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大数据函〔2024〕34号
高振新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上提出《关于以数字场景促进渝中区社区智慧化建设的建议》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关注。区大数据局牵头,会同区委组织部、区卫健委、区民政局、区住建委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渝中区紧紧围绕数字重庆建设“1361”的整体框架布局,建立全市统一的“141”(“一中心四板块一套网格”)基层智治体系,推动基层治理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方式流程、手段工具全方位系统性重塑。区委组织部、区卫健委、区民政局、区住建委等部门聚焦社区智慧化建设课题,积极探索数字场景,以数字化场景建设赋能社区,促进社区治理、民生服务、基础设施取得良好成绩,初步打造成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新型数字社区,社区治理和服务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
(一)以智慧医疗促进社区智慧化建设
一是建设全周期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成将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就诊诊疗信息等医疗卫生服务记录与健康档案相关联的信息系统,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市级医院信息资源共享。
二是建设多维度个人健康服务网络。逐步建设居民个人健康智能服务网络,通过基层卫生业务系统与智能监护设备、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硬件的互联,自动采集和分析居民的各项体征数据,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和定制医疗服务。三是建设立体化智慧医疗服务平台。建设完成覆盖全区医疗机构的智能管理服务平台,打通基层医疗信息、妇幼保健信息、计划免疫信息等系统,将所有系统业务数据集中展现于居民个人电子健康档案,促进全方位全周期信息整合。
(二)以智慧养老促进社区智慧化建设
一是建立信息平台,数据动态完善。建成集多维数据分析统计、远程监督等功能为一体的渝中区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实现对辖区内所有养老机构的线上监管,动态更新辖区所有养老机构、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相关数据。二是数据分级管理,链接服务赋能。按照“区、街道、社区”三级管理体系,通过社区采集基础数据、街道审核管理、区级汇总分析,已录入22家社区食堂、3家老年大学、11家社区医疗机构及辖区所有养老服务机构信息,可通过微信小程序查询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
三是拓展项目内容,打造智慧食堂。以“互联网+社区老年助餐”行动为抓手,在22个社区老年食堂安装智慧助餐系统,为老年人提供便捷就餐服务。
(三)以智慧改造促进社区智慧化建设
一是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推进社区智慧化建设。将中山二路、医学院路、嘉东村、上大田湾、红球坝等片区作为智慧小区建设示范点,按照8+X服务清单模式实施建设。二是在现代社区试点中推进社区智慧化建设。正在重庆天地片区、民乐村社区推进现代社区试点工作,营造“渝快智治”等现代社区场景,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搭建社区智慧服务平台,提供智慧化社区服务和管理。
二、下一步工作建议
当前,渝中区仍存在老旧小区较多、改造难度大、历史遗留问题解决不彻底的问题,加之社区工作任务重,事务繁多,人手不足,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手段难以应付繁重的治理任务。对此,提出以下工作建议:
一是着眼数字化建设,助推社区治理现代化。在数字重庆“1361”整体框架下,持续依托一体化平台开展数据归集,推进市级、区级数据资源向基层回流延伸,打造智慧社区数据底座。用好“街道一体化治理智治平台”“一表通”等应用系统,发挥数字化工作的实战实效,提升社区工作的规范化、精准度、实时性,持续为基层减负增效,数智赋能社区治理现代化。
二是聚焦“民生为大”,打造一批示范性场景。以服务为导向、以居民为中心、以需求为应用,切实提高群众参与度和满意度。持续拓展政务服务办理渠道,推动基层政务服务标准化、便民化,街道社区高频政务服务网上办理。持续聚焦居民需求,探索党建群团、幼儿托育、长者照料、少儿教育、邻里交往、文体休闲、健康医疗、志愿公益服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示范性场景,
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三是加强多方联动,统一规划协同推动。牢固树立全区“一盘棋”思想,强化各部门间统筹协调、多方联动,发挥区委组织部、区委政法委、区民政局、区住建委、区卫健委、区大数据局、区公安分局等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协同联动推动工作。发挥政府在智慧社区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社会资本,与物业、企业、运营商、社区居民等多方合作,探索互利共赢的建设和运营模式,形成多元建设、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此答复已经区大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喻才峰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登录区政协委员履职平台填写办理回执,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渝中区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
2024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