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变“公园” 改出美丽环境幸福生活

来源:渝中报 发布时间:2020-11-30 09:22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改造后的双钢路小区一角。 记者 何 超 摄

“我们这个旧小区‘打扮’一下就变模样了,像个‘公园’!”11月29日,记者在大溪沟街道双钢路小区看到,不少居民在小区花园散步、拉家常,点赞改造后的小区环境。

经过3个多月施工,双钢路小区改造项目一期工程日前完工。更让双钢路小区居民期待的是,二期改造工程下月即将启动,预计明年5月完工,“再过半年,就能享受到更美更舒适的小区环境了!”双钢路小区居民陈阿姨对未来的“家园”充满了期待。

在渝中,今年有24个这样的老旧小区实施改造提升,408栋楼的居民,正享受着“家园”变“公园”的美好生活。

老旧小区变身美丽公园

双钢路小区位于大溪沟街道,占地面积0.145平方公里,建筑面积9.1万平方米,常住人口1415户、3680人,共有居民住宅34栋,其中10楼以上高层建筑14栋,均为上世纪60年代至2000年期间建成,是典型的城镇老旧住宅小区,在以前,小区环境欠佳、基础设施破损、公共服务设施缺失、消防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让居民头疼不已。

11月29日,记者来到双钢路小区发现,曾经的破旧雨棚变成了阻燃亚光双层静音雨棚和滑拉式防盗网,小区的“花园”变大了,铺上了透水地砖、设置了塑胶健身步道、打造了文化长廊、增添了羽毛球场及座椅等设施、种上了月季、三角梅等花草……

“除了‘面子’更美观,双钢路小区还变得更智慧了。”双钢路社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双钢路小区的老人占了近1/3,此次改造为空巢老人等特殊家庭免费安装了探测器,并联网到消防指挥中心以及社区网格员、消防员和物业人员的手机上,让消防安全有了更多保障。

双钢路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改造修补外墙约1.4万平方米,涂刷楼道约0.1万平方米;处理破损路面1.5万平方米,安装休闲座椅35处,增设路灯44盏;补栽月季、三角梅等各类乔木200余株,补栽木春菊、冷水花、麦冬等0.2万平方米。

幸福生活各方共同打造

双钢路小区是如何一步步变成居民的理想“公园”?双钢路社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双钢路小区改造过程中,建立起了“政府牵头、社会协同、多元出资、群众参与”机制,才能如此顺利完成一期工程。

“我们建立了区住房城市建委牵头,大溪沟街道组织实施,区级部门、中冶赛迪集团等积极参与,双钢路社区、祥佳物业全力配合的工作架构。此外,还积极发动小区居民、市场主体、国有企业、专业机构等参与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和管理。”双钢路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双钢路小区已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建立了街道、社区、单元三级网格,依托“马路办公”“五长制”“街道点题、部门答疑”等机制,基本实现了公共事务“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

针对老旧小区物业管理不到位、甚至无物业的问题,双钢路小区全面推广“党建+物业”服务模式,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成立物业服务中心,由社区书记兼任负责人,科学合理安排工作力量,设置8个专业组,组织居民小组长、热心群众等担任物业监督员,有效改善物业管理现状,解决老旧小区“无人员、无资金、无管理”等难题。

“小区环境的变化大家都看在眼里,每个居民都是小区的主人,我要和街坊邻居相互督促,与政府部门、街道社区一起,维护好自家的‘公园’。”居民张婆婆由衷地说。

据区住房城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区2020年共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24个,涉及建筑面积约153万平方米、建筑408栋。

接下来,区住房城市建委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快项目进度,立足我区实际,突出问题导向,梳理形成适合我区特点的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细化设计指引。同时,强化质量安全监管,确保改造质量,坚持整治为先、管理为要,引进专业物管、加强社区自治、推动居民自治“三管齐下”,加强与社会单位的合作交流,探索“设计—建设—管理一体化”新路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