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区委:
贵委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渝中区政务服务的建议》(第049号)收悉。经与区大数据发展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目前开展的相关工作
(一)夯实数字基础,不断提升系统支撑能力
一是完善数字化应用管理制度保障。出台《渝中区公共数据管理实施方案》《渝中区公共数据编目归集操作手册》《渝中区公共数据治理操作手册》等,建立“首席数据官”制度;印发《渝中区政务数字化应用管理暂行办法》《渝中区政务数字化应用开发操作指南(试行)》,规范应用全生命周期;二是统筹推进数字资源共享融通。全区525台云服务器统一部署在政务云上,303条政务外网、35条政务内网已覆盖全区各部门、街道;发布公共数据目录4813类,数据量2.3亿条,归集率、库表类数据治理率持续保持100%;建成区级数据仓1个,48类市级基础库信息、31类基层智治一表通信息回流下沉;建成部门应用仓3个,申请12类市级业务部门数据及城市体征数据;建成街道数据仓11个,完成22类市级基础库信息治理切分至街道数据仓;数据供需协调取得进展,依托IRS积极申请使用数据,数据共享需求满足率为100%;三是同步市级升级政务服务总入口。用好新“渝快办”平台,推动数据业务协同,“渝快办”已由市大数据局完成优化重构并于3月13日上线进行试运行,新版渝快办“一窗综办”系统上线1118项事项,其中涉区县事项611项;目前全区行政许可事项“最多跑一次”比例达100%、“全程网办”比例为82.47%;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比例为99.82%、时限压缩比为67.87%、平均跑动次数为0.22次,即办件比例为37.42%。
(二)升级服务模式,满足企业群众多样性需求
一是探索“虚拟窗口”新模式。围绕统一服务标准、畅通服务渠道、整合服务资源、强化数据共享,与上海黄浦区、奉贤区等地区积极对接,接通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虚拟窗口系统,通过“屏对屏”实现跨时空“面对面”,建立了申请人和业务属地工作人员的直接沟通渠道,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专业高效的答疑指导,实现企业群众不出渝中即可获得与属地窗口“同质同效”服务;二是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好。完善线上线下咨询及办理方式,配合市级推进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一次办”套餐,充分发挥“渝快办”平台的枢纽作用,通过归并、数据共享等方式进行精简、优化,通过数据归集,实现“多表合一、一表申请”,目前,“新生儿出生”“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入学”等80个“一件事一次办”套餐已上线“渝快办”;三是完善“一站式”服务功能。深化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落实政务服务中心集中进驻事项负面清单制度,规范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不断完善自助服务办事大厅建设,放置20余台自助服务设备提供全天候服务,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自助服务渠道;在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邮政等服务网点,下沉21台自助服务一体机,让市民休闲消费即能办理415项政务服务事项,推动政务服务事项“7X24小时”就近办,不断提升办事便捷度,截至目前,自助服务终端办理数9000余次,累计访问次数39000余次。
(三)强化业务协同,深入推进“一窗综办”改革
一是优化窗口服务建设。推出“绿色通道”“延时服务”“预约服务”等特色服务,拓展“无差别综合窗口”范围,持续规范工程建设、开办企业、税务、公安出入境、婚姻登记等“分领域综合窗口”设置,现已设立16个无差别“一窗综办”窗口和74个分领域综合窗口,100%政务服务事项初步实现分类“一窗综办”;二是坚持受审分离模式。全面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模式,加强窗口前台和业务后台联动协同,合理划分事权责任,前台综合窗口负责咨询、接件、出件、相关材料初审等服务,后台负责审查审核审批、专业性咨询、业务协调等工作;三是实行首席代表制度。科学配置后台审批人员,由各政务服务部门选派业务能力强、综合水平高的干部入驻综合窗口后台作为首席代表,首席代表是部门事项办理的直接责任人,由部门对其业务相关的专业性咨询、建议、协调、督办、审批决定等权利进行充分授权,保证了窗口工作高效运转。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抓好基础工作的落实。加强横向联动、纵向沟通,建立区级部门间的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并积极呼吁市级部门打通数据壁垒,推动部门业务系统与“渝快办”平台全事项深度对接融合;依据行政许可实施规范、《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服务要素指引》,统筹编制和修订办事指南,加速推进各事项办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全面实现政务服务“同层级、同事项、同标准”,确保线上与线下服务事项及标准同源。
(二)加强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围绕群众企业的办事需求,配合市级进一步优化平台身份认证、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公共支付、快递物流等基础支撑功能,进一步优化平台栏目设置、智能搜索功能、办事指南等,让群众企业“看得懂、找得到、好办事”;针对“网上办”“指尖办”发展趋势,推动更多事项由线下到线上,逐步实现“一网通办”,进而推进政务服务无纸化、智慧化、便利化。
(三)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覆盖度。依托“渝快办”信息集成、服务集成功能,进一步拓展服务渠道,推动政务服务PC端、移动端、自助终端与政务服务实体大厅融合发展、协同服务,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全覆盖的一体化服务体系;聚焦群众企业使用频率高、覆盖广的高频服务需求,梳理一批涉及户政、教育、医疗、民政、交通、证照办理等与企业经营活动和群众生活关切度高的服务事项,持续推出一批事项在移动端、自助终端办理,方便群众企业“掌上办”“就近办”。
(四)优化政务中心整体布局。对中心布局进行统筹规划,不断完善政务服务中心便利化、智能化功能建设,优化提升“一站式”服务水平,组建专业咨询导办和帮办代办队伍,提供咨询引导、申办辅导等前端服务,加强主动服务和上门服务,便利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办事;持续深化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加快推进区政务服务中心扩容升级项目建设,深度整合我区政务服务资源,破解企业群众办事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最大程度方便群众“进一扇门,办所有事”,营造“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的政务服务环境。
此复函已经刘畅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贵委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渝中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
2024年0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