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娅委员:
您在政协重庆市渝中区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鼓励和发展中小企业数字化网络化平台经济的建议》已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根据区经信委职能及区法院、区人社局相关部门的协办意见,对建议具体答复如下:
一、相关建议答复
(一)关于加强中小型企业转型数字化网络平台“政策支持”的建议。近两年来,我区积极帮助企业争取数字化转型相关项目及政策支持,累计帮助华夏云融航空科技有限公司、重庆颂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获得重庆市中小企业“上云”实施智能制造成效奖励支持100万元,帮助重庆港力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煤矿矿井水高效澄清反应一体机”等55个项目入选重庆市技术创新指导性项目推荐目录,帮助食品工业研究所打造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机构,帮助辖区重庆菲斯克人力资源集团有限公司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为中小企业利用数字化工具转型升级赋能。
(二)关于加强中小型企业转型数字化网络平台“资金支持”的建议。一是我区出台《渝中区支持科技创新若干财政金融政策》(渝中府办〔2021〕13号),围绕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应用大数据智能化赋能、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单项给予企业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奖励,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二是争取融资服务支持,积极组织区内企业申报重庆市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2022年全区累计已有349家中小企业获得商业价值信用贷款3.85亿元、117家企业获得知识价值信用贷款1.88亿元。
(三)关于加强中小型企业转型数字化网络平台“资源支持”的建议。一是三健科技运营的渝中区中小企业“窗口”服务平台,为全区中小企业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服务。该“窗口”服务平台软硬件设施投入300多万,现有运营建筑面积1018平米,拥有可容纳100人的多功能培训教室,功能完备的企业信息化体验推广中心,现代化的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独立的信息机房。入驻技术服务机构已达33家,可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服务支持。二是接下来,将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数字科技企业通过搭建成熟的数字化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符合自身发展战略、商业模式、运营策略、制约短板、自身需求和资金实力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对企业进行精准的“数字化”模型设计,包括思维层面建立数字化模型、企业管理层面建立数字化结构、企业营销层面建立数字化体系、企业产品服务层面建立数字化流程、从权益价值层面建立数字化商业新模式,从思维、管理、营销、产品服务、权益价值五个维度入手,提供贯穿企业数字化转型全流程的解决方案,解决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所面临的“不会转”“不敢转”等问题。
(四)关于“维护平台发展的经营秩序和新型的劳资关系”的建议。在处理平台企业劳资纠纷时,我区始终保持稳慎处理态度,确保平台正常经营。一是准确划分三种形态,尊重企业合法合理的用工模式选择,不搞一刀切认定劳动关系。二是建立仲裁、法院、劳动监察、工会等部门组成的研讨专班,召开理论研讨会和案例讨论会。根据劳动法律法规和《实施意见》,梳理出认定劳动关系的关键肯定性和一票否定性要件清单,结合具体案件研究一般和特殊情况下的劳动关系确立问题,尽最大努力准确界定劳动关系和劳务合作、承揽关系。在仲裁、监察受案环节建立甄别引导机制,轮流安排仲裁员、书记员到接待室担任引导员,对疑似不完全符合和完全不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案件及时甄别。三是耐心向劳动者释明法律、说明区别,引导其到法院起诉进行有效维权,避免劳动者因为不清楚维权渠道而采用聚集、闹事等方式维权,影响平台企业正常经营。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渝中区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持续做好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一)持续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全面用实用好《重庆市渝中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扶持办法(试行)》《渝中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试行)》《渝中区支持科技创新若干财政金融政策实施细则》等政策文件,对符合政策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及时兑现扶持政策,加大提升中小微企业获得感和归属感。同时,不断健全扶持政策体系,积极谋划制定更多促进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尤其是在建设中小企业数字化网络化平台的扶持政策。
(二)持续发挥平台服务功能。充分依托渝中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窗口平台、重庆菲斯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重庆市互通源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等市级以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利用平台要素聚集功能,切实帮助中小微企业走好数字化转型之路,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积极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以坚持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引导企业算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本账,着力纠正部分小平台企业通过损害劳资关系的方式追求短期利益、不合理利益的不良倾向,努力在新就业形态企业中培育起和谐共赢意识。对平台企业的订单分配、收入分成、奖励处罚等重要规则进行全面审查,着力纠正企业单方面排除劳动者权益、显失公平的条款,引导平台企业切实改善劳资关系。协调区总工会、团区委等部门,探索建立骑手休息驿站,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关爱活动等倡导社会理解、尊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主题宣传活动,大力营造“尊重平台经济,尊重新业态劳动者”的和谐氛围。
此复函已经渝中区经济信息委刘建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登录区政协委员履职平台填写办理回执,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联系电话:023-63765803
联 系 人:刘 学 颖
重庆市渝中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3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