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中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186(主)号提案的复函

来源:重庆市渝中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4-06-25 16:40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区侨联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应用型数字人才培养的建议》(第186(主)号)收悉。经与区人社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校地合作、产教融合(提案第一条建议)

(一)深化校地合作。渝中区政府先后与重庆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原则,充分发挥渝中区在产业发展、配套服务等方面优势和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优势,全方位深化细化强化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合作。

(二)链接校企供需。常态化收集辖区企业用人需求,编制渝中区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公开发布软信行业优质岗位391个,人才需求769名。把握春招、秋招等关键时机,组织企业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4场,达成意向4042人,促进企业用人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精准匹配。

(三)推动产教融合。授牌打造区级产教融合示范项目,云威科技与重庆大学合作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趣链科技携手渝中区政府、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成立重庆市先进区块链研究院,打造区块链产学研用合作示范,获批中西部首个区块链方向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功引入上海交大博士后及数名重庆市鸿雁计划人才;弦力场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联合开发“互联网产品设计与开发”教材和数字化教学资源;链博仕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财经管理学院联合开办大数据与会计卓越人才试点班,校企联合培养卓越技术技能人才;诚智鹏与重庆大学联合研究出版专著《尺寸链计算方法及案例详解(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发行量逾3000册。

二、支持企业引进培养数字化人才(提案第二条、第三条建议)

(一)升级引才政策。出台渝中人才“黄金十二条”,对高端人才给予科研经费、岗位津贴、服务保障等专项支持,对项目团队给予贷款贴息、场地免租等组合支持,发挥政策虹吸效应。结合软件人才年轻化、高薪化特点,制定出台“青创十条”,给予青年软信人才安家补贴、工作补贴等扶持,营造城市与青年人才双向奔赴的良好生态。

(二)举办人才活动。打造“母城工匠”职业技能竞赛品牌,推动互联网营销师、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等数字类职业纳入竞赛范围。承办“巴渝工匠”杯重庆市第二届数字技能竞赛暨“满天星”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职业技能竞赛短视频推广等5个赛项竞赛,为数字技能人才提供展示技能、切磋技艺的平台,进一步壮大技能人才队伍。结合数字领域人才需求,加速推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技能人才培育,开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大会等各类引才育才活动6场,覆盖软信人才超1000人。

(三)强化人才培训。加大对数字技能人才的培育、培养及评价工作,建成数字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家,针对软信行业人才需求,大力开展“智能+技能”高技能人才新职业培训,辖区类目前有20余家职业培训机构开展数字类新职业培训,全年开展互联网营销师、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全媒体运营师等补贴性培训1995人。积极开发软信产业就业见习岗位,67家软信企业成为就业见习基地,年均提供见习岗位450余个,为软信企业发放就业见习补贴117万元。

三、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总遵循,深入实施人才强区首位战略,推进数字人才“一计划一工程一行动一机制”,发挥渝中“重庆的世界窗口·世界的重庆客厅”优势,让渝中成为人才安居的首选地、创新创造的策源地、交流交往的主阵地,在推动全市“渝跃行动”、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发挥更关键的作用。

(一)实施“卓越数字人才”引进计划。瞄准数字经济前沿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重大问题,制定数字经济顶尖人才引进政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给予生活补贴、住房保障、引才奖励等支持。绘制数字经济产业图谱和人才地图,大力招引行业龙头企业、产业链“链主”企业,集聚一批能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的高端人才。发挥招商工作站、校友会等第三方机构作用,探索在高等院校和人才富集地区建立“人才工作站”“引才直通车”,大力引进海内外科技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

(二)实施“优秀数字人才”培育工程。遴选培养一批数字经济领域优秀企业家,提升数字经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鼓励龙头企业、重点园区与高校共建数字工程师学院、数字人才实训基地,“定单、定岗、定向”集中开展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全力推进数字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畅通拓宽数字人才成长渠道。高水平举办数字经济产业峰会、创新创业大赛、圆桌论坛等,搭建数字经济人才交流思想、碰撞火花的舞台。

(三)实施数字企业能级提升行动。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对经济效益持续向好、企业人数持续增加、研发投入持续提升的优质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和奖励补助。鼓励企业创建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对承接重大项目并成功落地转化的研发团队给予奖励,对成功申报“渝跃行动”“新重庆引才计划”的企业给予配套支持。持续推进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综合试点、国家专用信息设备应用示范基地建设,提升重庆市工业软件产业园、重庆市数字经济(区块链)产业园等综合能级,推动形成数字经济产业核心聚集区。

(四)完善人才创新创业全周期服务机制。依托“渝才荟”数字化应用,推广人才认定、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孵化加速、综合保障等服务场景,推动人才创新创业服务多跨协同、开放共享。在解放碑、化龙桥等产业集聚区域打造人才会客厅,提供党务政务、双创孵化、人力资源、法律金融、公共配套等专业服务,最大限度支持数字经济人才创新创业。迭代人才服务管理办法,新增技术攻关项目发布、科技成果“一站式”对接、企业场地支持等创新创业服务,落实好子女入学、便捷就医等人才“关键小事”。

(五)营造尊才爱才识才浓厚氛围。加大对数字经济领域高层次人才走访慰问力度,优先支持申报人才工程、参加市级培训,注重从优秀数字经济人才中推荐“两代表一委员”,强化人才政治激励。实施“杰才”“优才”“青才”专项,加大数字经济人才遴选力度,开展荣誉表彰、人才代言。制作发布“渝见·渝中”人才发展环境推介片,拍摄“逐梦·渝中人”数字经济领域人才宣传片,营造“渝”见未来·“中”爱人才的人才发展环境。

此复函已经刘建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渝中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462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