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大数据函〔2024〕36号
致公党区委:
贵委在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加强我区政务信息化系统建设管理的建议》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关注。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区大数据局始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推进数字重庆建设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数字重庆建设“1361”的整体框架布局,全力对接市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扎实推进我区数字资源建设工作取得实效,特别是在政务数字化应用建设方面,制度更加规范,措施更加有力,运行更加安全,成效更加明显。
(一)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出台办法规范全生命周期
一是出台《渝中区政务数字化应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项目申报、设计、评审、开发、验收、运行维护等全生命周期,通过区大数据局会同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委机要保密局、区网信办组织开展联合评审的方式,更好的简化流程、提高效率。二是配套印发《渝中区政务数字化应用开发操作指南(试行)》,明确了应用开发的实施细则和操作规范,强调了一体化、集约化、协同化的技术要求和规范。三是印发《渝中区推进数字重庆建设应用“三张清单”论证审查办法(试行)》,规范区级应用编制“三张清单”和论证审查的流程和要求,推动“一地创新、全市复用”。
(二)强化业务应用体系,IRS上形成应用“一本账”
一是牵头组织全区各部门在IRS上进行应用编目,包含区地下管网危险气体预警监测系统、区直管公房信息化平台、区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等58个部门62个应用,中电智安科技有限公司、重庆锐正科技有限公司、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等54个应用开发商在IRS形成“一本账”,应用编目信息合规率、开发商入驻率保持100%。二是在全区开展多轮应用摸底,建立应用台账滚动更新;,2023年完成新建项目评审3个、合规性审查4个。三是积极协助各部门在IRS上申请数字资源,总量达335次,申请量全市排名第二,业务应用数字资源关联率保持100%。
(三)着眼一体化集约化管理,提升应用云资源利用率
一是制定云资源年度考核指标和结算标准,针对云资源交付、云资源运营、云资源优化调减、云资源可用性、服务及时性、质量满意度等方面设置考核指标,加强对云服务商的监督管理。二是开展多轮次云资源调减和云服务必要性核对,阶段性完成18个部门、36个系统、134台云服务器调减优化,预计每年节省云服务费200余万元。三是建立风险监控预警机制,会同云服务商定期发布各部门云资源运营分析报告,实时监控资源使用情况,保障云资源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要求。
(四)聚焦安全管理底线,明确应用开发“三保障三要求”
一是明确应用开发“三保障”。聚焦网络安全保障、数据安全保障、应用安全保障,明确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分级保护和密码保护,数据采集、传输、处理等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安全管理,以及身份鉴别、访问控制、资源控制等应用安全内容。二是明确应用开发“三要求”,强调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要求、供应链安全管理要求和网络安全权限管理要求。三是印发《渝中区数据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规则(试行)》,建立起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信息报送和应急处置机制。
二、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是抓制度、促规范,切实发挥主管责任。加强全区数字化应用顶层设计,树立“全区一盘棋”的思想,对区级应用发建设加大统筹规划力度。坚持自上而下、有序建设、标准统一的数字化建设原则,严把“入口关”,严格把控数字化应用准入和评审关卡。准确把握数字重庆建设的“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及时出台和更新相应的制度规范、技术规范、审核规范。
二是强聚数、促效能,做实应用绩效评价。持续做好数据归集工作,推动数据支撑应用、应用反哺数据的工作闭环。灵活运用应用责任部门自评价和应用联合评审部门检查评价等多种绩效评价方式,探索建立标签化、差异化、科学化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注重“定性+定量”的结合,定期开展应用评价结果通报,作为应用开发和运维资金匹配的重要依据。
三是重培训、促创新,打造渝中特色应用。持续加强专题化系统化、全方位各层级的业务培训,切实提升全区干部数字思维、数字技能和数字素养。在应用场景打造上发挥基层首创精神,促进“培训机构监管一件事”“网约房监管一件事”等一批“一件事”落地落实,持续谋划打造一批具有渝中辨识度的特色应用,推动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业务流程优化、制度重塑、系统重构。
此答复已经区大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喻才峰审签,对以上答复贵委有什么意见,请登录区政协委员履职平台填写办理回执,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渝中区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
2024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