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门大码头迎官接圣,翠微门挂彩缎五色鲜明。千厮门花包子白雪如银。洪崖门广船开杀鸡敬神……一首《重庆歌》唱遍重庆的老城门,唱出重庆的前世今生。
从开埠到开放,不同时代背景下,渝中一直是重庆商贸发展的核心与重点。
高楼林立的解放碑商业圈夜景。渝中区融媒体中心供图华龙网发
作为重庆母城、两江四岸核心区的渝中区,在重庆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这篇大文章中,又将如何“落笔”?
本期渝州瞭望台,让我们聚焦渝中,从“国际”视野、“消费”核心、“中心”地位三方面拆解,认识渝中区不一样的“消费”之道。
消费平台云集
国际视野驱动行业新引擎
100多年前长江三峡船工号子的声音,被一位德国外交官录音记录。
正是通过这条航道,英国人立德乐到达重庆,促成重庆海关的成立,从此国外商船接踵而至,重庆航运业和城市现代化历程由此打开。
早期,重庆与国际接轨依赖长江航线,与沿海城市对比,并无优势可言。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落实,陆上交通运输技术的迅猛发展,成渝城市群实现了从内陆腹地到开放前沿的跨越。重庆也完成了“内陆开放高地”定位的又一升华。
解放碑商圈。通讯员王欢摄
至此,渝中区已集聚了12家外国驻渝领事机构、137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国际机构集聚度、外向经济实力、国际活动影响力、国际化城市环境营造方面,拥有位居全市前列的优势。
202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重庆等5个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要拓展国际视野、深耕国际市场,平台、资源的支撑必不可少。
在今年上半年渝中区召开的开放创新项目案例发布会上,陆海新通道国际消费中心、RCEP贸易促进中心、成渝涉外商会联盟相继揭牌。
渝中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邓光怀指出,RCEP生效实施后,90%以上货物贸易最终将实现零关税,带动全球近三分之一的经济体量形成统一的超大规模市场,现代服务业占GDP比重超70%的渝中与RCEP成员国在国际贸易、跨境金融等领域具有深厚的合作基础和广阔的合作前景,RCEP生效将成为渝中现代服务业加速与国际接轨的“助推器”。
国际贸易成果不断深化质变,离不开渝中区对现代商贸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布局。
早在2012年,渝中区化龙桥片区被授牌为“重庆国际商务区(IBD)”,成为重庆唯一授牌的涉外商贸区,渝中区开启了CBD与IBD双星闪耀时代。
化龙桥重庆中央商务区。通讯员王欢摄
经过不断的开发建设,重庆国际商务区已成为集甲级商务楼宇、城市高端住宅、丰富人文资源、优美生态环境于一体的新兴区域。2022年3月,化龙桥数字经济特色小镇被纳入2022年重庆市特色小镇清单。
串珠成链、聚点成面,一个个开放项目、开放产业平台向渝中加速聚集,凝聚成为重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坚实力量。
依托“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渝新欧等开放通道、开放平台,渝中区将立足成渝、与世界更进一步。
品牌首店之选
大牌潮牌齐聚消费核心区
西部消费看重庆,重庆消费看渝中。
今年“五一”期间,渝中区抽样销售额18529万元,同比实现3.1%平稳增长。
国庆假期解放碑步行街。通讯员王欢摄
目前,渝中区围绕重点区域全面发力,核心项目、首店潮牌竞相涌现。“解放碑—朝天门”商圈以不到全市万分之0.4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2.3%的地区生产总值、地均产出位列全国中央商务区第一,是全市唯一突破900亿社零的商圈。
龙湖时代天街。渝中区融媒体中心供图华龙网发
当前,渝中区结合解放碑-朝天门世界知名商圈建设,将以大项目铺排推进核心消费地标建设,携手华润、龙湖等世界知名开发商共建共营,整合盘活存量载体,建设西部潮奢现象级商业项目,推动商圈能级提升。大坪商圈进一步巩固提升龙湖时代天街规模引领效应,建设时代大道、壹洲主题街区等新消费场景,即将新开时代天街E馆项目,引入黑洞、番茄の口袋等潮流首店品牌,打造都市全业态文旅娱消费目的地;化龙桥片区新建20万方高端商业载体—“重庆100”MALL,布局西南首家全球化国际品牌百货店、茑屋书屋重庆首店等主力业态,打造“大坪-化龙桥”都市消费商业新极。
近日,陆海新通道国际消费中心也在渝中区揭幕亮相,成为重庆打造“一带一路”进口商品集散中心的又一助力。
