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者:区政协城环委
提出时间:2016年1月15日
提案原文
关于对朝天门港区环境实施综合治理的建议
随着“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运营中心项目落地、重庆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的确立,作为重庆“零公里”标志的朝天门港区在规划定位、安全管理、功能设施和运营秩序等方面累积的一些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与重庆直辖市地位不相称,影响了重庆市的整体形象。主要表现在:
一是规划定位尚不明确。港区已经成为两江游和长江三峡游的游客集散地,但其功能定位仍停留于过去水路普通客运的较低层次,相关设施难以满足交通、旅游、商业、休闲等多元化需求。
二是多头管理效能低下。市、区主管部门多,一事一议、协调繁琐、难以统筹,行业管理与属地管理脱节,存在监管盲区。虽然对港区及周边秩序、环境曾多次协同整治,但见效短、回潮快,长效管理机制尚未建立。
三是安全管理存在漏洞。码头梯道防护栏不足,水深警示标牌布局分散不显眼,节假日和高峰时段大量游客拥挤在180平台和梯道,存在发生踩踏、落水事故的风险。安检环节存在漏洞,港区尚未实施封闭管理,现有设备不完善,安检流于形式,存在漏检,增大了管控难度。
四是配套设施与旅游发展脱节。现有趸船外观陈旧,形象杂乱,水上消防救生能力存在短板。趸船泊位供需矛盾突出,存在小趸船超能力泊靠大游轮的水上安全风险。内部交通不畅,唯一一条港区双向两车道只有一个进出口、不能循环,缺乏游客疏散、换乘通道,人车混流、占道停车和黑车揽客等问题长期存在。周边停车位缺乏导致车辆乱停乱放,公交运力尚不能满足高峰期游客集散需求。
为改善朝天门港区容貌,急需对其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建议:
一要明确港区功能定位。建议将朝天门港区连同朝天门广场定位于高端旅游码头和高品质都市休闲观光服务区,与“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运营中心整体纳入全市“两江四岸”总体规划,打造成为重庆新地标。
二要成立朝天门港区综合管理机构,在港区和广场范围内统一履行规划、建设、行业管理、综合管理及行政执法等方面的行政职能。近期,建议由市政府牵头,组织市、区相关部门形成联动机制,对朝天门港区、广场及周边安全隐患、经营秩序和市容市貌进行集中整治,由集中整治逐步向统一管理过渡。
三要消除安全隐患。增设安全警示标志和快速救生艇筏,在码头梯道安装临时护栏,加强节假日和高峰时段人工疏导。完善安检工作,明确对港区实施封闭管理,落实安检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规范安检程序和标准,完善违禁品管理规定;明确安检设备配置标准,完善联网身份识别、视频监控等系统和设备;严格落实安检程序,培训安检人员、确保到位在岗,杜绝漏检;增设港区警务值班室,编制和演练处突预案;参照相关标准在节假日和高峰时段采取游客限流措施。
四要全面升级港区、广场相关设施。统一改造、更新老旧趸船,美化趸船外观;升级水上消防设备;合理分配岸线资源,满足旅游船只特别是大型豪华游轮安全泊靠需求。增设候船大厅,改造登船专用通道,在梯道安装固定护栏,增加旅游资讯公告设备和安全警示标牌。优化港区内部交通组织,禁止除工作车辆、应急抢险车辆、特种车辆以外的其它社会车辆进入;增设游客疏散步道,可将二码头平台与洪崖洞酒吧一条街连通;开展港区道路连接嘉滨路的可行性研究;完善周边交通功能,提前布局配套停车、换乘设施和交通诱导标识系统,对公交、旅游大巴、社会车辆上下客和停放实施分区、分类管理;充分利用地下空间修建连通港区、地铁朝天门站和来福士公交枢纽的换乘通道。
提案复函
类别:A
渝中府提函〔2016〕9 号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
关于市政协四届四次会议第0131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复函
市政协委员渝中区组:
您好,贵组在市政协四届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对朝天门港区环境实施综合治理的建议》(第0131号)收悉。区政府高度重视,责成渝中区建交委牵头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朝天门港区是重庆标志性区域,历史上是西南最大的水上旅客集散地,港区内船舶、车辆和人员频繁密集。渝中区高度关注朝天门港区管理,开展各项工作,努力提高港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一、主要开展的工作
(一)积极做好朝天门港区规划。为推进朝天门码头向高端旅游码头的升级转型,区政府积极推进朝天门港区的规划工作。积极配合市交委编制了《长江重庆段旅游码头规划》并于2012年由市政府发布,在规划中将朝天门港区规划为高端旅游码头;配合市规划局编制了《朝天门拓展区规划方案》,拟将朝天门区域水、陆域整体纳入规划,实施一体化开发。市旅游局编制的《重庆邮轮母港选址建议方案》在“2016年全市旅游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提请审议,提出以朝天门为主港、寸滩为母港停泊港、丰都为辅港的三位一体的邮轮母港的选址意见。
(二)努力消除港区安全隐患。一是开展来福士广场等朝天门周边建筑工地专项整治,重点整治施工围挡、出入口封闭、进出车辆等方面的问题,对工地易燃易爆物品、安全防护措施等安全重点进一步加大安全管理力度。二是加大对港区周边道路非法营运打击力度。交通执法渝中大队专门针对朝天门港区针对朝天门港区分别在每天早、中、晚三个时间段进行巡查、纠违,与朝天门派出所、水上派出所开展联合执法,震慑扰乱客运正常秩序的违法行为。2016年春运期间,在朝天门港区及周边共出动执法车辆120台次,出动执法人员330人次,查处各类车辆违法案件15件。三是开展黄金周专项整治。联合市港航局直属处、重庆海事局朝天门海事处开展黄金周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对两江游船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行检查;强化港区流量控制,严格控制售票数额,杜绝游船超额售票现象,确保黄金周“两江游”安全有序。
(三)加快完善港区配套设施。一是健全预警机制,配合市公安局水警总队建立公安、武警、协勤常态化联合武装巡逻机制和3人快反小组24小时备勤机制,在朝天门水上派出所建成视频监控平台,布建、接入港区内所有视频监控镜头,并督促指导“两江游”船企建立游客分流机制、转运协作机制和企业负责人节假日现场值守制度,加大“两江游”登船秩序安保力量投入,防范拥挤踩踏等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是提升港区设施,在各码头建立了联网的码头视频监控平台,安装固定护栏,配备X射线检查仪、防爆箱等安全设施设备;市交运集团计划朝天门观光缆车进行恢复重建,并在站房区域建设朝天门两江游客集散中心,配套升级专用旅游客运码头功能,增加并统一朝天门旅游产品信息发布、水陆游客换乘集疏、组接团、联网售票、候船检票、安检安保等综合旅游服务功能,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和整体旅游品牌形象。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开展常态化安全监管。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严查交通违法、非法营运、违规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继续整顿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秩序,规范对外售票渠道,坚决打击虚假广告宣传、旅游价格欺诈、无证导游等行为。
(二)动态化疏导管控交通。结合港区实际情况,理顺交通秩序,控制高峰人流、车流总量,加强港区进出口交通疏导,确保交通畅达。进一步加大执法巡查力度,细化清扫保洁措施,加强市政设施和园林绿化维护,规范停车管理。
(三)继续升级港区相关设施。督促码头业主单位加快推进港区的升级改造工作,改造、更新老旧趸船,美化趸船外观,完善安全设施,保持港区良好市容环境。
再次感谢我区委员对朝天门港区安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刘冠男
联系电话:63727612
邮编:400010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
2016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