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者:隆准
提出时间:2016年2月22日
提案原文
区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2016-081号
关于未雨绸缪积极应对“单独二孩”政策的建议
2016年我国正式实施“单独二孩”政策,这对促进经济发展、缓解人口老龄化、增强家庭抵御风险能力均能起到较好的作用。据2014年初步统计,重庆市符合生育政策的单独二胎家庭共有59.18万对,2016年的数据还将呈现增长态势。
但随着“单独二孩”政策的逐步实施,不可避免地会给社会、经济、卫生、教育等诸多领域,带来难以忽视的关联影响。影响的波及固然还有一个生发积聚的过程,但是,渝中区有关部门必须未雨绸缪,解决这些配套问题。
为此建议:
1、未雨绸缪,及早规划。政府部门要根据出生人口的变化来规划中长期教育发展,做好大量深入仔细的调查工作,把放开单独二孩政策后的出生人口变化因素,纳入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医疗的发展规划中,这个变化因素都需要在规划中有所体现。
2、克服幼教资源紧缺。“单独二孩”政策势必会给业已基本普及的基础教育带来新的压力和难题。幼儿园、小学、中学的设点布局、配套规模、经费调拨、设备配置、师资补充、服务质量等等,都会受到相应的考验。而对眼下已经凸显的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等焦点难题,更会火上浇油。建议以民间资本、社会资本、股份制联合办学等方式创办民办幼儿园,政府为这些民办幼儿园减免一些房租、给幼儿教师增些保险。在对教师的培训上,民办园教师也应该享受和公办园一样的待遇。
3、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当前儿科医疗机构和儿科医生的数量远不能满足儿童就医需求。随着雾霾等引起环境恶化,生病儿童明显增多,“单独二孩”政策势必给本就匮乏的儿科医疗资源带来压力。医疗卫生单位要加大对儿科的建设和投入,确保儿科规模能够满足广大患儿的需要,做好社区医院儿童专科的规划和建设,将此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重大项目,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
提案复函
类别:A
渝中卫计函〔2016〕12号
重庆市渝中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2016-081号提案的复函
隆准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未雨绸缪积极应对“单独二孩”政策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卫生计生工作的关注、支持和帮助。现答复如下:
2016年,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实施,生育需求进一步增加,学前教育和妇幼健康服务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加强学前教育和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建设,是新形势下贯彻落实全面两孩政策的重要举措,对此,市、区政府和卫生、教育部门均深刻认识、高度重视,我区提出并实施以下几项举措:
一、重视学前教育机构布局规划和管理
随着国家“单独二孩”政策的逐步实施,区教委在原先制定的《渝中区2013—2020年幼儿园布局规划》基础上重新进行2020年常住人口及幼儿人数预测分析,研究更加适合未来需求的渝中区校点布局规划和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支持我区的示范园、一级园创办分园,鼓励扶持具有办学资质、办园思想端正、热心学前教育的各界人士以多种形式创办民办幼儿园。在未雨绸缪的解决好幼儿“入园难”问题的同时,还将积极争取政策并协同好有关职能部门,在财政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的前提下,加大民办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逐步建立完善渝中区民办学前教育政策扶持体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奖励贴补、添置设备、加大培训等方式,扩大普惠的覆盖面,更好的解决“入园贵”问题,促进渝中学前教育的协调优质发展。
二、加强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
积极推进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机构和职责整合,成立区妇幼健康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加快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运转高效、群众满意的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继续通过人才引进、人员培训和进修等形式,提升人才队伍实力,打造特色临床科室。十三五期间,完成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二级保健机构创建任务。
三、加强辖区产儿科能力建设
协助市卫生计生委,加强辖区市管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的妇产科、儿科规范化建设,适当增加现有产科、儿科床位;加强妇幼保健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建设,加强民营医疗机构特色化产科能力建设;加强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和计划生育门诊规范化建设,解决妇幼健康服务资源总体不足和结构性短缺的供需矛盾。2015年全区助产机构顺利通过国家爱婴医院复查验收,大坪医院和市妇幼保健院还荣获“全国百家爱婴医院”光荣称号。
四、规范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
加强部门协调联动,每月定期召开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例会;每年定期开展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督导评估;每年举办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卫生保健人员业务技能;每年开展集体儿童和托幼机构职工健康检查工作,保持儿童入托、工作人员岗前体检率、工作人员定期健康检查率100%,儿童定期健康检查率达90%以上;针对公众、教师、儿童及家长,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各种儿童健康保健知识,提高辖区儿童健康水平。
五、加强监管保障母婴安全
巩固爱婴区创建成果,落实区内综合医院产科质量管理,加强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和救治网络建设,畅通危急重症救治绿色通道,加强助产技术,降低非医学需要的剖宫产率,确保母婴安全。落实免费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指导群众安全避孕,减少非意愿妊娠。
六、推进出生缺陷三级干预项目
继续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检查、孕妇唐氏综合征筛查、孕期检查、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产后访视和新生儿访视、0-6岁儿童保健、0-6岁残疾筛查等一系列免费惠民政策,从各个环节确保出生人口质量、孕产妇和儿童健康,切实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提高辖区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针对您提出的“在社区医院开设儿科”的建议,我们短期内尚不具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儿科的软硬件条件。目前的工作重点是继续提升社区医护人员综合业务技能,将社区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工作做实做好,能够及时发现和转诊患儿到上级医院儿科就诊。渝中区是全市医疗高地,市级综合医院最多、医疗水平较高,市儿童医院、大坪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均能为辖区百姓提供优质的儿科诊疗服务。近期在继续充分利用丰富的儿科资源服务辖区百姓同时,将不断加强区级妇幼机构建设,待条件和时机成熟时,在区属医疗机构开设儿科、产科等临床科室。
此复函已经刘平主任审签。对以上回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单上寄给区政协提案办和我单位,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联 系 人:温渝西
联系电话:63765143
渝中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6年5月28日
抄送:区政协提案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