据悉,该中心首期便引入新加坡、泰国、日本、德国、英国等7个国家馆和佰酿美酒、Ozkiwi | Bridestowe澳洲冰淇淋、香肠兄弟等4个专业馆,集聚亚太地区高品质陶瓷领导者——新加坡陆升瓷器全国首个零售体验店、泰国国民品牌运营商——星暹之恋西部首个线下体验店、澳洲首进中国品牌运营商——澳可唯全国首店、国内进口红酒领导品牌——佰酿酒云研酒所等一批全国、全市首店,涵盖20余个国家,首进中国单品上百个。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包含多个国家的特色产品,涉及美食、美酒、饮品,以及服装、瓷器、涂料等等,消费者可以在这里进行一站式全球购。
事实上,渝中区对于“四首经济”的布局由来已久。早在2019年,便立足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建设,率先提出“首店、首牌、首秀、首发”四首经济,不断提升渝中商业品质和时尚度、活跃度,打造“四首经济”首善之区、首选之地。截至目前已集聚国际知名品牌279个,引进美妆、餐饮等各类品牌首店179家,举办近百场品牌首秀、首发活动。
第二届解放碑国际消费节启动仪式时装秀。通讯员王欢摄
今年上半年,小大董西南首店亮相来福士购物中心,精品咖啡连锁品牌M Stand重庆首店亮相重庆时代广场,国潮点心“虎头局”在龙湖时代天街开设重庆首店,一经开业便受到消费者追捧,门店每天排起长龙……近期,THE WAREHOUSE by时堂设计师品牌集合店、乐高全新品牌旗舰店、茶颜悦色、NONAY先锋咖啡等一批品牌首店也即将入驻,渝中已成为时尚潮牌、首店品牌西南首选地、第一站。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全球市场的制高点、消费资源的集聚地、消费发展的风向标。
渝中区聚焦解放碑-朝天门世界知名商圈打造,聚焦载体、紧扣供给、突出特色,不断强化集聚辐射和引领带动作用,做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为重庆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注入新活力。
文旅消费高地
山水魅力代言“流量”重庆
消费体现城市活力,促进城市繁荣,展示城市温度,其中“人气”必不可少。
渝中区在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建设中,始终坚持内容为王、产业优先,“形态服从于业态”,涌现出不少人气爆棚的“打卡地”:比如充满时尚科技感的来福士、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十八梯,一新一旧,两种鲜活的演绎,让渝中的商业图景,丰富而多元。
璀璨灯光闪耀山城十八梯。通讯员王欢摄
如何让更多的人愿意来、留得住、逛得好?渝中区认识到,还要追求更全面的服务、更深层次的开放,以文化、旅游、会展等为抓手,打造鲜明的消费品牌和城市符号,把握新的“流量密码”。
为做靓“最山城”地标消费名片,渝中区将充分发挥解放碑全国示范步行街的效应、辐射效应、带动效应,实施空间互联互通工程,扩容拓展商圈规模至3平方公里,打造“一核两滨七街十巷”空间格局。
一条核心主轴,全线连接“朝天门—解放碑—较场口—通远门”城市消费地标,连通30余处商业商务楼宇、20余处历史文化遗迹、知名景点,打造承载国际高端资源、商业商务、现代金融、文化旅游复合功能的国际消费大道、绿色金融大道。
提升两条最美滨江岸线,南北串联“重庆嘉滨”“重庆长滨”,建成国际知名的滨水生态示范带,并打造七大历史风貌区、山城老街区。
建好载体的同时,渝中区将不断丰富消费供给,科学创新特色消费,大力推进夜间经济和特色消费场景建设。
来福士云端漫步。通讯员王欢摄
依托渝中区“立体山城、光影江城、美丽母城”的资源优势,持续深化“后街、天台、江岸、步道、洞穴”消费场景建设,推出云端天台、防空洞穴、临崖步道、惬意江岸等特色消费新场景,增添城市消费新空间。
戴家巷崖壁步道。通讯员王欢摄
同时,进一步丰富夜购、夜玩、夜赏、夜养、夜味“五夜”产品,推出十大夜经济示范点,打造知名夜间消费场景。大力规划建设老字号集聚区,布局100家中华老字号、巴渝老商号,彰显独特消费魅力。
潮享夜渝中。通讯员王欢摄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人们要买的,不仅是看得见的实物,还有看不见的服务和体验。
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渝中区顺应大势,助力重庆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更大动力。
记者手记
重庆开埠的汽笛声,拉开了长江上游开放的序幕。
作为百年商埠,重庆骨子里就带有开放的基因;作为消费核心,渝中助力这座城市与世界更加深度交融。
站在高层面谋发展,渝中区聚焦“国际”、紧扣“消费”、突出“中心”,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激发强劲内生动力,城市未来更加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