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碑步行街魅力十足,众多市民、游客纷至沓来。 记者 王欢 摄
解放碑时尚繁华,游人如织;洪崖洞灿若星河,引人入胜;李子坝,轻轨穿楼,魔幻立体……渝中20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遍布热门景区景点,是市民、游客一直钟爱的旅游目的地。近年来,渝中依托重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契机和“母城”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积极推动文商旅城融合发展,深化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创建成果,持续壮大文化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提升文化旅游消费水平。而串联起文化、商贸、旅游、城市的正是招商引资。以招商引资带来的澎湃活力,激发产业升级的内生动力,提升文化旅游消费水平,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正是渝中文商旅城融合发展的脉络所在。
招大引强 提升产业能级
4月20日,重庆壹禅科技有限公司入驻渝中区,入驻不到一个月,便全面开展多方院校合作,组建孵化基地,
深入推进项目开展与落地。“未来三到五年,壹禅科技立志成为一家集游戏美术内容制作、影视设计制作等于一体的国内顶级游戏动漫设计公司。”重庆壹禅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公司将持续依托渝中“母城”效应,以渝中为基点,打造全国顶级的高科技游戏动漫设计公司,完善其影视动捕基地及培训中心为一体的产业链。
产业的长足发展离不开强劲的自生动力,像重庆壹禅科技有限公司这样对标全产业链的企业,渝中还有很多。今年一季度,渝中区已成功引进大库娱乐、渝晨时光、中旅总社、易传影视等4家“招大引强”企业。经过系统性规划、精准化引进,已基本形成数量多、个头大、产业新的文旅发展模式。现有金夫人实业、德高广告、公用站台、携程重庆、驴妈妈、重庆中旅、中青旅、中国国旅等总部、重点文化旅游企业;有萌梓影视等一批新三板上市企业;两家旅游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
精准招商 加速文商旅融合
戴家巷与解放碑毗邻而立,闹中取静。今年5月,一个错落层叠的集装箱群伫立崖上,被称为“崖边的盒子”,静立在两幢上世纪90年代居民楼之间,与老街相融,吸引了许多市民、游客前来“打卡”。
文、商、旅、城与人,从来都是相互交融,相互依托,相互推动。近年来,渝中瞄准游客对旅游体验的需求和对文化内涵的追求,大力引进文化创意类企业,依托企业的力量发现、展示渝中文化之美,让企业的发展与文化的传承相得益彰,不断谱写文商旅融合新篇章。
“渝中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富集,是我们企业发展的主战场。”重庆游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立足重庆,该公司搭建了专注于重庆本地生活-重庆游品的矩阵账号体系,致力于挖掘渝中历史文化,全方位助力打造重庆在全国的城市名片。
文化、旅游相融共促,塑造了渝中文化旅游产业长盛不衰的新模式。数据显示,渝中拥有全市最多的10个营业性演出场馆和数量最多的文艺创作企业。针对不同的文化需求和旅游体验要求,积极构建国家、市、区三级产业载体体系,不断丰富载体内涵,切实以精准高效的招商引资,串联起文化“珍珠”,展现城市之美。
围绕旅游演艺、智慧文旅、电子竞技等数字化文化和旅游业态,渝中精准招商、重点发力,并积极协助十八梯、白象街、山城巷等文旅载体开展招商引资。2020年,在疫情来袭的大背景下,渝中文旅产业乘着招商引资的东风,成功引进红岩文化、巴渝民宿、新闻旅游集团等“招大引强”企业21家,完成市外协议投资84.49亿元,彰显出蓬勃活力。
在招商引资的强大推力下,渝中区现有文化旅游企业85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文化旅游企业230家,涵盖99个细分门类,重点企业的融合发展、创新发展动力足,产品迭代、新兴业务和市场拓展持续增强。渝中正以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营造优质的营商环境,为文旅企业发展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