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尽快在我区中学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建议

来源:区政协办 发布时间:2016-07-20 11:52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提案者:民进渝中区委(执笔:李嘉婧等)

  提出时间:2016年2月22日

  提案原文


区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2016-090号

关于尽快在我区中学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建议



  中学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让中学生尽早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教育与职业的关系,学会职业决策,根据自己兴趣和特长选择职业目标,从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锻炼自己的职业竞争力。中学生是非常重要而特殊的群体,他们毕业后或直接进入职业领域或升入高一级学校,是我区和国家人才和劳动力的后备力量。他们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不但决定着其个人的职业发展,而且还影响着我区人才与劳动力队伍的结构及整体素质。因此,对中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都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非常重视。美国早在1989年就颁布了《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明确规定职业生涯教育要从6岁开始; 在日本,国家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有立法,要求从小学开始就必须进行职业生涯方面的教育教学活动,许多学校都将其作为必修课程。在德国等职业系统非常规范和发达的国家,一般从小学开始就注意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孩子从小学开始就在为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职业做好知识、技能、综合素质方面的准备,参加各种各样的志愿者活动、职业体验、兼职工作,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职业模拟、看录像、实际尝试操作等方式使孩子从小就对自己有一定的了解,可以瞄准目标发展。在学校里也有专门的职业指导老师。在我国,职业生涯教育主要集中在大学阶段。近年来,浙江省、上海市、深圳市、石家庄市等省市在中学阶段积极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效果良好。

  在我区,中学阶段的职业生涯教育几近空白。中学阶段的职业生涯教育的缺失带来了诸多问题。

  一是导致择业迷茫和教育资源的浪费。职业生涯教育的缺失导致我区教育缺乏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关注,不少学生存在学习无动力,发展无方向的状态;老师把焦点放在学生的成绩上,并不关心学生未来的发展;家长把考上“好大学”视为唯一目标。这导致到择业时家长、学生到老师都出现了迷茫,许多学生在选择专业或职业时都在彷徨中徘徊,方向漂浮不定。这一方面导致不少学生在高考后较短的时间内就仓促决定了报考的专业,一些大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他们经常逃课(甚至少部分学生退学);另一方面,不少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才发现自己缺乏工作兴趣,他们频繁跳槽。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前途的发展,也是对教育资源极大的浪费。

  二是导致职高学校招生困难和普通高中的“择校热”。我区大多数初中学生毕业生选择读普通高中还是职业高中的标准是中考成绩而不是自己的兴趣、能力以及职业发展规划;他们当中不少喜欢学习技能,愿意读职业高中,学习一技之长,可碍于家长的压力和面子,被迫选择普通高中。这一方面导致职高学校招生较困难,另一方面,导致普通高中的“择校热”。一些不适合普通高中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只好辍学,有的虽取得普通高中毕业证书但却既考不上大学又没有一技之长。这既荒废了学生的前程又造成我区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短缺。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从14岁开始趋于稳定,在此时,自己对于职业的爱好与人生观、价值观也开始变得现实和具体。因此,对中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是人的一生中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最佳时机。发现和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学习才更有激情和动力。因此,职业生涯教育应从中学阶段开始,让中学生尽早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明确自己的目标,并开始规划各自的未来,以便在毕业和择业时做出明智的职业决策,做到合理分流,避免人人都去挤“高考独木桥”和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2020年实行的3+3新高考模式要求2018年入学的普通高中学生在高一年级就要确定自己今后的大学专业方向以便明确自己选修的高考学科。这也把中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到了新高度。这要求不能仅在高一年级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初中阶段就要做好相应准备。因此,中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显得更加迫切

  我区作为重庆市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商贸流通中心,有丰富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社会资源;我区职业学校(特别是职教中心)有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学场地和设施设备;我区各学校均配备了专职心理学教师,还有一支优秀的班主任和学科教师队伍。我区已具备了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条件。渝中区作为重庆市基础教育的领头羊,在中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也应先行一步,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将中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区“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优先在高中学校全面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同时,鼓励条件成熟的初中学校试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力争在2018年在全区中学全面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二、尽快出台相关规定。将中学阶段职业生涯教育作为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战略,制定相应的规划和具体措施。

  三、提供基本资源。区教委组织课程专家在借鉴职业生涯教育发展的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渝中区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实际,编著相应课程资源,规定相应教学计划,将职业生涯教育作为区中学生的地方课程,对中学生进行系统化、正规化的职业生涯教育。

  区教委还要组织相关专家,将目前国民经济行业中的主要职业所需的条件、工作性质、平均收入、工作环境和情境等基本信息介绍和对学生进行兴趣、能力、价值观等全方位的测评等功能集成为一个中学生涯发展软件系统,制成光盘发放给每一个中学或建立一个专门网站免费向学生开放,以便学生了解自己的基本倾向,为中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打好基础。

  四、开展师资培训。开展中学职业生涯教师专项培训,在教师培训中普及职业生涯教育理念和专业知识。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聘请社会人士或专家对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进行专门培训,提高其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能力。

  五、积极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一方面,鼓励企业等相关单位在力所及的范围内,积极为青少年的职业体验提供丰富平台;另一方面,区教委、人社局等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该在学校与企业间牵线搭桥,向愿意支持青少年职业生涯教育的企业等相关单位提供一定的奖励性优惠政策。通过广泛社会宣传,让家长认识到从小就开始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性和配合支持学校开展的职业生涯教育。

