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茂军在渝中区委社会工作会议上强调:以“六大工程”为抓手求突破勇争先 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渝中精彩一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东主持 张焕伦王南出席

来源:重庆渝中 发布时间:2025-02-08 23:26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渝中区委社会工作会议召开

2月8日上午,渝中区委社会工作会议召开。区委书记黄茂军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社会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委部署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数字重庆建设为关键抓手,以服务支撑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现代化治理为重要使命,全力开创渝中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渝中精彩一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渝中区委副书记、区长谢东主持。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区委统战部部长张焕伦,区政协主席王南,区委副书记邹晓宇,全体在家区委常委,有关区级领导,区检察院检察长出席。

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指示和中央社会工作会议精神,传达学习市委社会工作会议精神。区委社会工作部、区委组织部、团区委、石油路街道、朝天门街道、大坪街道浮图关社区、渝中区律师行业党委、渝中区静水社会工作发展中心负责人作交流发言。

黄茂军指出,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社会领域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围绕为什么要加强社会工作、怎样加强社会工作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深刻阐明了新时代社会工作的根本原则、价值取向、发展方向、重点任务、基础保障等,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了党对社会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为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区上下要认真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把握社会工作是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支撑、突出抓好新兴领域党的建设是社会工作的重大任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是重要根基、凝聚服务群众是社会工作的重要使命、改革创新是推动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防范化解社会领域风险是关键底线、社会工作法治化是重要保障、加强党对社会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根本保证,坚持用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指导工作、解决问题、创新突破。

黄茂军指出,近年来,全区上下聚焦打造新时代城市党建渝中范例,推动社会工作体系系统重塑、新兴领域党建质效双升、基层实战能力稳步提升、社会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安全稳定态势持续向好、社会志愿服务成效显著,全区社会工作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要进一步增强做好渝中社会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站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在锚定“四大定位”、发挥“八大优势”、打造“六个新高地”中进一步明确渝中社会工作的目标方向,突出“全市前列、全国影响力、渝中辨识度”,推动全区社会工作体系构架全面形成、高效运行,率先打造形成具有渝中辨识度的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标志性成果,社会工作重点领域走在全市前列,推动党建引领新兴领域活力动力迸发涌现,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整体跃升、整体见效,到2027年实现全市领先、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黄茂军强调,要实施“党建凝‘新’”工程,在新兴领域党的建设上求突破、勇争先。坚持把加强新兴领域党的建设作为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突出政治引领与服务管理并重,完善新兴领域党建统领整体架构,确保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两个覆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建立新就业群体全方位关爱体系,为新就业群体提供贴心服务。

要实施“数字强基”工程,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上求突破、勇争先。进一步强化数字赋能,着力增强两级治理中心实战能力,拓展“141”基层智治体系效能,强化网格精细化治理与服务,推动基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

要实施“惠民助企”工程,在融入中心服务民生上求突破、勇争先。创新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社区综合服务体建设,依托打造“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探索建立新兴领域党组织,全方位嵌入民生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渝会有为”引领示范工程,引导行业协会商会更好服务全区发展战略、服务社会民生、服务行业企业。

要实施“固安防患”工程,在社会领域风险治理上求突破、勇争先。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加强基层议事协商,加强风险源头治理,加强矛盾纠纷调处,加强信访攻坚化解,全面构建新兴领域风险治理体系,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及时高效多元调处体系,有效防范化解风险。

要实施“人才强社”工程,在社会工作队伍建设上求突破、勇争先。持续健全社区工作者配备动态调整机制,深化完善“区社会工作指导中心、街道社工站、社区社工室”三级体系、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党建领航”行动,突出教育培训、管理监督、激励保障,打造规模更大、素质更高、结构更优的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志愿者、社会工作领域党务工作者“四支队伍”,全面提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与服务群众能力。

要实施“法治增效”工程,在提升社会工作法治水平上求突破、勇争先。充分发挥法治规范、保障、引领作用,健全社会工作法规制度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推动社会工作法规制度落实,着力提升社会工作领域法治意识、法治素养、法治能力,增强基层群众法律服务能力,规范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确保社会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可持续发展。

黄茂军强调,要压紧压实政治责任,强化“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职责、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充分发挥“头雁效应”,项目化、清单化、制度化推动社会工作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

要建立健全工作体系,各级党委(党组)坚持把社会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紧紧抓在手上,进一步加强党对社会工作的全面领导;社会工作部门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推动社会工作各项任务落实落好;各部门、街道、管委会主动作为、积极沟通,推动构建横纵贯通、高效协同的社会工作体系,以基层、企业、群众满意为导向推动社会工作全链条提质增效。

要深化强化协同联动,进一步优化工作协调机制,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定期研究部署,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社会工作,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良好氛围。

要提质提效队伍建设,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建立教育培训体系,提升社区工作者、党务工作者等职业化、专业化水平,让社区工作者成为“信息员、服务员、宣传员、组织员、安全员”。

谢东指出,要深学细悟、提高站位,深刻领会党中央决策部署,精准把握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及时传达学习区委工作安排,围绕中心大局,找准发展定位,聚焦职能职责,主动担当作为,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要求落实落地落细。

要把握重点、狠抓落实,聚焦“抓党建”“强治理”“优服务”“保稳定”,完善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体制机制,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推动社会工作有力有效服务大局,强化社会领域风险闭环管控。

要压实责任、强化保障,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强队伍建设,加强氛围营造,探索破解基层社会工作“谁负责、谁来干”问题,打造政治坚定、素质优良、心系群众、服务社会、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营造人人关心、人人理解、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社会工作的浓厚氛围。

区委、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办公室主任,区政协秘书长;区委各部委,区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市级驻区各部门,区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各管委会,区委直属事业单位,区属重点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各街道党工委书记、专职副书记;区法院相关负责人;区级行业党委、协会商会、社区工作者、社会组织代表参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