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巢引凤打通商贸血管 千年盐都迎来发展新机

来源:渝中报 发布时间:2020-07-06 09:43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地处秦巴山区的巫溪,自古便是商贸重镇。这里连接陕鄂、依秦望楚,扼守要冲,区位十分优越。更重要的是,这里盐业发达,千百年来商贾不断、往来不绝。

今日的巫溪,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的深入,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商贸基础不断夯实,农村电商方兴未艾,边贸物流前景广阔。大山中的小城,正因商贸而增添致富商机。

上古盐都 迎来发展新契机

商贸的繁荣,同区位、交通有关,更同产业有关。古代巫溪,恰好集齐了这些有利要素。

上古时代,巫溪称为巫咸古国,是当时“十巫”部落之首。“咸”通“盐”,得天所赐,这里便是上古盐都。时至夏商时代,巫溪地区属庸国,庸人进一步开发了盐泉。到春秋时期,庸人打通了前往楚国、秦国的盐道。盐帮缕缕不断,财富滚滚而来。

在古代,盐、铁,不仅是必需的生活物资,更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因此,自盐业兴盛以来,历代中央政府都在这里设立监、州、县。明清时期,巫溪宁厂古镇已成为全国十大盐都之一。巫溪的商贸业,随着盐业的发达而兴盛,一时风光无限。

时代向前、业态变迁。公路、铁路的纵横阡陌,改变了千百年的交通形态,也打破了曾经的商业格局。地处渝陕鄂交界的巫溪,正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已建成的奉溪高速,结束了巫溪不通高速的历史;正在建设的巫镇高速,将把到陕西镇坪的时间缩短为1小时;在建的巫开高速,让巫溪人经云阳、开州到主城距离更短;而在建的两巫高速,则让巫溪同巫山行程缩短为半小时。

还有好消息在酝酿——将要开建的郑(州)万(州)高铁规划有支线连通巫溪,不仅让巫溪西进成渝更快捷,也打通了北上中原的快车道。

“引凤”来栖 渝中帮忙“筑好巢”

购物这件事,主城市民烦恼的是“去哪儿买”,选择太多;巫溪群众烦恼的也是“去哪儿买”,却是因为选择太少。尤其是家居、建材、机电等大宗商品,县里之前一直没有大型综合商场,居民消费十分不便。这主要因为一来早年巫溪交通不便,物流成本高;二来过去巫溪消费力不足,市场潜力小;三来巫溪用地条件差,建造成本高。种种原因叠加,导致出现市场“真空”。

要“引凤”,先“筑巢”。2014年,在渝中的大力帮扶下,巫溪县渝陕鄂边贸物流园破土动工。“渝中的资金投入是撞门锤、是及时雨!”谈到当年的情况,巫溪县商务委副主任姚玉和说,引进企业前,要有路网、要有配套,这些都需大宗资金。

2014年,在渝中区1000万元资金帮扶下,物流园区骨干路网启动建设,3.8公里的道路,拉开了这里成为巫溪商贸标杆的序曲。

高速公路通了,物流园的路网有了,巫溪群众收入上去了,优质商家自然慕名而来。在巫溪多年,浙江人吴小波已经融入当地生活。2014年,巫溪亿联建材家居五金城入驻渝陕鄂边贸物流园。亿联控股集团是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吴小波是集团在巫溪的总经理。

“许多地区竞争激烈,同质化现象严重,巫溪很有后发优势,这也是集团重资投向这里的原因。”吴小波告诉记者,根据前期市场调研发现,这些年生活好了,巫溪群众的收入和消费水平都不差。更让集团欣喜的是,原本地势高差很大的园区,路网建设又快又好,这为企业入驻铺平了道路。

如今,巫溪亿联建材家居五金城已完成了11万平方米的商场建设,九成以上完成租售,年交易额超500万元的租户不下70家,运营情况良好。

电子商务 山货变成“香饽饽”

虽然今年疫情对生意有影响,但周奎对未来依然充满信心。周奎是湖北襄阳人,3年前在渝陕鄂边贸物流园开店,经营布艺软装。走南闯北多年的他,这几年在离家乡很近的巫溪,事业蒸蒸日上。

“租金有政策优惠,交一年免两年,十分划算。”周奎说,这两年,巫溪人日子红火了,老百姓家装舍得花钱。自家门店年营业额都在200万元以上,有的商品还通过电商卖到乡镇、县外,这让他庆幸当初投资巫溪的决定。

同样有满满幸福感的,还有山区里的乡亲们。这几年,通过电商扶贫,他们的劳动果实飞上“云端”,销往四方。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来自我们天元乡的二刀腊肉”……6月2日,一场直播带货正在山沟沟里的天元乡进行。渝中区援建的电商集配中心,正持续发挥着作用。

