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沟街道双钢路社区,居民在消防主题公园中休闲健身。 本组图片除署名外由记者 王 欢 摄
上清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为患者问诊。
菜品丰富的社区食堂。 记者 雷 强 摄
初夏时节,云松十里,暑气渐起。5月17日,由中宣部组织的第三期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实施成果主题采访团重庆行走进渝中,近距离感受真实中国的社会万象。
一路参访、一路感受、一路思考。记者走进老旧小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深入探寻人权保障情况,捕捉采集生动细节,倾听群众诉求和心声。透过渝中区“人权答卷”里的点滴画面和细节,采访团成员读出了获得感和幸福感。
小食堂吃出大满足
干烧鲫鱼、蒜苔回锅肉、尖椒兔、鱼香狮子头……荤菜12元;青椒土豆丝、蒜香山药、红烧冬瓜、干煸无筋豆……素菜5元。荤素11个菜滋味十足,还有免费的泡菜和南瓜绿豆汤。临近中午,大溪沟街道双钢路小区的社区食堂门口挂出了当天的菜单。
秦文素老两口走到食堂,先仔细把菜单瞧了个遍,再隔着玻璃“监督”大厨炒菜,“这几天我都在观察,他们做菜搞得很卫生。”观望许久,她照例点了一荤两素,24元。
不仅老两口天天上这儿吃,儿女、孙辈回到家,秦文素也招呼一家人来吃食堂,“上次我们一桌人才吃68块钱,好划算。”
秦文素跟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自己买菜自己做,一荤两素加上汤起码也要30块钱,还费劳力,而走上几分钟到食堂,立马就能吃上一顿荤素搭配好的午餐。”她还给这顿午餐12个字的评价:“味道很好,菜品丰富,不咸不淡”。
不仅菜式丰富,还能“送货上门”。社区有行动不便的老人、只需提前“下单”,食堂都能配送到家。
热情的服务让老人们在感受到方便实惠的同时更愿意主动到食堂就餐。“大家坐一桌,有说有笑,多热闹。”这样的氛围让秦文素觉得好像回到了曾经在工厂里和同事吃“大伙食”的时光,比起单调地在家做饭吃饭有趣了许多、温馨了许多。
院坝会改出幸福感
双钢路小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曾经,停车难、下楼难、照明难、环境脏乱差、消防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一串串。
怎么解决?街道和社区决心下大力气,实施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
一开始,居民对社区的这项工作不信任,也不支持。开院坝会时,不是找借口不来,就是吵得脸红脖子粗。几十年的老邻居闹掰了,问题却没解决。
社区不急不恼,就从居民最急最难最盼的问题下手,一个一个改起。
小区里老年人多,楼道没路灯,夜里黑黢黢,安装楼道灯是最要紧的;挨家挨户做工作,引导居民按比例缴纳一定费用申报加装电梯,这样老年人也能经常下楼活动了;辖区停车难,有车和没车一族常为了这事儿争得面红耳赤,干脆利用空闲地修成临时停车场;健身步道、羽毛球场、文化长廊陆续建了起来,院坝里一天比一天热闹;高空抛物屡禁不止,大家一致同意安装高清监控摄像头,人人都当环境守护者……
拆改可燃雨棚和防盗网时,很多居民持观望态度,社区通过赠送花架和晾衣杆的方式来作动员。住在底楼的居民余澄相主动站出来当试点户。
阻燃雨棚和晾衣杆刚装上去,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一下雨,棚子上滴滴答答的声音太吵了;晾衣杆遇到刮风就晃来晃去,不好用!”院坝会上,余澄相“毫不留情”地点出缺点。
很快,社区就给雨棚加装了隔音棉,又更换了稳固的波浪式防风晾衣杆。这回居民们二话不说,都选择支持社区工作。“老邻居们住在一起,所思所想有人倾听、得到尊重、能够实现,这就是一件特别开心的事!”余澄相说。
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有温度”
“在社区内有这么好的医疗条件能够保证我们的生命权、健康权,这是非常令人欣喜的。社区建设只是一个很小的单位,但从中可以窥见整个重庆人权发展的大局观、现状和未来。”在上清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经济日报》评论理论部记者覃皓珺把关注点放在了社区医疗保障上。最令他触动的不是一应俱全的硬件设施、专家团队,而是,这是一个老百姓身边“有温度”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
在上清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墙上,贴着这样一行醒目的标语:打造居民身边最有温度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这里的智慧康养照护专区分为医疗、康复、养老三个区域,形成医护协同、医养结合、康照联动的模式,全周期、全智能、全互联、全方位、全天候、全链条、全流程、全时段、全区域地对辖区居民进行照护。
仔细察看,咨询台后方电子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病人的生命体征数据,休息区内多位医务人员陪伴老人插花,康复治疗室内医务人员一对一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在养老区的墙上还图文并茂地写着对老人饮食生活照料的要领:味道要淡、食物要杂、饭菜要烂、水果要吃、饮食要热、吃时要慢……
中心不仅可以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服务,还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目前,我区每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建立了3-4个家庭医生工作室,主要以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慢性病患者、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为重点,主动向签约居民提供上门服务、预约服务等,实行“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满意度达95%以上。
“人民幸福生活就是最大的人权。”社区居民李景武说:“我在家门口得到了治疗,看病国家报账,医生护士态度都很好。我感到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了保障,很满意、也很幸福。”李景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