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中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第365号提案的答复函

来源:区文化旅游委 发布时间:2022-06-10 10:49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尊敬的陈洁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加快推动渝中区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工作的建议》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渝中区文旅工作的关心,特别是对文化旅游标准化工作的关注。现答复如下:

一、健全文旅标准体系方面

(一)明确责任体系,加强组织领导。近年来全市文化和旅游业快速发展,渝中区作为重庆都市旅游的“领头羊”,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工作已成为全区文旅行业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2021年,重庆市文旅委制定了《重庆市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加强全市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工作顶层设计,对渝中区推动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工作做出了指导。根据《重庆市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区县(自治县)文化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本部门、本行业地方标准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渝中区文旅委已明确由市场管理科负责标准化日常工作,通过标准化管理,将行政性管理手段转变为技术性管理手段,将政府对企业的具体管理转变为行业管理,有力促进全区文化和旅游业发展和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

(二)依托上级评选活动,推动辖区标准化建设。我委积极参与申报国家、市级各项评选活动,对照相关标准提升文旅行业服务质量。近年来渝中区先后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顺利通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首次复核,解放碑—洪崖洞街区、贰厂文创街区入选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积极宣传《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标准,鼓励辖区旅游民宿积极创建等级旅游民宿。近期,我们正在按照《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规范与评价》标准,积极指导贰厂文创公园申报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三)积极参与有关行业标准制修订。近期,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在就《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2010版)修订工作征求意见,借此机会,我委走访了辖区内多家星级酒店及未评星的高品质酒店,调研了解了企业对该国家标准的修订意见建议、该国家标准对企业的实际意义及企业的评星意愿等,认真将一线的诉求反馈给上级部门。

二、强化标准实施和评价方面

(一)加强标准宣贯。一是定期邀请专家对我区旅游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区旅游协会、区导游协会、星级酒店、等级景区、旅行社代表和其他重点景点负责人开展旅游标准化业务知识集中辅导。二是委托行业协会组织开展旅游“云课堂”培训,将《旅游法》《标准化法》等法律法规和《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等标准宣传纳入旅游专题培训,2021年受训旅游从业人员达5500余人次。三是实施金牌导游工作室项目,组织3个金牌导游工作室常态化开展导服人员培训,重点提高导游、服务人员等从业人员标准化技能、服务意识和能力。结合“3·15”消费者权益日、“12·4”国家宪法日等宣传活动,向市民游客普及旅游知识,强化标准宣传。

(二)严格执行标准。渝中区积极推动旅游相关标准的执行。定期检查辖区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服务质量,根据市文旅委统一安排,定期开展辖区A级旅游景区“体检式”交叉暗访复核工作,定期开展辖区旅游星级饭店标准执行监督检查工作,确保景区、饭店严格执行相应等级标准。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社会组织和消费者的监督作用,向社会公开受理举报、投诉的电话,确保旅游行业标准落实落地。

(三)强化标准指导。一是标准化建设游客中心。为促进渝中区全域旅游发展,将渝中区游客中心建设成为集散布局体系化、主客共享一体化、功能多元休闲化、建设运营市场化、设施服务人本化、互联互通智慧化、引领发展现代化的城市休闲综合体,我委编制了《重庆市渝中区游客中心设置与服务标准》。二是标准化建设文化中心。渝中区依托文图两馆(总馆),与街道文化中心(分馆)、社区文化中心和社会分馆,积极构建“2+11+79+N”四级服务网络,有序推进街道(社区)文化中心标准化建设,打造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街道(社区)文化中心,不断健全“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三是标准化建设旅游导视系统。我委以国际化、智能化、便利化的标准,依照相关程序,委托专业公司设计制作安装了一批渝中区全域旅游标识标牌,重点针对自助、自驾游客,整合全域旅游景区、交通、厕所、购物、住宿、游步道等相关旅游要素,分为全域旅游导览图、区域旅游导览图、景区(点)标识三种类型。

