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融媒体中心-重庆渝中客户端(记者 李一)深怀敬老之心,倾注爱老之情,笃行为老之事。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
“母城”渝中是重庆老城区,60岁以上常住人口11.63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19.76%,老龄化程度较高。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让老年人共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渝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及老龄事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重庆市重要指示批示,结合渝中区老年教育实际,出台《重庆市渝中区老年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渝中区老年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顶层设计和目标路径。
“八大工程”全方位推进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
《规划》在思想引领、体制机制、优质发展、品牌建设、教师培育等方面提出“八大工程”,涉及很多老年人关心关注的话题。
在强化思想引领的“铸魂工程”中,坚持党对老年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加强我国人口老龄化重大基本国情和积极老龄观的宣传教育。
在优化体制机制的“牵引工程”中,完善老年教育管理体制、完善老年教育内部管理机制、建立老年教育统计制度。
在夯实优质发展的“筑基工程”中,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纵向办学体系、构建老年大学与其他教育机构的横向办学体系、建立老年教育机构办学评估标准。
在实施以品牌建设为重点的“质量工程”中,加强品牌学校建设、加强品牌课程建设、加强特色学习团队建设。
在强化卓越教师培育的“领雁工程”中,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重视骨干教师培育力度、优化骨干教师成长环境。
在实施老有所为的“乐龄工程”中,建立老年自治社团、重视老年学员公益实践、推进实施聚贤工程。
在促进信息素养提升的“智慧工程”中,强化信息技术基础能力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
在推进科研引领提质的“赋能工程”中,建立老年教育研究中心、建立科研激励制度、定期组织“老年教育论坛”。
五年目标丨老年教育普及程度领跑全市 队伍建设领先西部
《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渝中区老年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强化、发展机制基本建立、资源实现多元化供给、师资建设实现制度创新、内涵发展取得明显进步、数字化建设扎实推进,并为下一个五年定下奋斗目标。
到2025年,渝中区初步建成覆盖广泛、治理规范、资源丰富、信息化程度较高的老年教育体系。老年教育普及程度全市领跑,老年教育队伍建设西部领先,老年教育资源凸显区域特色,参与各种形式老年教育的老年人达到全区常住老年人口总数的50%以上,成为重庆市老年教育引领区。
对此,《规划》要求全区高度重视老年教育工作,持续深化老年教育治理模式改革,并提出四大保障措施。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统筹、多方参与的老年教育工作机制组织保障;完善老年教育与教育事业、老龄事业发展同步规划和统筹协调推进的机制保障;建立多元筹措,将老年教育工作经费纳入区级财政预算的经费保障;扩大教职工来源渠道和完善老年教育教师继续教育与培训体系的人员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