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中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渝中区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第283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复函

来源:重庆市渝中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2-05-06 11:49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林隆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五次会议上提出《关于着力培养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鼓励成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小巨人”及上市企业的建议》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关注。经与区科技局、区金融办协办单位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工作,强调要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是指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创新型特征的中小企业是中小企业群体中的优秀代表。市经济信息委2022年印发系列文件,明确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市级各项财政资金及惠企政策的重点支持对象。2018年启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以来,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从全市看,共培育市级“专精特新”企业88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8家(其中重点支持企业23家),名列全国第17位,西部第2位。从渝中区看,成功培育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业1家(途作林杰),获得国家和市级奖励资金共计680余万元,位居全市前列。

为做好今年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申报工作,渝中区于2021年末组织有关部门、管委会、街道和相关企业召开2次预申报工作会,今年2月中旬召开了2次申报工作培训会,提前做好申报宣传和准备,做到能报尽报、应报尽报。当前,2022年度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工作已经结束,申报企业27家,较上一年增长170%

二、相关建议答复

(一)关于专人专企、一企一策的精准培育服务方案的答复。

关于服务专员渝中区深入贯彻落实《重庆市推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22—2025年)》,初步建立区政府领导联系服务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业,区政府部门主要领导联系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走访联系服务机制,原则上区政府领导每年带队走访对口联系服务企业不少于1次,部门负责人每半年走访联系服务企业不少于1次,区经信委科室联络人常态化保持联系服务,对企业“无事不扰、难时出手、有呼必应”,务实、有效、精准解决企业现实难题,不给企业添麻烦、增负担。对企业反映事项,能现场答复办理的,现场向企业解释政策、说明情况、现场办理;符合政策规定、在各单位职责权限内可解决的,原则上3个工作日内办结;需要多个单位配合解决的,由区经信委牵头,报分管区领导协调相关单位,原则上10个工作日内办结。

关于梯度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摇篮,近年来渝中区加大了科技型企业的培育,通过宣传科技政策,深入企业辅导,平均每年新增科技型企业200家以上,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打下了基础。2021年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含复审)53家,总数达到了140家。渝中区2021年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8家,其中7家都是高新技术企业。同时加强“专精特新”入库培育工作,截至目前,共引导100余家企业入库培育,重点加强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业培育工作,依托由工信部认定的重庆市渝企云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对基本符合条件的港力环保、华唐云树、颂车网络、贝特计算机、华夏云融等重点培育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贷款融资、上市辅导、政策争取、人才引进等方面进行一对一上门辅导,力争为渝中区更多企业成功申报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业,并向国家推荐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业。

关于扶持政策。为助理渝中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区政府去年出台了《渝中区支持科技创新若干财政金融政策》,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配套了扶持政策,明确对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或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称号的,按上级财政奖励经费给予最高50%的配套奖励。目前,区财政正在细化实施细则,待实施细则出台后,再行实施。

(二)关于“专精特新企业登陆北交所的助推方案”的答复。

关于制定上市扶持政策。渝中区最早于2014年出台了《渝中区企业上市奖励实施细则》(渝中府办〔201470号),并于2016年、2017年和2021年进行了3次修订完善,不断提高上市财政扶持力度。按照《渝中区鼓励企业挂牌上市扶持办法》(渝中府办〔202120号),一是对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分阶段给予500万元扶持;二是对市外迁入的上市企业给予300万元扶持;三是对实现再融资的上市企业,按照再融资额的0.2%给予扶持;四是对在新三板基础层挂牌的企业,给予150万元扶持,进入创新层再给予50万元扶持;新三板挂牌企业转板上市的,按照上市企业扶持标准给予差额扶持;五是对在重庆股份转让中心挂牌的企业,给予最高20万元扶持。截至目前,渝中区已累计为26家企业兑现上市扶持资金2567万元。

关于建立上市顾问团队。2020年,渝中区成立了企业上市工作专班,由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区金融办、区科技局、区经信委等24部门组成成员单位,统筹推进全区企业上市各项工作,为企业上市提供高效政务服务。同时,区金融办牵头组织辖区企业参加上市辅导沙龙、科创板上市培训、中新跨境融资论坛等市、区组织的上市专题培训,提高企业家上市信心与能力;开展重点企业“一对一”辅导,邀请市金融监管局、重庆证监局、重庆股转中心、交易所等走访重点拟上市企业,指导企业合理规划上市路径,面对面讲解政策、解答疑问。

关于解决企业上市困难。通过建立企业上市工作专班,渝中区形成了分管区领导牵头,区金融办及行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的上市工作机制,对重点拟上市企业实行专人对接、专项服务,定期联合走访重点企业,了解上市最近进度,对上市涉及的股权纠纷、税费缴纳、证照补办等问题,及时给予企业指导和支持。对于区级层面难以协调解决的问题,由区金融办收集汇总后向市金融监管局报告,争取市级支持,为企业上市扫清障碍,推动尽快满足上市条件。

北交所的设立,形成了更具包容性和适应性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为中小企业打开全新、便利的融资渠道,成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目前,渝中区共有境内外上市企业9家(境内6家、境外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8家(基础层6家、创新层2家)、重庆OTC挂牌企业71家。我区拟挂牌上市企业储备企业共21家,其中千叶眼镜、渝欧跨境2家企业已分别于20213月、12月在重庆证监局办理上市辅导备案,有望近两年内在深交所创业板和北交所上市。区金融办将会同区科技局、区经信委等部门,进一步挖掘优质拟上市“专精特新”中小你也,大力支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开展重点企业全程跟踪服务,助推更多优质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渝中区将积极对接市级部门,结合区情实际全面贯彻落实《重庆市推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22—2025年)》,在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完善信贷支持政策、畅通市场化融资渠道、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强人才智力支持、助力企业开拓市场、提供精准对接服务等方面谋划支持企业的发展措施,推动渝中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同时,组织有关部门、管委会、街道办事处按照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录中的行业领域,全面梳理全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科研服务业等企业的基本情况,特别是近三年新引进的“种子”企业、重点企业和总部企业,完善渝中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为2023年市级“专精特新”申报工作打好基础。

此答复已经刘建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登录区政协委员履职平台填写办理回执,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渝中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25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