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住房城市建委关于政协重庆市渝中区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案第191号的复函

来源:渝中区住建委 发布时间:2022-04-20 09:25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罗银灯委员:

您在渝中区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关于在渝中区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及管理的建议》收悉。经我委认真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建立完善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之一。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国办发〔202122号)精神,突出房住不炒的民生属性,渝中区坚持由政府给予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持续提升住房保障水平,促进实现全区人民住有所居。

   (一)建立机制,形成合力。为推动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工作,2021年,我区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区政府办、区住建委、区发改委、区财政、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区经信委、区城管局、区税务局等17个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会议议事以及与税务、金融、水、电、气等单位联动机制,坚持把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作为民生实事统筹推进。

(二)制定政策,简化流程,明确发展目标。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区及时印发了《渝中区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实施意见》和《渝中区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细则》,明确了各个部门的任务分工、项目认定申报条件要求,建立了市区两级条块结合的绿色审批通道,简化了审批流程;细化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改造和装修适用标准和监督管理要求;明确在十四五期间确保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应总量占新增住房供应总量的比例达到31.2%的发展目标。

(三)开展摸底调查,做好供、需调研。一是,通过专题会议、走访调研等形式,充分听取企事业单位、住房租赁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等各类主体的意见和建议,对全区租赁住房需求、关注要素、存量土地、房屋资源情况进行了全面摸排,全区存量房可改造保障性租赁住房2.74万套、建筑面积132.6万平方米,可供新建保障性租赁住房存量土地3公顷。二是,结合渝中全域城镇化,GDP中金融、商贸业占比大的特点,特聘请了第三方调查机构对在渝中区工作或生活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租住保障性租赁住房意愿开展了调查研究,有意愿租住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比例达93%。

二、房源筹集情况

渝中区是建成区、老城区,可供新建保障性租赁住房存量土地不足,限制了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供给。多渠道盘活存量,加强房源供给,是渝中区委区政府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提升其社会获得感和城市融入感的重点工作任务。20217月以来,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参与发展模式,按照一点四区,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要求,我区筹建了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5841套(间)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目前已投入运营项目3627套(间)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

(一)利用非居住类存量房屋改造,增加房源供给490套(间)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渝中区嘉陵大厦,背靠解放碑核心商圈,精确瞄准20-35岁青年人才市场租赁需求,打造舒适、安全、便捷、时尚、社群五大特色于一体的人才公寓。通过引进龙湖冠寓品牌,由渝中区国有企业与龙湖冠寓联合打造,对该栋大楼进行了整体改造提升

(二)利用老旧小区改造,完善公共配套,增加房源供给40套建筑面积0.3万平方米如中山四路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由区国资公司和建融住房服务(重庆)公司共同投资打造,根据我区实际情况,统筹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对房屋进行结构加固,外立面、给排水管网改造、化粪池迁移、路面整治及绿化等整治工程,即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又提升城市品质。

(三)利用校区,改造存量房屋,增加房源供给97套(间)建筑面积0.4万平方米如重庆医科大学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积极探索多方出资、多方受益的发展模式,为高校解决好了高层、中层和基础性人才住房困难问题。

三、落实监管情况

我区将以政策为导向,坚持谁投资、谁所有,多渠道增加房源供给。按一点四区的选址等要求,保障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在我区住有所居。

首先,在老街巷、老居民区正逐渐成为网红打卡地和新的城市名片的当下,集市井文化、居住形态、住房租赁、休闲娱乐于一体,改造完成张家花园和嘉西村214套(间)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为周边就业、创业人群提供便捷、优质、低价的理想租赁住房。

其次,实行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开竣工全过程监管,强化后期出租管理与运营管理防止保障性租赁住房上市销售或变相销售,确保保障性租赁住房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标准,年涨幅不超过5%,让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租得起、租得稳

第三,依法依规按程序加强对非居住存量用房改造的管理,严禁违法改建、擅自改建。开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秩序专项治理,落实租赁纠纷部门+街道+社区三级调处工作机制,确保保障性租赁住房管理秩序稳定。

第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具有资质的大中型企业投资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积极引进优秀品牌住房租赁企业参与打造,多渠道增加房源供给,运用品牌效应促进我区保障性租赁住房持续发展。

此复函已经我委张明功主任审签。您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单上寄给区政协提案委和我单位,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联系电话:023-63848034

人:向波

重庆市渝中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委员会

202241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