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工商联:
贵单位在区政协第十五届第一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加速推进朝天门市场提档升级工作的建议》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关注。经与渝中区商务委、朝天门街道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是针对“尽快出台相应的新的或延续前期配套政策、措施,或明确延续前期补贴政策措施。落实在前期已完成内外部改造的办场单位还未得到政府补贴的兑现工作。确保工作连续性”的建议。
根据《朝天门市场重点企业转型发展专题会议纪要》(〔2021〕11号)“由解放碑CBD管委会牵头,尽快制定支持市场转型升级相关政策,在2017年政策延续三年的基础上制定一企一策”,相关区领导组织了研究,拟按纪要精神,将2019年春节-2022年春节期间完成改造升级的市场项目,纳入政策范围。目前,我委正配合区商务委拟写相关材料,报区政府审议。
关于改造完成但未兑现的办场单位,朝天门街道前期已完成涉及的8个项目资料收集,正向区领导汇报市场改造提升和业态调整进展,待相关政策明朗后,协同相关部门,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这些项目进行核实验收、审计等工作,按程序推进补贴资金兑现工作。
二是针对“建议对商场进行内部业态调整有针对性出台与之匹配的优惠政策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调动对还未对其商场外立面及内部业态调整改造投入的积极性,对其自身内外部的整体配套工程的加快启动,从而推进整个朝天门市场环境提档升级和商场业态调整工作的整体推进进度”的建议。
对于商场业态调整除了完善配套优惠政策措施,还应对商场外立面及内部业态未进行调整的商场,将加大宣传,提升提档升级的积极性,同时加强政企双向互动机制,与各办场单位、驻场商户建立更加紧密联系,使其就市场转型的必然性达成共识,加强转型升级政策的宣传引导;其次,鼓励、支持有意愿的市场和商户加大产权并购、经营权整合、改造升级,形成示范效应;同时,依托党建联盟等平台,整合辖区职能站所及服务行业资源,为市场单位、商户提供多元化一站式服务,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根据市、区规划,朝天门综合交易市场位于两江四岸核心区,属于渝中区中央商务区、朝天门中新合作示范园集聚区双重叠合区域,拥有得天独厚的政策优势。朝天门市场的提档升级应纳入全区产业发展或楼宇发展政策统一考虑,把它提高到全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高度来设计,通过持续提升商业载体、深化片区综合治理、有机更新公共空间以及数字赋能等方式,充分发挥朝天门片区土地价值。
三是针对“建议由专业部门对整个朝天门地区及朝天门市场环境的整治统筹规划设计统一建设。根据地理环境,实现朝天门窗口形象和市场环境、新与旧、色彩与个性、路标美陈有机结合,既有历史沉淀也有现代元素,彰显重庆个性”的建议。
朝天门综合交易市场作为传统商业商贸区域,在重庆乃至全国的知名度高,商贸文化底蕴深厚,在朝天门片区环境综合整治暨品质提升工作开展后,市场周边环境有了显著提升。未来的朝天门市场不能总是在二级商贸流通批发市场徘徊,我们要从“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朝天门市场的发展,强化公共服务功能,实现朝天门片区城市公共空间利用率大幅提升,可在传统批发采购基础上,借鉴韩国东大门市场的转型升级模式,大幅度提升朝天门综合交易市场零售消费占比,除地缘性客户外,更关注外来到访客群消费需求的满足,拓展市场的零售消费、都市旅游、城市体验等多元功能,全力从传统批发市场转型发展成为辐射全国的时尚购物目的地,打造成一体化文旅商圈,集中彰显“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独特魅力的新地标。
四是针对“全面提升外部整体环境、促成有机协调。建议尽快启动陕西路道路及立面、配套设施整治、改造工程,彻底改变朝天门区域新华路和陕西路道路、立面环境配套公共设施严重脱节、不匹配、不协调的状况”的建议。
自启动朝天门市场提档升级工作以来,街道累计动员周边13家办场单位,自投资金近9000万元,由办场单位自行对各自商市场外立面进行改造或对市场内部业态进行调整。同时,根据区政府打造金融大道工作部署,街道累计利用政府财政资金4750万元,对新华路和陕西路道路周边26栋建筑,进行外立面和周边环境配套公共设施进行综合整治,累计整治立面90000㎡,修缮地面16000㎡,安装地下管网200m,更换公共管道600m,整治屋顶20000㎡。
目前,陕西路、新华路道路沿线周边尚有大正商场、大生商场第二批、渝派商场3-4楼等项目仍有提档升级需求,接下来,街道也将在业态调整政策明确后,协同相关部门,继续推进朝天门市场的内部提档升级工作,持续完善周边配套公共设施,改变严重脱节、不匹配、不协调的状况。同时,街道建议相关部门尽快研究出台相应的补贴政策或优惠政策措施和尽快推进解放东路-陕西路道路及周边沿线的管线下地工作。
五是针对“建议将打造朝天门夜经济纳入其整体规划之中。由政府统筹协调、将朝天门地域、市场、网红、打卡“四优势”有机结合,并把朝天门市场1楼营销场地纳入统一规划,打造。形成商场、夜市、景点有机结合,达到人商旅完美融合,彻底扭转朝天门市场每到下午5点后就人去楼空的现象”的建议。
近年来 朝天门市场核心区域的“颜值”“气质”不断提升,外在形象的更迭的同时更要传“文气”,聚“人气”,汇“财气”,我委联合相关部门拟采取分类逐步调整的方式,积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夜经济业态的发展:一是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引导朝东路沿线结合旅游娱乐等业态先行打造;二是积极引入休闲餐饮等业态,丰富朝天门市场配套业态;三是引导有条件的市场,合理开发利用楼顶、露台等区域,打造“天台经济”“网红打卡地”。培育食、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文旅产业生态圈,建设传统重庆特色餐饮、小吃街区,打造时尚网红微店;针对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通过差异化、主题化特色性盘活现有酒店资源;打造多条不同旅游线路,把朝天门广场、码头、朝东路、湖广会馆、东水门老街等核心区内228处自然人文景观点“串珠成链、联链成网”,策划开展“一日游、多日游”;依托重庆长滨项目,与市场内商旅文产业区域形成联动,大力发展夜市、酒吧、KTV等“夜经济”;
同时,大力打造朝天门综合交易市场品牌IP,组织承办中国西南时尚之都嘉年华、西部服装博览会,形成“一节一会”品牌矩阵效应;结合自媒体、传统媒体打造不同品牌活动和营销策略,吸引游客人气,并结合互联网运营管理平台和大数据,建立朝天门线上宣传门户,发行朝天门独有品牌的刊物,宣传时尚潮流;挖掘朝天门区域文旅休闲的“高光点”,衔接形成特色故事线,打造一批主题网红打卡地和朝天门文化形象IP,增添渝中“全域旅游”底色。
联 系 人:李泽
联系电话:63662247
重庆解放碑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
2022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