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记者从渝中区河长办了解到,渝中区在全市率先建立起河长+警长+检察长+段长“四长联防”巡河治河机制,通过整合公安、检察、住建、交通等部门和街道资源,开展联合巡河查河,解决河道排污、垃圾倾倒等突出问题,进一步保护两江流域水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据了解,渝中区拥有长江岸线和嘉陵江岸线19.1公里,辖区水域面积3.16平方公里,河流流经大溪沟、朝天门、菜园坝等7个街道。目前,全区共有区级、街道级、社区级河长48名,警长10名,检察长(官)4名,河段长30名(民间志愿者),建立联合巡河查河、线索双向移交、相互技术支持、联席会议交流等机制,畅通各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形成行政执法与检查监督合力。
过去一年,渝中区完成菜园坝水果市场、竹木市场、塑料市场约8万平方米棚房的拆迁后,大力开展净岸行动,围绕“大宣讲、大清洁、大执法、大整治”,进一步加大“四长”巡岸、护岸力度。各河段长组织大学生、社区志愿者等,每月开展净岸行动,排查沿江排口、拾捡河岸垃圾、引导文明垂钓等;全力实施“十年禁渔”,公安、交通、市场监管、检察等部门和街道联动执法,依托联席会议制度,巩固和完善线索的双向移交,严厉打击非法捕捞等违法行为。去年以来,全区共查处非法捕捞案件170件、违法垂钓行为380余起,抓获涉嫌非法捕捞人员279人,移送起诉261人。
接下来,渝中区还将依托“四长联防”机制,持续推进“两江四岸”环境整治,在滨江一带打造集休闲、旅游、亲水于一体的高品质滨水空间、景观带,让江岸沿线重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