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服务贸易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的函》,渝中区“探索涉外法律服务新模式”被评为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
据悉,近年来,渝中区依托涉外法律服务机构,加快探索涉外法律服务模式,积极推动法律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为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提供优质法律保障。
推动涉外法律服务资源集聚
拥有重庆中央商务区、自贸试验区、中新合作示范区“三区叠加”优势,渝中是重庆对外交流的窗口,推动涉外法律服务资源集聚环境优渥。
近年来,渝中区持续巩固解放碑涉外法律高端品牌核心区,做强化龙桥涉外法律高端品牌拓展区,支持索通与外国律所组建中世律所联盟,西联与香港其礼律所、中豪香港办公室与香港区兆康律所达成联营协议。
创新多元涉外纠纷化解机制
设立驻法院人民调解室、组建3个诉调速裁团队、成立12个行业调解组织,设立金融、商事等10个特色调解室……渝中区积极整合各种资源,“一站式”多元纠纷化解模式深入民心。
依托成熟的多元纠纷化解模式,渝中区成立了涉侨纠纷法律服务中心,创新“专业机构+专家顾问+侨务调解员”服务团队模式,为涉侨领域矛盾化解提供了支撑。同时,鼓励索通设立调解与互联网法务公共服务平台,为涉外企业和个人提供调解服务,可实现民事纠纷远程调解。
探索全链条集成式服务模式
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坚实法律服务,一直是渝中区涉外法律服务的重要抓手。
为此,渝中区设立了涉外法律服务中心,搭建涉外法律服务机构与“走出去”企业信息交流平台,专门为本地公司海外并购提供跨境法律服务。
渝中区司法局还积极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先后支持段和段打造“一带一路”涉外法律服务云端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移动互联网云端律所;支持中豪联合“渝企走出去服务港”线上服务平台,为企业跨国经营提供“陪、跟、护”全流程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