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渝中区市场监管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多措并举创优营商环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各类市场主体现存总量创历史新高,成功突破10万户大关。截至3月3日,渝中区市场主体累计达100043户,注册资本总量15318.68亿元。
全区现存各类市场主体中,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占比最大,增速最快:内资企业39680户,注册资本14895.5亿元;个体工商户59354户,注册资本32.26亿元。外资企业1009户,注册资本60.51万美元,来渝投资的外资企业主要来自中国香港,占比达52.13%,其次是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2020年度全区共计新增市场主体13628户,超额完成区政府全年发展目标。全区市场主体第一、二、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占比分别为0.1%、3.1%、96.8%,行业类别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自商事制度改革以来,渝中区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母城渝中的政策优势、释放改革红利,着眼市场需求和发展动向,有效激发市场活力,构建高效便捷的准入机制,助推渝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优化办理流程,提升开办效率。2020年正式上线运行“一网通办”平台,实现了开办企业“一网”、“一窗”、“一次”、“一日”办结,办理率达到99.5%以上,营业执照受理时限压减至2个小时以内。二是推进跨省通办,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我区与成都市锦江区行政审批局互设渝中锦江企业通办窗口,双方依托“渝快办”和“蓉易办”政务平台,实现企业在跨省办照、查询企业档案以及市场主体数据共享运用等方面的突破。三是出台《渝中区企业集群注册登记管理办法》,正式规范我区企业集群注册登记方式和监管措施,为产业园开展集群注册登记服务,进一步降低准入成本,推进创业者规范经营和抱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