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湾体育场保护与利用工程稳步推进

来源:渝中报 发布时间:2020-09-29 09:02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升级”中的大田湾体育场。 记者 何 超 摄

大田湾体育场保护与利用工程备受市民关注。如今,建设进展情况如何?日前,记者进行了一番实地打探。

据了解,大田湾体育场建成于1956年,占地97500平方米,与文化宫、大礼堂并称为重庆解放初期三大民心工程,2009年被市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新中国第一个甲级体育场,它是上世纪重庆市市级体育、文化等大型活动举办的主要阵地,也是重庆体育事业和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见证者”。 由于建筑年代久远,看台结构存在安全隐患,墙体老化、抹灰脱落、用房侵蚀较为明显、门窗及装饰构件缺失,亟须进行加固与保护修复。

经过专家、学者多番论证,该工程被列入了大田湾-文化宫-大礼堂片区保护提升工程,并制定了文物保护修缮及非文物工程建设工程“两步走”改造方案。

其中,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已于6月30日开工,主要包括加改建构筑物的拆除、建筑修缮、文物环境附属设施修缮、机电设备部分完善等项目。非文物工程建设则主要包括体育场基础及主体建设、园林景观建设、配套设施用房等项目。同时,还将新建地下停车场、生态体育文化公园、修建下穿连接道等配套设施,让大田湾体育场焕发新的光彩。

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记者在现场看到,体育场外围商户、民房拆迁搬移安置工作已基本完成。体育场封闭施工现场内,建筑工人正对非核心配套用房进行拆除。

“突出文物保护、注重应急避难、兼顾群众健身、提升共享品质是本次改造的出发点。”大田湾体育场保护与利用工程施工单位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新建停车场外,未来的大田湾体育场外广场也将变身为生态体育文化公园,“生态体育文化公园占地约7万平方米,里面不仅会配备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网球场、篮球场等体育设施,还将新建健身步道、园林景观,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健身环境。”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希望通过本次改造,让这里的文化、建设、旅游功能得到提升,整个项目预计2022年10月竣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