三、文旅标准化工作保障方面

落实市对区考核要求。按照重庆市《文化旅游市场管理水平督查通报方案》,市对区考核要求中明确了对旅游标准化工作的考核要求:每年至少开展1场旅游标准化工作培训,组织辖区内所有3A级及以上景区至少开展1次标准化工作宣介活动。渝中区认真贯彻落实市文旅委对旅游标准化工作的有关要求,持续加强旅游标准化宣贯工作,组织辖区旅游企业积极参加旅游标准化工作培训。健全区级领导机制。2020年,经区政府同意,渝中区成立了旅游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各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负责指导实施旅游标准化工作任务和项目,研究审议全区旅游标准化工作重要事项,负责旅游业地方标准的制定、审查和推广,统筹协调、指挥调度、部署推进全区旅游标准化工作。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渝中区作为2022年全市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试点区,承担“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的试点任务。我委将鼓励支持区旅游协会、导游协会等行业组织及重点企业负责人、行业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以标准化引领旅游服务质量提升。

四、高端消费供给方面

您提出的文化、旅游产品供给不足、消费水平低等问题,一直是我们高度重视、全力提升的工作方向。为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区文旅委制定了《重庆市渝中区深化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力争到2025年,全区文化旅游及相关消费总额突破600亿元,居民人均文化娱乐和旅游消费支出超过6000元,年均增长10%以上;新增3-5个特色鲜明、配套完备、示范引领的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培育100家特色文化旅游消费示范店。

(一)创新文旅产品供给。一是开发文创产品,推动建立门类齐全的旅游商品体系,提高文创产品、旅游商品在旅游消费中的比重。二是创新旅游产品,不断开发小众化、圈层化、家庭化、智慧化的旅游新产品,将文化内容、文化符号注入景区景点。三是支持演艺精品,支持在区市级文艺院团发展,鼓励各院团创作文艺精品,支持市场主体在渝中投资打造驻场旅游演艺。

(二)提升文旅消费水平。区文旅委不断深化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创建成果,发挥国家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示范效应,办好“全球不眠夜”文化旅游消费品牌活动、第七届渝中区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第三届渝中区文创产品设计大赛等活动,发放百万文旅消费券,激励市民来渝中消费文旅。完善重庆文创研发中心、数字文化产业园、文化(体育)产业示范园区(楼宇)等招商平台建设。下一步,我们将不断优化文化、体育、旅游产业消费配套,建立完善夜游、夜娱、夜秀、夜养、夜读、夜购等夜间文旅消费体系,提档升级阅读、演出、电影、文博等各类消费产品,加快建设后街、天台、江岸、步道、洞穴等特色消费场景,优化推出都市游、山水游、文化游、夜间游等精品消费路线,让市民游客高高兴兴来“打卡”、心甘情愿去刷卡

(三)坚定高端发展道路。大力引进国际知名品牌,提升商业能级,尽快出台国际品牌引进政策,重点支持商业综合体引进国际顶级品牌、一线和轻奢潮牌开设旗舰店。计划到2025年汇聚国际知名品牌500个,全球、全国品牌中心店、城市旗舰店、精品店突破100家,高端品牌入驻率80%,商品门类更新速度同步全球。针对中心老城区产权分散、载体老旧等痛点难点,制定解放碑消费业态导则,疏导十字金街临街业态,形成“高端商业商务+国际化多元商品服务+文化艺术设施+历史人文展示”多层次消费格局。

下一步,渝中区将持续举办旅游行业服务技能大赛、导游技能大赛等,主动参与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在线旅游服务、旅游服务质量评价等领域的标准制定,积极争取国家级、市级文化旅游标准化试点项目落户我区,加大标准宣贯力度,持续推动《旅行社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导游服务规范》《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等国家标准及相关行业标准的落实。支持和引导市场主体和社会机构参与旅游服务标准制定,激发企业制定发布标准的积极性。着力提高全社会、全行业的标准意识和认识水平,发挥标准在全域旅游中的服务、指引和规范作用。

非常感谢您提出了中肯并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对我们工作有很大帮助,相信有各位政协委员为渝中文化旅游献计献策,渝中区文化旅游业将会得到更大发展。

此复函已经渝中区文化旅游委朱传富书记审签,您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单上寄给区政协提案委(或者通过政协重庆市渝中区委员会网站,链接提案工作管理系统,依程序登录,填写对提案办理工作的评价),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渝中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2530

(联系人:宋婕电话:023-63765421,地址:渝中区金汤街746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