  六、区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加大工作力度。政府督导室和区教委加大对中学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督导和指导。教委也应该整合本地区的中学职业生涯教育资源,为职业生涯教育提供保障。学校可邀请学生家长或社会人士到校作专题报告;将职业生涯教育作为一项主题性综合实践活动,利用好“综合实践课程”这一平台搞好职业生涯教育。





  提案复函

                 类别:A

渝中教办理〔2016〕33号

重庆市渝中区教育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2016-090号提案的复函


民进渝中区委:

  你们在区政协十三届第五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尽快在我区中学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建议》收悉。首先十分感谢你们对我区教育工作的关心并提出很好的建议,现就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帮助学生确立未来职业理想、明确职业目标的定位、进行职业分析和开展职业训练实践,使学生站在一个比较高的高度筹划自己的人生目标,成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从而也获得事业的成功。

  古人说,“预则立,不预则废”。凡成大事者,大多是心中有目标的人。客观地认知自我、了解职业,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渠道。所以,我们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应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欧美等发达国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这些国家从幼儿园就开始着手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职业角色,学会规划人生,并为了保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顺利实施,建立起相应的组织、保障和教育制度。相对来说,我国的职业规划教育起步较晚,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择业迷茫和教育资源的浪费,也导致职高学校招生困难和普通高中的“择校热”。同时,我国在职业规划教育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也比较欠缺,尤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临到高中毕业,很多孩子还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特长是什么,对“职业”这个概念的认识仅限于“将来要用以生存”的工具,更谈不上对社会上一些常见职业类型的基本认识;家长不清楚孩子的兴趣和潜力所在,眼光总是停留在分数和大学,认为“考了高分,上了好大学,好工作就水到渠成”,这些就造成引领孩子一生发展的志愿选择却在高考后短短的几天被仓促决定。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从14岁开始趋于稳定,在此时,学生对于职业的爱好与人生观、价值观也开始变得现实和具体。研究资料表明,人的智能结构是多元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能结构,学生盲目选择志愿,将来从事自己不擅长或者不喜欢的职业,是很难做出成绩和贡献的,而学生本身的兴趣和特长则被埋没浪费了。2020年实行的3+3新高考模式要求2018年入学的普通高中学生在高一年级就要确定自己今后的大学专业方向以便明确自己选修的高考学科。这也把中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到了新高度。这要求不能仅在高一年级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初中阶段就要做好相应准备。因此,对中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是人的一生中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最佳时机,适时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学习才更有激情和动力。职业生涯教育应从中学阶段开始,让中学生尽早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明确自己的目标,并开始规划各自的未来,以便在毕业和择业时做出明智的职业决策,做到合理分流,避免人人都去挤“高考独木桥”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渝中区作为重庆市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商贸流通中心,是重庆的基础教育高地,有丰富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社会资源,有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学场地和设施设备,有一支优秀的班主任、学科教师和专职心理学教师队伍,已具备了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条件。渝中职教中心、渝中高职等学校已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巴蜀中学等部分中学还积极开发相应的职业规划选修课程,一批中小学十分重视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坚持将职业规划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举办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角色体验中感受各种职业的作用与价值。近年来,各校园通过组织参与全国文明风采大赛“我的职业生涯规划 ”“梦想100”人生规划大赛等职业规划比赛,把师生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树立正确的理想追求、更高的事业追求、健康的人格追求、美好的生活追求,激励广大师生做有梦想有追求的重庆人,为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但是,总体来说,渝中区职业规划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为此,我们将在中学生中广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一是积极向区委、区政府建议,尽快出台相关规定,将中学阶段职业生涯教育作为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战略,制定相应的规划和具体措施。进一步修改完善《渝中区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将中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区教育发展规划,并优先在普通高中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同时,遴选1-2所条件较好的初级中学,通过设立选修课、参与社会实践等形式,试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试点成功后,然后在全区普通中学全面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二是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渝中区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实际,整合本地区的中学职业生涯教育资源,加大对中学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督导和指导,为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提供保障。推广巴蜀中学、职教中心等职业规划教育开展得较好的学校的经验,组织专家学者,借助互联网+教育,通过专题报告,编著相应课程资源,开发教育软件系统,制定相应教学计划,利用“综合实践课程”,鼓励中小学加强课程建设,不断开设选修课程,对中学生进行系统化、正规化的职业生涯教育。

  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中学职业生涯教师专项培训,在教师培训中普及职业生涯教育理念和专业知识。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聘请社会人士或专家对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进行专门培训,提高其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能力。

  四是积极营造良好社会环境,鼓励企业等相关单位在力所及的范围内,积极为青少年的职业体验提供丰富平台;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企业为青少年职业生涯教育的提供支持;

  加大宣传力度,让家长认识到从小就开始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性和配合支持学校开展的职业生涯教育。

  再次感谢你们对我区教育工作的关心,并诚恳希望你们继续关注我区教育改革和发展。

  此复函已经唐点权主任审签。你们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单上寄给区政协提案信息办,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联系电话:63840150

  联 系 人:杨  斌

  重庆市渝中区教育委员会

  2016年6月6日

  抄送:区政协提案委,区督查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