了步行条件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观景平台的压力。

196步道拓宽工程类似,根据河道管理行洪、通航等方面的管理要求,嘉滨路临江一侧无法实施设置桥墩、架空观景长廊平台等建设活动。为尽可能提升市民游客观览体验,渝中区政府会同市城投集团在前期阶段积极沟通长江水利委员会支持,最大限度争取拓宽滨江亲水步道,将嘉陵江岸线3米宽的步道大部分拓宽至5米左右,以实现更好的观江亲水效果,相关项目今年正在加快推进实施,力争2025年建成投用。

二、关于依托千厮门大桥搭建两部垂直电梯,解决人满为患的问题,向千厮门大桥和大溪沟方向疏解游客的建议

市城投集团作为建设业主单位,开展了千厮门大桥品质提升研究,在研究方案中原计划采用垂直升降梯的方式联系上下客流。经过论证,设置垂直升降梯存在影响行洪及通行效率相对较低导致人流在局部大量聚集从而造成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的问题,因此新方案中考虑利用千厮门大桥下方的台地空间,通过增设多部电动扶梯连接桥上桥下,打通沧白路与嘉滨路的上下联系,并考虑与洪崖洞景区衔接,同时起到疏解洪崖洞游客的作用。我区会同市城投集团正在积极协调方案优化建设用地等相关事宜。

三、关于扩建李子坝轻轨穿楼景点原观景平台,沿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方向延伸扩建平台的建议

经现场踏勘及查询相关资料,2016年,为提高李子坝轻轨穿楼景点的观景体验,由市建委牵头实施李子坝观景平台和栈道。平台选址位于抗战遗址公园沿江陡坡地带,重点考虑了轻轨穿楼景点最佳观景和拍摄构图区域,综合考虑了地质条件、轨道保护、管线迁改、结构安全、交通组织、公厕等公共设施配套等各方面需求和限制因素,经相关部门和设计单位等多次研究论证,最大可能地确定了观景平台的规模,20188月实施完成,最终形成的观景平台长约118米,用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栈道宽度2.4米。若扩建李子坝景观平台,除面临轨道保护、地灾评估、边坡支护、公园绿地占用、李子坝片区变电箱迁建、主城排水B干管安全等问题外,与洪崖洞观景平台类似也不满足现行的河道管理要求。我区计划会同市轨道集团结合李子坝轻轨站服务能力提升需求,适时启动片区品质提升的研究工作,统筹考虑片区景观提升、交通改善、旅游资源整合等问题

四、关于拓宽李子坝嘉滨路临江一侧人行道,从牛角沱至嘉华大桥段拓宽50米建设观景长廊的建议

同上述洪崖洞观景平台拓宽问题,李子坝嘉滨路也位于嘉陵江河道管理范围线内,无法实施设置桥墩、架空观景长廊平台等建设活动。但充分考虑了与正在建设的滨江亲水步道的联系,将李子坝轨轨穿楼景点与嘉陵江沿线滨江亲水步道有机联系起来,扩大了景区范围。

五、关于利用原观景平台通道,在原嘉滨路高架桥下,建设通往临江观景平台的通道,向牛角沱和化龙桥方向疏解游客的建议

李子坝轻轨穿楼景点观景平台现有一条栈道连接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与正在建设的滨江活力步道无缝衔接,两江四岸步道贯通工程建成后观景平台可以直接到达滨江地带。同时,通过现状梯道可以到达嘉滨路内侧人行道,衔接沿线李子坝石碉堡遗址、寻梦台、少林堂等景点,好地满足游客观景与疏散需求。

此答复函已经艾正兵副区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及时通过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功能模块”进行评价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

20244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