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中区大石化新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076号提案的复函

来源:大石化新区管委会 发布时间:2024-05-29 14:21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科学技术界别组:

你们提出的《关于将重庆数字经济产业园打造成全国首个区块链+零碳园区的建议》(第076号)收悉。经与区生态环境局、区经信委、区大数据发展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情况

近年来,我国出台系列政策文件积极推动园区绿色低碳转型,20219月,国务院在《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组织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探索有效模式和有益经验,并在随后发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设立了选择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的目标。根据目前专家共识,零碳园区作为我国园区迭代升级的最终目标,其演进路径为“低碳园区—近零碳园区—零碳园区”。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有10余个省份和直辖市积极推动创建近零碳/零碳产业园区,主要类型包括科技园区、物流园区及工业园区,空间分布集中在华东、华南和西北地区,主导产业涉及装备制造、医药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大部分属于在建和新建园区。

20231月,市经济信息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印发《关于印发重庆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到“十四五”末,产业结构优化取得积极进展,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累计建成市级及以上绿色园区30个以上、绿色工厂300家以上。3月,市生态环境局、市经济信息委联合推动开展重庆市近零碳园区试点工作,在大渡口区、巴南区、九龙坡区等8个区县共选择9个园区作为零碳园区试点园区,主要涉及工业、交通、能源、建筑等多个行业工业园区,在区域分布、产业类型、建设路径上各具特色,比如:重庆数字产业园在5G、大数据产业集群方面代表了十四五期间我市制造业绿色发展方向;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形成了钢铁、化工产业集群,传统高排放行业具有更大降碳减排空间;开州高新区是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纽带,是引领渝东北川东北一体化发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支撑,具有很强区域示范带动性。

渝中区积极响应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政策,20213月《重庆市渝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开展低碳社区、低碳商业等示范建设,试点建设近零碳排放示范楼宇、示范社区。同年12月,渝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重庆市渝中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指出:要探索开展探索开展低碳街区、低碳社区、低碳商业、低碳旅游、低碳楼宇等低碳排放示范项目建设,研究并试点建设近零碳排放示范楼宇、示范社区、示范单位等。2022年,渝中区研究制定了全区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及碳达峰实施方案,全区单位GDP碳排放水平继续保持全国“最优”序列。202338日,区委书记黄茂军主持召开区政府第42次常务会议,审议《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送审稿)》《渝中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稳妥有序推进双碳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2024115日,区长谢东在重庆市渝中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讲话指出,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构建绿色低碳生产圈。

我委认真贯彻落实各级会议及领导讲话精神,陆续引进了一批双碳、能源、环保等相关企业,如智中和致力于提供数字双碳系统平台、双碳战略规划、碳盘查与核证、ESG 咨询、零碳可持续工厂规划等解决方案;港力环保拥有环境污染治理甲级资质(废水、废气、噪声、固废),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水污染防治专项设计资质等;西部绿色能源科技主要经营电力改造、配网建设、区域集中供能、三联供供能、高效机房建设、储能(含氢能等多种形式)、光伏发电、光热技术、风力发电、换电重卡、碳减排、碳经济服务、能源托管、智慧能源管理运维等新能源主流技术, 提供城市级到园区级的综合智慧能源完整解决方案;汇智能源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面向建筑、交通、园区、信息等领域,大力发展综合智慧能源产业。产业园建设零碳园区具备一定基础。

202422日,我委联合弦力场(重庆)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凤筑科技有限公司、重庆港力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智中和(重庆)低碳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由重庆市委网信办、市经济信息委、市大数据发展局指导,渝中区委网信办、区经济信息委、区科技局、区大数据发展局、区生态环境局主办的重庆满天星产业发展主题分享暨人工智能平台、零碳数字园区发布会,来自重庆志和智律师事务所、福建中科星泰数据科技有限公司、重庆港力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通院等单位的专家、企业家分别围绕区块链技术、SMARTZ数智双碳系统、零碳细胞、碳数据服务网络等进行主题演讲,分享了在零碳园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零碳园区建设建言献策

2024415日,我委向区生态环境局、区经信委、区大数据发展局征求关于打造区块链+零碳产业园的意见建议;416—430日,我委广泛联系园区企业收集关于打造区块链+零碳产业园的意见建议;521日,我委组织智中和、凌踔科技、西部绿色能源等重点企业召开重庆市区块链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块链+零碳园区规划方案专题会,探讨将重庆数字经济产业园打造成全国首个区块链+零碳园区的意见建议。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利用园区双碳、能源、环保等相关企业基础优势,积极响应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鼓励企业探索基于能源管控系统探索数字化碳管理,积极支持园区企业申报国家、市级有关评优评先等激励事项,为打造零碳园区打造发展条件。

二是联合区大数据局助力企业探索区块链技术+双碳路径。渝中区已投入财政资金建成区块链技术及应用创新平台,市局同意升级部署为市级基础设施山城链,平台及山城链可为园区企业提供统一的区块链共性能力支撑。园区将联合区大数据局支持相关企业接入区块链技术平台及山城链,并发挥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综合性试点成效,助力零碳园区示范场景打造。

三是推动零碳园区建设前期工作,深入了解市级近零碳园区建设指标体系和政策解读,联合区主管部门积极争取相关市级部门有关政策、技术、资金支持;对接市级零碳排放试点园区,学习相关建设经验做法和特色亮点;支持园区企业充分挖掘降碳潜力,创新低碳、零碳和负碳技术应用场景及载体,参与绿色金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工作。

此复函已经杨晶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单上寄给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感谢您对大石化新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渝中区大石化新区建设管理委员会

2024524

联 系 人:戚瀚文

联系电话:6362069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