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据渝中区地方志编纂中心消息,近日,区地方志编纂中心、区档案馆按照重庆市旧志整理出版规范,遵循“修旧如旧”原则,在完成清朝乾隆《巴县志》整理影印后,又相继完成了清朝同治《巴县志》和民国《巴县志》的整理影印工作。
据悉,重新整理影印的清朝乾隆、清朝同治、民国三个时期的《巴县志》均采用宣纸线装制作,影印精良,古朴雅致。渝中区地方志编纂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这三本不同时期的《巴县志》全面记载了当时的重庆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其中,清朝乾隆《巴县志》影印线装书共12册,是由巴县县令王尔鉴主持修成的一部志书,内容丰富,完整展现了老重庆九开八闭十七座城门的城区图,以及王尔鉴描绘的“巴渝十二景”等。清朝同治《巴县志》影印线装书共4册,书中的新旧舆图对照及详细的城图展现了巴县的百年变迁,文字叙述精炼,对于研究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民国《巴县志》影印线装书共15册,收录了8页超大巴县舆图,书中不仅进一步充实了惯有的卷目,还另设农桑、工业、商业、交通、军警、交涉、自治、市政、物产、事纪、蜀军革命始末等新的卷目,真实反映了民国时期的新生事物,充分体现了民国方志的特征。
接下来,渝中区地方志编纂中心还将组织专家对《巴县志》进行点校,推动旧志的古为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