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名特小吃技师培养,大力支持抢救、保护和发展名特小吃的建议

来源:区政协办 发布时间:2016-07-27 14:09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提案者:廖良平

  提出时间:2016年2月22日

  提案原文


区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2016-109号

关于加强名特小吃技师培养,大力支持抢救、保护和发展名特小吃的建议


  重庆川菜源远流长,作为重庆母城、抗战陪都市中心,解放后的第一区、直辖市的中心区域和核心区,我区得天独厚。其餐饮老字号、名菜、名点、名特小吃,大多数齐聚于我区。其中不乏许多中华老字号、重庆老字号、中国名菜、名点、名小吃,中商部命名的名优菜品、小吃。据不完全统计,我区共有中华老字号餐饮店4个、重庆老字号18个,被国家、商务部、省市政府命名的名优菜品100多个,名特小吃近百个,都是老百姓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金字招牌,如陆稿荐的三鲜烤麸、兰花豆腐干;还有九园包子、正东担担面、山城小汤圆、湖州粽子、芝麻糊,顺庆羊肉笼笼、丘二馆炖鸡汤、吴抄手、四象林的豆皮、德元的伦教糕……各种名小吃,让渝中人民无不引以为荣,引以为豪。可惜由于旧城改造大拆迁,许多中华老字号、重庆老字号等餐饮名店被拆,拆迁致无,名店消失,名师流失,现在重新恢复一无店二无人,十分艰难。

  我区的名特小吃,是重庆川菜中的瑰宝,其中有许多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抢救、保护和发展,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传家宝,不能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消失。我们有责任恢复传统,发扬光大。但这仅靠餐饮企业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特建议如下:

  1、政府应高度重视,将抢救、保护、发展名特小吃工作,作为“十三五”规划中的重要项目,重要工程,有规划,有计划,落实工作责任部门,明确目标任务,全力开展抢救、保护、发展工作。

  2、调查研究,摸清家底,制定方案,明确分工,各尽其责,共同努力,实现目标。政府有关责任部门应负担起牵头领导,共商方案,确定步骤,分工负责的职能责任,相关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应承担起调查研究,摸清家底,分析原因,摸准困难,提出建议,制定方案,分片分工等职能、责任,有关企业应该承担起千方百计收集信息,挖掘人才,组织队伍,攻关克难,抢救恢复,巩固发展的责任。

  3、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人才培养规划,明确任务、日期、目标,有关行业协会应制定行业技术标准,考核标准及实施办法,组织人才培训,企业更应主动积极挖掘人才,输送人员参加培训,提供学习,实习环境条件,共同努力,攻克抢救、保护、发展名特小吃的人才难关。培养名特小吃技师,壮大名特小吃人才队伍,让名特小吃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后继有人。





  提案复函

办理类别:B

渝中商函〔2016〕35号

重庆市渝中区商务局

关于区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2016-109号政协提案的复函


廖良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名特小吃技师培养,大力支持抢救、保护和发展名特小吃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名特小吃行业的关心,名特小吃作为餐饮文化中一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针对您提出的政府应高度重视,将抢救、保护、发展名特小吃工作作为“十三五”的重要项目的建议。我们在“十三五”规划中将继续以日月光、鲁祖庙、龙湖时代天街、七牌坊商业文化中心、十八梯老重庆商业街、朝天门环线两江游憩商贸带等特色餐饮聚集区为核心,打造享誉市内外的购游娱玩名特小吃餐饮集聚区,引导特色餐饮向这些区域聚集。近年来,我们代区政府出台了《渝中区餐饮老字号奖励办法》,依托渝中商贸发展有限公司,大力恢复和发展老字号,已恢复小滨楼、吴抄手、陆稿荐、正东担担面、九园包子等名特小吃品牌。从实践经验来看,只要传承和发扬名特小吃的文化,根据时代要求积极变革,无论在什么地方,名特小吃餐饮都可以焕发出勃勃生机。我们将在此基础上,按照您的建议,进一步加大力度,有序推进该工作实施。

  针对您提出的调查研究,摸清家底,制定方案,明确分工,各尽其责,共同努力,实现目标的提议。我们将联合相关部门、协会,商议方案,确定步骤,分工协作,引导相关企业对名特小吃的信息收集状况,不断培养、发掘相关人才。我局拟写的“外地知名老字号餐饮企业发展的情况报告”,得到了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专门针对名特小吃做出了重要批示。同时,按照您的建议,我局正拟定《关于促进渝中区餐饮休闲业发展的扶持办法》,其中对于被评为如“中华老字号”等国家级或者市级奖励的名特小吃加入了大力扶持的内容,对于名特小吃技师的培养和鼓励都拟定相关政策进行鼓励扶持,加大对老字号挖掘开发的政策倾斜力度,全面发挥老字号的品牌效应,以期促进名特小吃的发展。

  针对您提出的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人才培养规划的提议,我们与人社局进行了沟通,我们下一步将与有关单位做好协调配合工作,落实好餐饮名特小吃人才计划的目标,并且指导相关行业协会制定出名特小吃行业技术标准、考核标准及实施办法,积极组织人才培训,引导相关企业主动挖掘人才,培训职工,提供人才培养学习的良好氛围环境,与各部门、各企业共同做好抢救、保护、发展名特小吃的人才难关,培养好名特小吃技师,不断壮大名特小吃人才队伍,继续传承名特小吃传统工艺,将名特小吃发扬光大。同时,从事名特小吃制作的工作人员可以逐级申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并获得相应的职业等级证书,通过培训和鉴定的补贴政策为餐饮企业培养名特小吃人才提供资金支持,减轻企业和个人的负担。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名特小吃的关注和支持,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注意吸纳您的建议,希望您继续支持我们的工作,一起将名特小吃继续传承,继续发扬,合力推进“美食之都”的建设。

  此复函已经卫强局长审签。您对以上答复如有意见,请填写在回执单上寄给区政协提案委和我单位,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联系电话:胡鹏

  联 系 人:63847471

  重庆市渝中区商务局

  2016年5月30日

  抄送:区政协提案委、区督查委员会办公室

  重庆市渝中区商务局办公室                                                                           2016年5月30日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