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者:范映雪
提出时间:2016年2月18日
提案原文
区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2016-036号
加大对巴渝传统文化传承发扬的建议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实施中华典籍整理工程。” 文化是软实力,是区别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近年来,许多年轻人对西方的洋节如“情人节”、“圣诞节”的跟风吹捧,对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的无视冷淡,平安夜政府不得不采取交通限行;据了解,渝中区在传统文化建设、传承和发扬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先进城区相比,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一是目前政府对传统文化建设重视的力度还不够,投入还不足,从区级层面,法律没有保障,没有清晰的中长期规划;其次是群众文化形式较单一,内容较简单,参与度不够,受众群体小;第三是对地方剧种比如川剧宣传不广。京剧在几年前就已经写入中小学音乐课教材,川剧虽然是本地剧种,了解的学生却是寥寥无几。
建议:
一、政府应积极引导。政府有关部门应主动将传统艺术纳入重大活动予以推广,并坚持抓好舆论导向,多为传统文艺鼓与呼,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传播氛围,培育好公民的传统文艺价值和观念。可通过传统节日和社会公共场所,利用各种图片、宣传画等载体,展示巴渝传统文化;通过设专栏、办专刊等载体,介绍巴渝传统文化;可开展以弘扬传统文化为题材的校园、社区等文娱活动,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可通过建立动漫、卡通网络等符合未成年人心理需求的网络教育平台,普及传统美德教育。为中小学生接受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二、学校应抓好教育与普及。在中小学、幼儿园的课程教学中
应增设巴渝传统文化知识讲座;校园可以利用班会和各种文娱活动,让学生了解如捏面人、剪纸、糖关灯、蜀绣等民间工艺制作和舞龙、高跷等传统巴渝民俗活动, 引导学生补上民俗文化这一课;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设立校本教材,增设川剧等传统文化内容,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
三、民间社团应大力推动。要发挥民间社团的作用,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为传统文化打造多方位的宣传舞台。改变以前单一的舞台表演模式,将川剧等戏种走下舞台、走向基层、走进群众生活。借鉴成都春熙路美食坊的经验,在客人用餐时,演出川剧《耙耳朵》等,让市民感受浓厚的巴渝风情。可将传统文化利用一些公益演出、商场展示和餐饮行业结合的方式,通过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将传统文化进行渗透。要顺应互联网时代要求,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和力、吸引力,扩大辐射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同时要把“互联网+”与传统文化深度结合。
提案复函
类型:A
渝中文委〔2016〕45号
重庆市渝中区文化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2016-036号提案的复函
范映雪委员:
您提出的《加大对巴渝传统文化传承发扬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文化工作的关注和重视,提案内容及时、中肯,经认真研究,现将有关情况函复如下:
巴渝文化的传承发扬关键在人,在于培养具有正确人生观、文化认同感的下一代。作为政府职能部门,我委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设立机构、明确职能。区文化委设有文化遗产科,设有文管所和非遗中心(文化馆)两个事业单位,负责全区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等工作,近年来配合区人大、区政府出台了2个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文件。
二是普查登记、抢救保护。对全区现有210处文物点和76个非遗项目进行了全面普查和资料留存,公布了18个国家级文保单位、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47个重庆市级文保单位、18个市级非遗项目和11个区级文保单位、36项区级非遗项目。
三是搜集资料、出版典籍。我委单独或与区级相关部门联合相继出版了《重庆民俗概观》、《母城渝中》、《渝中非遗》、《巴渝风情》等著述10余本,全方位搜集资料,抢救民俗文化。
四是扶持创作、繁荣文艺。通过设立文化艺术贡献奖和申请宣传文化资金扶持项目,鼓励主旋律、巴渝风文艺精品创作和展演,对歌剧《钓鱼城》、川剧《金子》、京剧《张露萍》、话剧《朝天门》、杂技剧《花木兰》等精品和沈铁梅、黄济人、傅天琳、刘光宇、周丽等名家进行奖励扶持。
五是整合资源、传播传承。整合区域内文博机构、文艺院团资源,建立定期联系工作机制,纳入评优评先范围;利用世界博物馆日、世界文化遗产日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庆,依托专业院团、文博机构、社团组织,以实体展览、演出和利用网站、微信、微博和公共资讯系统数字化传播等形式开展文化遗产宣传和传统文化引导。
六是潜心研究、创新融合。成立母城文化研究中心,实施巴渝文化、母城文化研究、传播项目;会同教育、历史文化街区管委会等部门推动非遗园项目、小博物馆群项目建设;积极实施文化遗产展演进广场、服务进社区、传承进学校活动,在学校建立非遗传承基地,选择合适非遗项目纳入学校兴趣校本课程,编制教材,组织学生开展调研、参观活动。
下一步,我委将进一步加大传承发扬巴渝文化的工作力度,以期取得更大的成效。
此复函已经刁涛主任审签。对以上复函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区政协提案办公室和我委,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联系电话:63765153
联 系 人:杜杰
重庆市渝中区文化委员会
2016年5月11日
抄送:区政协提案委,区督查办
渝中区文化委员会党政办 2016年5月11日印发
(共印8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