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动员全力以赴 尽快抢通嘉滨路、长滨路

来源:渝中报 发布时间:2020-08-24 09:12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8月22日晚10时,渝中区储奇门,环卫工人正在挑灯清理长滨路上的淤泥。 记者 何 超 摄

随着洪峰过境洪水逐渐退去,已连续昼夜值班值守5天的我区党政干部、社区工作人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队员、环卫工人、志愿者等,为尽快恢复居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仍然坚持“全员上岗”,全力投入清淤、防疫消杀、安全隐患排查等灾后重建工作,力争嘉滨路、长滨路尽快全线通车。

区级领导坐镇一线

靠前指挥调度清淤工作

区委书记黄玉林,区委副书记、区长左永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米绍林,区政协主席陈大奎,以及联系沿江街道的区级领导坐镇一线,靠前指挥调度清淤等灾后重建工作。

8月22日中午12时30分至下午4时,黄玉林前往嘉滨路、长滨路沿线,实地察看水淹道路、设施等,了解清淤等灾后恢复进展情况。晚上7时直至23日凌晨,黄玉林坐镇长滨路储奇门段,踩着淤泥、碎石,沿途察看清淤工作进度,并针对存在问题,及时调度、协调解决。

黄玉林强调,嘉滨路、长滨路是渝中交通要道,关系群众出行。全区上下要明确工作目标,奋战24小时,全力做好清淤、消杀等工作,确保嘉滨路、长滨路全线贯通。要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指挥体系,明晰职责分工,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指挥协同效率,确保政令畅通,形成指挥有力、协调顺畅、运转高效的组织指挥体系。要配足人员力量,强化设施设备保障,确保清淤工作顺利开展。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继续坚守阵地、坚守岗位,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以自身的辛勤付出换取全区人民安宁。要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清淤,做好家庭、商户的内部清淤,尽快恢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左永祥前往菜园坝受灾区域,察看了解片区灾情和清淤进度,并对清淤消杀、恢复生产等工作进行现场调度。晚上10时,他又来到嘉滨路洪崖洞至大溪沟段,来回察看督导嘉滨路清淤作业进度,了解存在困难,现场研究解决方案。

左永祥指出,街道要进一步强化物资协调和人员统筹,要围绕进水道路、围墙、供电设施、危房、下水道、车库等重点区域,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确保不发生次生灾害。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问题导向,及时纾解工作堵点,加快工作进度。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继续发挥好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冲在一线、干在一线,团结带领群众主动投入环境清扫,进一步增强群众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争取早日完成清淤消杀,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在长滨路储奇门段,米绍林详细了解清淤进度和遇到的困难、问题。他指出,要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及时做好清淤消杀工作,全力帮助居民恢复生活、企业恢复生产、商户恢复经营。各相关部门、街道要将力量拧成一股绳,明确主体责任,做好责任分工,加快清淤进度,排出时间点,尽快恢复长滨路交通。

在嘉滨路曾家岩段,陈大奎了解了沿街商铺受灾情况,叮嘱相关部门要及时调遣清洗设备,帮助经营户做好清洗工作。同时,要做好房屋、线路、管道设施的隐患排查和消杀工作,彻底杜绝后患。他指出,要加强指挥调度,上足人员力量和设备,力争在淤泥干结之前全面完成清淤任务,尽快恢复交通、电力、供水等。

清淤队伍连续作战

通宵作业不停歇

8月22日晚上至23日早晨,我区组织党政干部、社区工作人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队员、环卫工人、志愿者等,在前期清淤的基础上,对嘉滨路和长滨路开展通宵作业,力争嘉滨路、长滨路尽快全线通车。截至23日上午10时,全区共出动清淤人员1.8万人次,车辆1600台次。

23日凌晨1时,在各作业路段,机器轰鸣,在车灯、照明灯、手电筒的照射下,数千名环卫工人、民兵、志愿者等手持清淤工具,齐心协力清理淤泥,丝毫不顾飞溅在身上的泥浆。铲车、挖车、洒水车、清运车等大型设备也在现场不停作业。

“此次洪峰过境,造成长滨路南纪门段近3公里长道路被淹没。洪水退去后,街道立即组织人员加班加点清淤,目前清淤工作推进有力。”南纪门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李渝说,街道共组织约500人参与夜间清淤作业。同时,各职能部门,七星岗、两路口街道,社会单位力量也派出约500人加入其中,通宵作战,全力抢通长滨路。

“一、二、三,推!”现场,清淤人员戴着头灯,齐心协力用自制的推耙将道路中间的淤泥推向道路两侧,便于铲车集中清理。环卫工人王凤兰的小腿已被筒靴磨破,但她仍然坚守在岗位上,她说:“我们是两班倒,我们这个班是从今晚7点干到明天早上7点,我一定要坚守到最后一刻,为早日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贡献自己的力量。”

嘉滨路受灾路段长1.5公里。8月22日晚10时,嘉滨路洪崖洞至大溪沟段清淤现场,灯火通明,在环卫工人、消防官兵、街道干部职工以及志愿者的密切配合下,铲车、挖机、消防车、垃圾清运车、水罐车等大型机器马力全开,有条不紊开展主干道、人行道淤泥清运、冲洗以及大件垃圾搬运、转运等工作。

“一、二、三,起!”记者在远见中心附近路段作业现场看到,正在搬运大型垃圾的环卫工人个个汗流浃背,大家喊着口号,齐心协力将木板、座椅残腿等送至挖机上,再由挖机转运到垃圾清运车上。“木板等家具废料有很多钉子,在水和淤泥中泡过之后,又滑又重,搬运起来格外费神。”上清寺环卫所职工邓付荣告诉记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连续奋战,他和工友们已经培养出了默契,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

“靠右一点,这里泥层较厚……对准,走!”在嘉滨路“夜战”现场,消防指战员们互相鼓励,借着车灯照明,两两一组,扛着高压水枪强力冲洗,水流过处,泥浆四溅,路面露出了熟悉的沥青色,而消防指战员则成了“泥娃娃”。“我们先后投入了50余人,采取两班倒工作方式投入清淤,已经连续工作了一天一夜。”大坪消防救援站副站长王一斌告诉记者,虽然很累,但大家完全顾不上,一心想着早点完成清淤任务,尽快恢复道路畅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