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十八个教师节到来之际,9月9日,渝中区委书记赵世庆,区委副书记、区长黄茂军,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何积光,区政协主席王志宏,区委副书记张远洪一行,看望慰问一线教师代表,向全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
四方聚英才,潮涌汇渝州。重庆医科大学重点瞄准医学和生命科学发展急需的高精尖、高层次、高成长性人才,为发展添薪助燃。赵世庆、黄茂军一行来到由黄增益教授团队领衔的线粒体医学实验室参观,并与重庆医科大学校长黄爱龙等座谈交流。赵世庆说,当前,渝中正大力推进健康服务业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人才。希望重庆医科大学充分发挥核心优势,进一步深化全方位合作,共同打造“政产学研用”一体化链条,推动环重医大健康产业园建设。
在石油路小学图书馆,同学们正在老师的悉心辅导下阅读课外书籍。赵世庆一行来到这里看望师生。他语重心长地对孩子们说,走进学校,有一种“近乡情更怯”的心情。“教过我的老师很多,至今我都能记得他们的样子,他们教给我知识、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无穷。”来到乒乓球社团,校外教练、残奥会冠军廖克力正在指导孩子们训练。赵世庆也来到球桌旁“小试身手”。校有关负责人介绍,学校以国球精神为魂,用“人生难得几回博”作为校训。赵世庆竖起大拇指点赞。他说,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教师就是打造这支“梦之队”的筑梦人。希望广大教师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法,培育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走进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红岩村校区,赵世庆一行向优秀教师代表献上鲜花,与大家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师资队伍、课程设置等情况。他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所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历史悠久、名师辈出、教研成果丰硕,希望完善教师传帮带机制,培养优秀教研梯队,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走访看望中,赵世庆代表区委、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区政协,向全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福和诚挚的问候。他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赵世庆指出,做“大先生”,要有大境界,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引导青少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做“大先生”,要有大爱,要着眼于每个孩子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用真情、真心、真诚对待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做“大先生”,要有大智慧,要与时俱进,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育人本领,积极投身教育创新实践,培养学生在未来社会立足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全区上下要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教育事业,让教师真正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重庆医科大学副校长杨竹,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田杰、袁军参加有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