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侨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在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产业促进渝中区现代服务业引领区建设的建议》已收悉,非常感谢贵单位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近年来,我区集聚了互联网及电子商务企业30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的网络零售企业28家。2021年我区限额以上法人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网上零售额通过网络实现的零售额82亿元,占社零比重10.7%,高于全市增速5个百分点,跨境电商网络零售额增长190%。汇集大龙网、宝妈时光等跨境电商平台3个,先后开设“洋码头十八梯文旅进口商品体验店”、悦洋里CBT进口生活集市等各类进口商品店铺10余个,面积逾万平方米。跨境电商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优势。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在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产业促进渝中区现代服务业引领区建设的几点建议,对我们的工作很有启发,结合区情以及区商务委有关职能职责,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成立渝中区跨境电子商务协会完成产业集聚的建议
我区跨境电商的特点是一极独大,即:规模以上跨境电商进口类型企业仅重庆渝欧跨境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在跨境电商进口类型企业有一定影响力的仅重庆大龙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其他企业营收规模不大,数量不多。重庆渝欧跨境和重庆大龙网科技公司均系重庆市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协会会员。待我区跨境电商企业进一步聚集,规模进一步扩大,等时机成熟时,我委将指导筹备成立渝中区跨境电子商务协会。
二、关于建立只服务于跨境电子商务的产业园区的建议
打造专业性、主题性跨境电商园区,有利于集聚跨境电商产业链要素,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打造产业发展孵化器、放大器,是一个有效发展跨境电商产业的途径。目前,我区重庆渝欧跨境公司为龙头,打造了“渝欧跨境数字贸易产业园”,已集聚渝欧大健康公司、啵鲁鲁(重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重庆小圆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近10家跨境电商生态圈企业。接下来,我们将加大力度进一步培育跨境电商园区并做大做强。
三、关于打造西南地区的跨境电商物流配送中心、结算中心和数据中心的建议
重庆已建成的四个国家一类口岸(江北国际机场航空口岸、万州机场航空口岸、重庆港水运口岸(位于江北)、团结村铁路口岸(位于沙坪坝))、三个综合保税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西永综合保税区、团结村铁路B保)均不在渝中。我区陆地面积仅20平方公里左右,既没有保税区,也没有海关通关机构,降低了我区对跨境电商物流企业落户的吸引力。同时,由于我区税收分成比例较低,在外贸进出口方面能提供的奖励政策较两江、高新等开发区和三个保税区低,更远低于沿海等城市。在引导本地报关本地出口方面,具有极大难度。因此,我们的对策是利用我区拥有两个市级商圈(解放碑商圈和大坪商圈)优势,吸引跨境电商企业来我区设立区域总部、线下进口商品体验店等,把销售和结算落地渝中,如洋码头重庆科技有限公司,已开设2家线下进口商品体验店,并在我区结算。
四、关于制定相关落地支持政策,高水平加快促进渝中区跨境电商产业发展的建议
综合考虑我区区情特点,结合国际消费中心核心区建设,我委将探索打通跨境电商与贸易中心建设全链条,抓好“保税仓+跨境电商+进口商品城+贸易功能区+贸易示范大楼”等五位一体建设。同时,根据我区跨境电商产业特点,充分考虑区财政的可承受能力等因素,继续完善我区跨境电商扶持政策体系和配套支撑。
再次感谢贵单位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
此复函已经江南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贵单位有什么意见,请登录区政协委员履职平台填写办理回执,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渝中区商务委员会
2022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