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岭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加快提升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实战能力的建议》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关注。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渝中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以下简称“区治理中心”)是全区城市运行和治理的“实战枢纽”,在三级治理中心“主轴”建设中即向上承接、也向下穿透。近年来,渝中区积极融入全市“1361”整体构架,认真落实市委数字重庆建设推进会部署要求,全面完善区治理中心的能力体系实战体系制度体系,初步形成了“带不走”的实战能力。2025年一季度全市数字重庆建设推进会区县晾晒8个指标,涉及区治理中心指标有5个,其中4个指标排名全市第1。
针对您提出区治理中心要在优化工作机制、强化力量保障、加强实战贯通等方面的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开展工作。
一、聚焦“建机制”,一体推进、强化组织
迭代完善相关协同工作机制,着力推动体系重构,构建形成“三级贯通、横向协同、一体运行”架构。一是构建统揽责任一体化推进体系。在区领导小组领导下,健全分管区领导任板块长、区级部门“一把手”任跑道长、处级干部任子跑道长的责任体系。二是构建纵横交融一体化指挥体系。在全市率先构建区城市治理办、区治理中心、区政府总值班室一体化办公、相互赋能、协同运行的一体化实战枢纽,先进做法入选中心城区治理中心典型做法成效。创新构建“1+7+N+11”一体化指挥体系,初步实现一支队伍值班值守、一个平台预警处置等“六个一”的运行效果。三是强化“区带街道”贯通治理机制。纵向打通,针对街道“难题”上不来、“小事”办不了现象,会同区委组织部、街道等相关部门多次协商,配置以街道上报为“起点”的7类高频事件智能预案,促进街道上报事件快速流转处置,推进“街道小循环”向“区级大循环”高效迭代;横向联动,牵头与九龙坡区、沙坪坝区等通过定期会商、信息共享等方式,建立跨区联办联处机制,提升街道跨区域事件处置效率。
二、聚焦“汇数据”,闭环管控、强化监测
围绕体征指标、感知设备、风险点、智能预案全上跑道、全量挂接,持续强化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数据支撑。一是持续增强风险监测能力。“八大板块”挂接KPI指标1675个、体征指标5048个,子跑道覆盖率均达100%。摸排高楼消防、九小场所管理、人员密集聚集、供水排水、城市内涝等风险点5331个,全量落图管理,有力支持挂图作战。二是不断优化感知预警能力。可调用物联感知设备60万余个,将全区104个重点点位与周边感知设备、风险预案、管控责任人串联,全时感知城市运行态势,动态推送风险提示2500条。三是加力提升智能分拨能力。持续深化核心业务梳理,构建一体化事项清单,分级分类配置智能预案517个,对城市治理实践提供处置方案,推动跨层级跨部门智能分拨、高效流转,实现从经验判断向科学决策转变。
三、聚焦“通应用”,多跨协同、强化实战
突出高频急需、数字赋能,抓好应用上线贯通实战,用好存量、扩大增量、提高质量,进一步推动综合集成,做到“以智能增效能”。一是推进市级应用承接贯通量质齐升。主动做好“一件事”应用和跨“6”贯“1”综合场景贯通。向上积极汇报,横向上与各部门齐力攻坚、联调联试,攻坚贯通应用183个。二是全面提速接入区级存量应用。接入区城市管理局、区应急局等4个存量应用,加力推动5个部门9个存量应用有序接入,集约开展实战化改造,实现实时调用、统一运行、统一管理,持续支撑关键场所“可视化”、感知预警“智能化”、风险处置“实时化”。三是推动典型应用实战实效。向上积极建议,畅通下评上反馈渠道,建立区县评价市级应用实战反馈机制,以评促改倒逼市级部门压实应用实战的主体责任。对内横向协同,安排专人负责事件流转、超期督办、问题协调、业务指导,提升闭环处置质效,有效办结事件34.5万余件、办结率98.8%。四是攻坚突破综合场景。首创运用市治理中心下沉功能组件,在数字驾驶舱“一点一策”搭建了集各类救援资源、路段管控区域、力量部署点位、人员疏散路线于一体的C4ISR应急指挥调度平台,可动态实现“预案在线编、调度在线派、进度在线查”,平稳保障跨年夜、除夕夜灯光秀、央视春晚分会场等重大活动。
四、聚焦“强队伍”,提能增干、强化履职
着力在人员配置、培训上下功夫,强化力量保障,加快构建一支骨干力量充足、综合素质高、实战能力强的数字化队伍。一是选优配强人员。重组构建原党政信息中心、群工中心、区治理中心专班人员,发挥干部优势,挖掘干部潜力,依据个人专长、工作阅历,开展科级干部选拔,优化配齐配强6个科室人员,调整细化责任分工,确保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治理中心队伍动能进一步激活增强。二是扩充干部队伍。对接区委编办向中心核增事业编制,中心事业编制扩增至30名。2025年,根据工作需要,对外公开干部招聘、遴选4名干部,扩充单位人员力量,丰富专业队伍结构。三是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坚持边干边完善,边干边深化,实地走访调研指导街道治理中心21次,组织开展全区专题培训11场,重点围绕“核心业务及业务事项梳理”“体征指标编目”“应用贯通”“能力组件”等内容展开,不断提升全区干部数字化思维和变革重塑能力。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9+2”中心城区一体化基本能力建设,坚持先行先试、探路领跑,不断提高区治理中心实战实效能力,为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现代化治理作出积极贡献。
此答复已经阳坤华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登录渝快政数字政协提案系统填写办理回执,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