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晓伟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加强渝中区裁判员队伍建设的建议》提案,已收悉,提案中的问题和建议一语中的,对我区现阶段体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我局领导高度重视,经研究,现将相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积极推进体育场所建设
渝中区面积狭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场馆的新建。但是,近年来在渝中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大田湾体育场馆、长滨路体育公园、半山崖壁健身步道均将在今年陆续竣工投用,这批体育场所的建成,将为赛事的举办、裁判员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按照渝中区体育产业规划,结合大田湾体育场周边老旧社区更新,市体育局与区政府已初步达成共识,共同建设重庆市体育产业聚集区,建设体育培训大厦,商请区城市更新公司为裁判员的资格培训、考核、认证、协会、俱乐部等机构提供载体空间,打造一个重庆乃至西部地区体育人才汇聚交流的平台。
二、完善裁判员培养机制
随着今年全市竞技体育改革发展年的启动,裁判员的培养工作迫在眉睫。按照《重庆市体育竞赛裁判员管理办法》渝体〔2016〕62号文件要求,我局以二、三级裁判员资格认证管理为抓手,指导督促各体育行业协会、教育部门开展裁判员管理工作,每年12月15日至次年1月15日开展裁判员资格认证、培训、考核、注册,对裁判员的临场执裁、作用发挥、职业道德、履职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实行优胜劣汰。截至目前,全区共培养裁判员301人,其中国家级裁判员16人,一级裁判员有171人,二级裁判员69人,三级裁判员45人。从裁判员的执裁项目分析,已覆盖95%的运动项目,只有滑雪、街舞、电竞等新兴运动项目尚属空白,相关项目裁判员还有待培养。
三、推动培训认证落地渝中。
按照您的建议,经研究,我局一致认为此项工作十分有利于渝中体育强区的建设。按照市、区两级裁判员认证工作职责,一级以上裁判员均由市级协会组织考核认证,二、三级裁判员由区级协会考核认证。近期,我局主动与市社体中心和 57个市级体育协会进行对接联系,诚挚邀请各协会来渝中区落户裁判员培训认证机构,我区将协调大田湾体育场(馆)作为培训认证场地,努力将全市体育培训认证机构引入渝中,形成体育中介产业优势。同时,为弥补新兴体育项目的裁判员空白,今年我局积极支持渝中区街舞、电竞成立行业协会,促进相关裁判员的培养。
四、通过赛事提高裁判员能力。
今年,我区计划了一系列群众赛事和青少年比赛,例如佛图关登山赛、解放牌登楼赛、渝中城市定向赛、半岛健步走大赛、社区运动会、中小学生射击锦标赛和跆拳道锦标赛,同时还将承办重庆市的青少年射击锦标赛、冠军赛、跳水锦标赛。我们相信通过这些比赛,全区裁判员的执裁水平能够得到提升,同时还会吸引更多年轻体育工作者加入到裁判员队伍中来,让裁判员队伍不断壮大,进而为选派优秀裁判员参加国际国内重大赛事储备人才。
五、加强学校裁判员队伍建设。
今年是全市推进“体教融合”工作的第一年,全区上下十分关注“体教融合”工作的进展情况。按照区领导的指示,我局代表区委区政府两办拟订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体育、教育部门联合举办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不断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体育人才。此项工作中,有一关键环节就是要抓好教育系统裁判员队伍建设,要求教育系统建立裁判员委员会,为校际运动会做好执裁服务。同时,要求每个学校根据自身运动项目特长,在学校体育教师中培养裁判员,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发展。
六、推动区级单项体育协会的建立。
渝中区现有群众性单项体育协会14个、俱乐部11个,涵盖了足球、门球、武术、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25个运动项目。按在今年的工作计划,我局正在支持网球、街舞、电竞筹备成立单项运动协会,争取每年均有2个以上单项体育协会或者俱乐部成立,同时,利用“好体育人”资金,支持各协会、俱乐部开展活动,促进相关运动项目的裁判员队伍培养,更好服务于区域赛事活动和经济社会发展。
联 系 人:江文兵
联系电话:023-63931225
重庆市渝中区体育局
2022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