“‘天谷元乡’是我们注册的农产品品牌,卖的都是乡里的特产,包括腊肉、香肠、香菇、土豆、萝卜等,有38个单品。”天元乡副乡长张立建说,2019年,“天谷元乡”销售额达到1045万元,带动贫困户1452户、人均增收3700元以上,增幅达61%。此外,还增加村集体收入30万元。

电子商务快捷化、扁平化,是助农增收的有效途径,发展巫溪农村电商,渝中下了大功夫。“这些年来,渝中投入资金1400万元,完善了我们县、乡(镇)、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建成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330个,打通了农特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也打通了消费品下乡‘最后一公里’。”巫溪县商务委干部冉启钧说。

在巫溪县城,有一个电商产业园,对当地电商产业发展发挥着带动作用。朴质、实在的巫溪人,把这里命名为渝中·巫溪互联网及电商产业园,彰显着两地兄弟般的友谊。

场所建设 当地人就近创业

渝中的帮扶,还改善了当地村民住房和市场环境,让群众有了更好地创业和经商场所。

6月2日,天元乡场镇,在满是刺绣作品的堂屋,“绣娘”陈发礼和记者讲起了她的“致富经”。

陈发礼去过上海、广州、温州务工,后因家中老人多病,不得不返回家乡。几年前,一个刺绣项目落地巫溪,心灵手巧的陈发礼通过学习,当起了“绣娘”。礼盒、扇子、挎包、衣服、手机壳……她将刺绣工艺与现代生活结合起来,在一针一线之间演绎着东方奇巧。她和小伙伴的作品,曾多次参加展出,受到高度赞扬。

如今,自家堂屋改造后成了宽敞亮堂的“刺绣车间”,足不出户就能创业,年收入有5万元以上,还能照顾家中老小,这让陈发礼备感踏实。

在巫溪县城外不远处,有个观景台,可以俯瞰县城。发展中的巫溪县城,受地形阻隔,分为三段。其中,马镇坝是近些年新兴发展的片区,也是行政中心。

新城建起来了,需要配套大型农贸市场。在渝中地帮扶下,马镇坝统建安置区农产品市场落成,成为县里最规范标准的农贸市场,不仅方便了居民生活,还提供了近300余个就业岗位,以商贸带动就业、惠及民生。

记者手记

20多年前,扶贫干部邱云峰初到中梁乡,因为路险沟多,路上脱了36次鞋,走了两天一夜。那时,山里人的生活,多是自给自足,很少和外界交往。如今,这里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行走巫溪,记者发现,随着交通动脉打通,县城里大型综合商业体、现代化农贸市场等落成,电商体系深入到村,物流网络延伸到户……巫溪大山里的生活,远比想象中时尚、活跃。

“这条路通了,去安康、十堰都快得很哟!”采访中,长期在渝东北跑货运的师傅说,别看现在山高路险,过两年高速路通了,巫溪到陕西和湖北都十分便捷。做强边贸产业,这里有条件,更有需求。商贸脱贫、增收致富,巫溪阔步朝前。

记者 廖 松(主笔) 王 欢(摄影) 曲成新 郭城杰

编后语

时值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渝中区融媒体中心记者走巫溪、看变化,见证帮扶成效,体会发展之变。

一路上,记者接触到了各行各业的人,他们正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大潮中。他们中有扎根基层的干部,有慷慨解囊的商人,有甘守清贫的老师,有坚守大山的村医,更有满手老茧、皮肤黝黑,摘掉贫困帽过上好日子的农村群众……正是这些可爱的人们,用勤劳、智慧和执着,让大山变了模样。

连日来,渝中区融媒体中心精心制作、用心打磨“走巫溪·看变化 携手精准扶贫 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报道,通过30多个基层故事,50多位鲜活人物,100余组真实数据,全景式呈现了巫溪高山搬迁、产业发展、医疗卫生、教育、旅游和商贸等变迁。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随着脱贫攻坚战进入收官阶段,建立完善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成为下一个阶段的重要任务。只有把产业发展起来,当地才能有持续“造血”的能力,才能有一个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前景。渝中将持续对口帮扶巫溪,渝中区融媒体中心也将持续关注当地人越走越宽广的“致富”路。

俯瞰巫溪县城。

天元乡,一场直播带货正在进行。

当地人在渝陕鄂边贸物流园采购建材家居。

红池坝镇茶山村在游客中心内设置了电商服务站。

位于渝陕鄂边贸物流园的巫溪亿联建材家居五金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